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與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一)
2016年4月28日是哈爾濱解放70周年紀念日,新晚社區報編輯出版了特別報道——《哈爾濱之夏音樂會》。
《紀念哈爾濱解放70周年》特刊全套共240個版,在巴洛克書坊很暢銷,不少市民慕名來到巴洛克書坊購買這套特刊,作為史料收藏。
今天,我們用文字與您分享《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精彩內容。
建築師與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一)
講述人:建築師 胡泓
胡泓:俄僑後裔,1951年出生在哈爾濱。他從小酷愛音樂,精通鋼琴、小提琴、手風琴,10歲時參加了第一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
20世紀50年代的哈爾濱,全城有超過4000台鋼琴,這在剛剛迎來解放的中國各城市中絕對是最牛的。我對音樂最初的記憶,來自父親的巴揚琴。那種俄羅斯的巴揚琴,我家有兩台,是我俄裔的母親從俄羅斯帶來的,當我的舅舅回俄國時候,帶走了一台。
我的父親酷愛音樂,在給蘇聯紅軍擔任翻譯的時候,學會了巴揚琴。於是,無數個夜晚,父親都會把我抱在身邊,一邊拉巴揚琴,一邊與我對話。優美的俄羅斯民歌旋律,從琴中飄揚而出,讓我對音樂產生了無限的興趣。
於是,那時的我對所有能見到的樂器都有興趣。而那時的哈爾濱俄僑中不乏具有音樂才華的藝術家、學者、貴族和平民。各種各樣的西洋樂器、能歌善舞的異國民族音樂在哈爾濱得到了極大的傳播和交流。這讓我如魚得水。我跟父親學會了拉巴揚手風琴,在繼紅小學上學時,我在少年宮又學會彈奏鋼琴,可是我還是不滿足。
責編:田春榮
審核:董愛麗


※聽崔明河講述哈夏與群眾文藝演出(一)
※20世紀初期的音樂文化(上)
TAG:巴洛克書坊 |
※和建築師新永聊攝影
※十一貝子丨武林中的俠客島與建築師的烏托邦
※天書奇譚:武林中的俠客島與建築師的烏托邦
※西雅圖建築師的「建築、自然與藝術」
※阿敏·塔哈:用材料創新的倫敦建築師
※沙爾克主席悼念阿紹爾:他是現代沙爾克的建築師
※建築詩與建築師
※勒·柯布西耶——建築師的養成實錄
※藝術家與建築師:讓·努維爾與蔡國強 4/26
※民族的建築師-貝聿銘
※斯蒂文·霍爾,一位理想主義建築師在中國大項目里找到春天
※老照片,德國建築師拍攝的清朝末期各地建築,欣賞中國古建築之美
※多伊格 《山谷的建築師之家》 領銜當代藝術晚拍
※同濟建築師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展示當代中國建築嶄新氣象
※喜鵲—偉大、天才的建築師
※貝聿銘:把金字塔搬進盧浮宮的華人建築師
※迪拜建築師設計未來之城
※從凱悅到普里茲克建築獎,細說建築師的酒店情懷
※在自然中狂想 大建築師高迪一生代表作與曲線的巴塞羅那
※法國宣布修復巴黎聖母院,建築師、網友各出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