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暑節氣防中暑之建築工人如何防中暑?

小暑節氣防中暑之建築工人如何防中暑?

點擊健康瀋陽關注瀋陽市健康教育中心

近日沈城持續高溫,最高溫度已多次突破35°C。但是在這樣的高溫天氣中,仍有很多建築工人、施工作業人員在戶外從事著城市的建設,保障著我們的民生。對於這些戶外高溫下工作的人群,應當如何有效預防高溫中暑事件呢?

一、建築工人中暑的誘因有哪些?

對於建築工人來說,他們工作的特點是工程施工勞動強度大,作業時間長,在施工過程中,部分處於露天作業環境下的施工人員,除了受太陽的輻射作用外,還接受被加熱地面、施工作業面及周圍物體放出的熱量的輻射,高溫作業對人體可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的改變,主要為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等方面的適應性變化,如過度疲勞、睡眠不足、對天熱不適應等超過一定的限度,就可能使人中暑。

二、常見的中暑類型和應急處置

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種:

1、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溫作業過程中出現頭暈、頭痛、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降溫、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可以恢復。

2、輕症中暑是指具有前述中暑癥狀,體溫往往在38°C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平躺解衣,降溫,補充水和鹽分,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對於先兆中暑和輕症中暑患者,應迅速將中暑者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並用濕毛巾敷頭部或用冰袋置於中暑者的額頭、腹股溝、腋窩等處。若病人能飲水時,可給病人飲水中加入少量食鹽。可對證服用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氣丸或塗擦清涼油 。對於工地管理者來說,應當找出中暑原因並針對建築工人群體採取有效措施。

3、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幾種表現。

對於建築工人來說,熱痙攣常發生於初次進入高溫環境工作,或者勞作量過大,或者大量出汗僅補充水時,表現為短暫、間歇發作的肌肉痙攣,可能與鈉鹽丟失相關。對於這類患者,應當迅速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平卧,補充鹽水或飲用電解質溶液。對於脫水的患者,可以靜脈輸注生理鹽水,並做好積極轉運準備。

熱衰竭類似中醫說的暑厥,是在熱應激後以血容量不足為特徵的一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多汗、疲勞、乏力、眩暈、頭痛、判斷力下降、噁心和嘔吐,有時候可以表現出肌肉痙攣、體位性眩暈和暈厥。其體溫升高,但沒有明顯的神經系統損傷的表現。熱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可以發展為熱射病,遇到這樣表現的患者,要立即送往醫院救治。在等待醫療救援的過程中,要注意迅速降溫。

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的一種,其病情危急,死亡率高。它有勞力性熱射病和經典型熱射病兩種。前者往往見於健康年輕人,後者往往見於年老、體弱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對於建築工人來說,往往以勞力性熱射病居多。表現為在高溫高濕環境下進行重體力勞動一段時間後,忽感全身不適,發熱、頭痛、頭暈、反應遲鈍,或忽然暈倒、神志不清,伴有噁心、嘔吐、呼吸急促等,繼而體溫迅速升高,達到40°C以上,出現譫妄、嗜睡和昏迷。患者皮膚乾熱,面色潮紅或蒼白,開始大汗、冷汗,繼而無汗,心動過速、休克等。這類患者還伴有嚴重的橫紋肌溶解,所以發病後十幾小時甚至幾小時即有急性腎衰竭、急性肝損害、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表現,病情惡化快,病死率極高。

對於重度中暑者,應立即將中暑人員立即抬離工作現場,移至陰涼、通風的地方,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呼吸和散熱。 用濕毛巾敷頭部或用冰袋做簡單的降溫處理,並立即送至就近醫院,或直接拔打120急救。工地管理者也應找出中暑原因並採取有效措施。

三、建築工地如何採取措施預防中暑?

