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中常見的二十種心理學效應

生活中常見的二十種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

所以,正確認識和利用心理學效應,對於我們的生活以及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二十種心理學效應。

一、瓦拉赫效應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在讀中學的時候,被父母推薦學文學。結果一學期下來,老師卻給出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字上發揮出來。」。後來,他父母又讓他學油畫。結果老師的評語是:「你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

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多數老師都認為他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發現他做事認真,一絲不苟,適合做化學實驗。建議他學化學,這下,他的智慧火花被點燃了,才成就了一個公認的在化學方面有著遠大前程的人才。

瓦拉赫的成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能發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找到了自己的最佳點,使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這一現象被人們稱之為「瓦拉赫效應」。

二、登門坎效應

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一級台階一級台階地登一樣,才更容易更順利地登上高處。

這個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做的「無壓力的屈從——登門坎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

三、共生效應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事實上,在我們人類群體中也存在著「共生效應」。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從1901年到1982年先後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獲獎者,便是「共生效應」的一個傑出典型。

四、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又稱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

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往往傾向於重視前面的信息。

五、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是指當人們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項目的現象。信息前後間隔時間越長,近因效應就越明顯。原因在於前面的信息在記憶中已經逐漸模糊,從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時期記憶中更清晰。

六、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

這種強烈認知的品質或特點,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瀰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特點,所以就形象地稱之為光環效應。

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七、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描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就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這個理論是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N.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提出的。

八、羅森塔爾效應

羅森塔爾效應,亦稱「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戲劇性地改變預期效果的現象。

這個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於1968年通過實驗發現。

九、鯰魚效應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市場上活魚的價格要比死魚高許多。所以漁民總是想方設法的讓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可是雖然經過種種努力,絕大部分沙丁魚還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卻有一條漁船總能讓大部分沙丁魚活著回到漁港。船長卻嚴格保守著秘密。直到船長去世,謎底才揭開。原來是船長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里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遊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衝右突,四處躲避,加速遊動。這樣沙丁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不會死了。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鯰魚效應是採取一種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業活躍起來投入到市場中積极參与競爭,從而帶動市場中的同行業企業。其實質是一種負激勵,是激活員工隊伍之奧秘。

十、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為覺得很溫暖,所以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結果很明顯,南風獲得了勝利。

拉封丹這則寓言後來成為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概念,被稱之為「南風效應」、「南風法則」或「溫暖法則」等。它告訴我們:溫暖勝於嚴寒。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時,要特別注意方式方法。

十一、反饋效應

反饋原來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輸出電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輸入電路中,以增強或減弱輸入訊號的效應。心理學借用這一概念,以說明學習者對自己學習結果的了解,會對學習者以後的學習起到強化作用,從而促進學習者更加努力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這一心理現象稱做「反饋效應」。

這個理論告訴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及時地進行自我反饋。同時要正確對待反饋結果:成功的時候不要驕傲,要堅持繼續努力。進展不理想的時候不要喪失信心,要迎頭趕上。

十二、木桶效應

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也可稱為短板效應。

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 因此,整個社會與我們每個人都應思考一下自己的「短板」,並儘早補足它 。

十三、糖果效應

1960年,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設計了一個著名的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這個實驗是在斯坦福大學校園裡的一間幼兒園進行的。

研究人員找來數十名兒童,讓他們每個人單獨呆在一個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里,桌子上的托盤裡有這些兒童愛吃的東西—棉花糖、曲奇或是餅乾棒。研究人員告訴他們可以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員回來時再吃還可以再得到一顆棉花糖做為獎勵。他們還可以按響桌子上的鈴,研究人員聽到鈴聲會馬上返回。

對這些孩子們來說,實驗的過程頗為難熬。有的孩子為了不去看那誘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轉身體,還有一些孩子開始做一些小動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辮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結果,大多數的孩子堅持不到三分鐘就放棄了。一些孩子甚至沒有按鈴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盯著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鐘後按了鈴。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遲了自己對棉花糖的慾望,他們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兌現了獎勵,差不多有15分鐘的時間。

經過12 年的追蹤,凡熬過20 分鐘的孩子(已是16 歲了),都有較強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滿信心,處理問題的能力強,樂於接受挑戰;而選擇吃1 塊糖的孩子(也已16 歲了),則表現為猶豫不定、多疑、神經質,頂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傷害,等等。

這種從小時候的自控、判斷、自信的小實驗中能預測出他長大後個性的效應,就叫做糖果效應。

十四、權威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給某大學心理學系的學生們講課時,向學生介紹一位從外校請來的德語教師,說這位德語教師是從德國來的著名化學家。試驗中這位「化學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個裝有蒸餾水的瓶子,說這是他新發現的一種化學物質,有些氣味,請在座的學生聞到氣味時就舉手,結果多數學生都舉起了手。

權威效應,又稱為權威暗示效應,是指一個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說的話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別人的重視,並讓他們相信其正確性。

十五、邊際效應

邊際效應又稱為邊際貢獻,是指消費者在每增加一個單位消費品的時候,其產生的效用成遞減趨勢。

邊際效應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經濟學上的需求法則就是以此為依據。即:用戶購買或使用商品數量越多,則其願為單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

十六、投射效應

投射效應是指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與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比如,一個心地善良的人會以為別人都是善良的。一個經常算計別人的人就會覺得別人也在算計他等等。

十七、異性效應

在個體關係中,異性接觸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發力,對生活和學習通常能起積極的影響,這種現象稱為異性效應,也叫「磁鐵效應」,即「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十八、責任分散效應

責任分散效應也稱為旁觀者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情來說,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

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十九、破窗效應

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定居或者縱火。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

這個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並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上。

二十、仰巴腳效應

又叫出醜效應,犯錯誤效應(PRATFALLEFFECT):是指才能平庸者固然不會受人傾慕,而全然無缺點的人,也未必討人喜歡。最討人喜歡的人物是精明而帶有小缺點的人,此種現象亦稱為仰巴腳效應。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都難免出醜犯錯。人們最喜歡的是優秀、真誠、值得信賴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會飛的蒲公英 的精彩文章:

TAG:會飛的蒲公英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十大令人恍然大悟的心理效應
人們無法避免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生活中經常用到的18個心理學效應
嗨!心理學 情緒效應
四個常見的心理陷阱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你知道幾個?
生活中實用的心理學小技巧
心理學家:過度焦慮屬於一種心理亞健康狀態,異常危險!
世界七大著名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之心理暗示
中職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心理學:學會這7種方法,輕鬆應對生活中的「有毒親戚」
心理治療見效的前提
運用心理學知識,怎樣學習才最高效?
心理學的洞見
戀愛心理學:女生最作的四個行為很不受歡迎
心理學:超常見的五種幼稚心理,有兩種以上就是不成熟
心理學:人際交往中5種常見的「病態」心理,第四種幾乎人人都有
14個生活中的心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