1、妥善安排高溫期間施工生產,合理的調整作業時間。要密切關注有關高溫天氣的氣象預報,(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C定義為「高溫日」,連續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高溫」。)原則上,日最高氣溫達到40°C以上,應當停止當日室外作業;日最高氣溫達到35°C以上,40°C以下時,在11:00至16:00不得進行室外露天和高處作業。嚴格控制加班加點,防止工人疲倦乏力、勞累過度導致傷亡事故發生。

2、嚴格落實工人防暑降溫物品和藥品。工地應保證不間斷供應開水和熬制綠豆湯,應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淡鹽水,防止工人脫水、中暑;應配備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防暑必要的藥品,配備醫療箱。定時足量發放給各班組及一線工人防暑藥物。

3、對於建築工地的管理者,酷暑時應儘可能調整勞動組織,採取勤倒班的方法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加強工作中的輪換休息。對於患有心血管器質性疾病、高血壓、中樞神經器質性疾病、明顯的呼吸、消化或內分泌系統疾病和肝、腎疾病人員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四、預防熱射病,這樣補水更科學

夏日不宜高脂、葷腥、辛辣飲食,高溫氣候宜清淡飲食。在進行戶外作業前,應喝足水,灌滿水壺,每4小時補充水2升,午間需每1小時至1.5小時補充1升水,或按照氣溫、活動強度和出汗量酌情增減。飲水溫度最好以8-12°C為宜,天然水溫也可。

鑒於單憑口渴感的飲水量不足以保持體液平衡,以過量飲水為好,即每次飲水時除滿足口渴感外,再盡量多飲一些。飲水量達到出汗量的70%能更好地改善高溫下勞動生理功能並預防熱射病的發生。但出汗量過大(每天6L)時,過量飲水對胃腸道負擔過重(脹肚),容易引起疲勞。總之,提倡少量多次飲水,不宜一次大量暴飲,以免增加心臟和胃腸道負擔及反射性引起更多出汗和經腎排出更多水鹽。補水的同時也要重視鹽類的補充,一般每日所需可在飲食中補給,每餐有湯,湯菜可稍咸。

五、保障休息很重要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加上建築工人從事高強度體力勞動,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得到放鬆,是預防熱射病的重要措施。故應科學制定工作時間,避開日光強烈、氣溫較高的時段,縮短或減少烈日下或高溫環境連續工作時間,合理安排休息,適當增加午休。如果無法避開高溫勞動時間,務必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

同時,對於近期患過中暑、感冒、發熱、腹痛腹瀉、體力負擔過重、睡眠較少、剛參加戶外作業的建築工人,應特殊留意照顧。面對容易發生熱射病的環境和對象,可邀請醫生深入現場,加強醫學監督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六、幫助自己適應炎熱環境

從事高溫作業時,要避開正午時段,盡量將工作時間安排在早晨或傍晚,盡量躲在背陰處活動或休息,避免陽光直射。如果要在高溫下開始勞作,不要馬上就做劇烈的工作,先慢慢開始,逐漸增加強度,讓身體慢慢適應外界的環境。當已經感覺到自己心跳加重、胸悶憋氣、尤其是感到頭暈、意識模糊、虛弱甚至暈倒的時候,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動,迅速找到背陰或涼爽通風的地方休息。勞動時,選擇輕薄、寬鬆、淺色的衣服,注意防晒、降溫,可佩帶寬檐帽、太陽鏡,並塗抹≥SPF15的防晒霜。

作者簡介

李涵,醫學博士,副主任中醫師,執業藥師,瀋陽市健康教育中心科普室副主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暑 的精彩文章:

防火防盜防中暑啦!為你送上一份降溫指南
全國高溫,A股中暑?創業板連續暴跌之下還能玩么?
河北河南內蒙古新疆等地局部極易發生中暑
教你夏日如何防治中暑!
炎炎夏季易中暑,運動還得家中做,安全合理最重要

TAG:中暑 |

您可能感興趣

小暑節氣到,謹防消化道疾病
「節氣養生」防寒除濕迎小暑
大暑節氣除了高溫,還要預防「情緒中暑」
中國節氣?小暑
大寒節氣 謹防病從寒生
中國節氣 小暑
節氣大暑如何提高防災減災的本質安全呢?
雨水節氣如何養生防病
驚蟄節氣如何養生防病
中國節氣 大暑
清明節氣如何養生防病
芒種節氣,天氣炎熱,養心防暑正當時!
大雪節氣|養陰護陽,保暖防寒
春捂防寒,雨水節氣育兒妙招全知道
節氣養生·立春丨二月宜養肝,謹防倒春寒
小暑節氣的習俗
節氣食養——處暑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大暑:大暑處在中伏里,大暑熱氣猶大也
小暑節氣常見三種疾病 做好預防保健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小暑:節到小暑進伏天,小暑熱氣猶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