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伏天如何養生?警紀4個要點,6大原則!

三伏天如何養生?警紀4個要點,6大原則!

伏天是一年中最熱也是陽氣最旺的時候,那麼三伏天應該如何養生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總結三伏天養生的4個要點,6大原則,下面趕緊來了解下吧。

三伏天養生注意4個要點

1、熱水泡腳祛濕邪

很多人在進入伏天后,會感到四肢乏力、全身發困、渾身酸困、汗出過多而黏膩不爽,有時候吃東西也感覺沒有胃口,吃下去難以消化,整天肚子脹脹的。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濕邪,而對付濕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熱水泡腳。

進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會把熱水泡腳這個好習慣給忽略了。其實天氣越熱,濕邪越重,熱水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伏天陽氣最盛,熱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的六條經絡,起到健脾、除濕、通經、利水的作用。

對於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就可以。出現四肢乏力、發困、食慾減退的人,可以在熱水中加上威靈仙(祛濕)20克、蒼朮(通經)15克、白朮(健脾)15克,效果會更好。

2、吃絲瓜賽人蔘

伏天吃絲瓜賽人蔘,這是因為絲瓜裡邊含有人蔘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適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買來翠綠的絲瓜,無論是做清湯,還是做排骨、雞湯,都能除油解膩,令人胃口大開。

天熱的時候,涼拌絲瓜最好。選顏色深、有光澤的嫩稜子絲瓜,去皮,切條。做涼拌絲瓜不用醬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許鹽和香油,這樣才能突出絲瓜的原味。入口涼絲絲的,嫩脆多汁、滿口清香。

3、一碗羊肉湯,不用開藥方

很多人認為,牛羊肉僅是冬天進補的佳品,在夏天吃容易上火。實際上這種觀點是對牛羊肉滋補性的一個認識誤區。中國養生講究「三因原則」(即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無論食物、藥物的使用,關鍵是在於針對體質、氣候、地域來受用的。

伏天吃牛羊肉、喝羊肉湯,強身健體,滋陰補氣。因此,也有「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此外,夏季吃牛羊肉對補充營養非常必要,吃點性溫和的牛羊肉,不但能夠補充豐富的營養,還能以熱制熱,將冬春之毒與濕氣通過排汗、排毒驅除。

4、伏天開空調,26℃最合適

夏天患呼吸系統疾病的人越來越多,這與人們長時間呆在空調房內有關。鼻塞、流涕、頭痛、失眠、內分泌失調等都是所謂的空調病的典型癥狀。空調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內外溫差過大,雖然人體有一定的體溫調節能力,但這個能力是有極限的。從火熱的室外一下子進入陰涼的室內,人體自身很難迅速調整,會產生一系列不適的反應,表現為頭暈、易倦、全身不適、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專家建議,室內外溫差不應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雖然可能出現38℃以上的高溫天氣,但是一天中大多數時間的溫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內溫度是比較合適的。而且一般開空調兩三個小時後就應該開開窗戶透透氣,大約半個小時左右。

三伏天養生 牢記6大養生原則

1、晚睡早起午覺補

晚睡並不是提倡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們順應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入睡時間不要超過23點,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中醫認為「春生夏長」,人體陽氣在夏天處於旺盛狀態,如果經常睡懶覺,就違背了人體陽氣的季節變化。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午睡不宜超過1小時,以30~60分鐘為宜。

小貼士:夏季早上六點七點起床較好,健康午睡以30~60分鐘為宜,超過1小時則適得其反,可能干擾晚上睡眠。

2、別太貪涼

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裡,身體調節能力容易失調,出現多種不適。因此,最好少開空調,小孩、孕婦及患有關節炎、風濕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開,溫度以26℃為宜,保證室內外溫差別超過7℃;讓空調風往上吹,避免直吹身體,還要護好頸、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後不要衝涼水澡,以免受到風寒濕邪侵襲。夏日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發胃腸炎。吃冷飲時最好等到食物的溫度接近體溫時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腸道,且吃的時間最好選擇陽氣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點之間。受寒後,可以喝薑茶發汗散寒。

小貼士:小孩、孕婦及患有關節炎、風濕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更要少開空調。

3、飲食開胃

一進三伏天,很多人就會受到「苦夏」的困擾,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開胃」是夏季養生的重點。專家建議,夏天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蕎麥都能解熱祛暑、健脾開胃。不過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因此,益氣養陰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藥、大棗、蜂蜜、蓮藕、木耳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雞鴨肉、瘦豬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也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的功效。

小貼士: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

4、身體祛濕

悶熱潮濕的三伏天,人體容易被濕邪侵襲。對付暑濕,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於運化水濕。睡前用40℃溫水泡腳,可祛濕,還能提高睡眠質量。還可以刻意出些汗,讓濕氣隨著汗水散發出去。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朮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濕之效。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濕功效卻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綠豆湯千萬不能當水喝,綠豆性寒,體質虛弱者不能過多飲用。

小貼士:綠豆湯千萬不要當水喝,綠豆性寒,體質虛弱者不能過多飲用。

5、靜坐除煩。醫學研究表明,夏天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而老人的夏季心煩指數會比年輕人更高。緩解煩躁心情可以採用靜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動作,不但能迅速達到心氣平和,還能夠活血通絡。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

方法是: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雙目和口微閉,調勻呼吸;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咽,可連續吞咽3次;然後,上下牙叩動10~15次,可起到養心安神、固齒健脾的效果。

6、「低調」運動。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煉。夏天人體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鍛煉方式必須量力而行,最好進行一些「低調」的運動,既能起到鍛煉效果,又不至於出現不適。三種運動比較好:1.游泳:水的散熱能力比空氣高15倍,游泳時人體能夠保持體溫恆定,不易中暑;2.釣魚:垂釣需要腦、手、眼配合,靜、意、動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熱;3.太極拳:打太極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進氣血在五臟六腑之間的流動,有助於振奮精神。夏天運動最好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間注意少量多次地補水;室外氣溫超過32℃,空氣濕度超過60%時,最好選擇在涼爽的室內運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伏 的精彩文章:

三伏天最該喝的不是綠豆湯,而是這杯茶!一年病氣全掃光!
「加長版」三伏天來襲,一起轉發致敬這些高溫下奮鬥著的華友人!
今年三伏貼的日期和貼法
李其航:為什麼人人都愛三伏灸?
三伏天空調房裡的寶寶該怎麼護理?這些穿蓋技巧一般人都不知道

TAG:三伏 |

您可能感興趣

春天來了,養生謹記「5個點」,一年少生病,多健康!
春分養生:3條原則,3個注意,3份食譜
100歲大伯的養生秘方,每天吃一點,疾病遠遠的!
必看!男人30歲後養生5個「不要」
大年初三來養生 2018 年正確的生活方式 牢記這「15個一點」
8個春季養生小竅門,您知道幾個呢?
一個動作每天10分鐘,堅持1個月,擁有多種養生效果!
春季養生6點,你知道嗎?
春天養生要點
太全了,這一年四季12個特效養生穴位,你知道嗎?
夏季養生注意這6個「少」!
分析:中年人春季養生的幾個重要點
春節期間養生 牢記這7個要點歡喜過大年
養生專家:每天吃1勺枸杞,5個好處將找上你!
天天養生:這三個長壽特徵,你有嗎?
45歲後,抓住2個養生黃金時間,一個晨起一個睡前,更易長壽!
養生文化:8個春季養生小竅門,您知道幾個呢?
夏季養生,3種蔬菜每天吃一點,家人健康多一點!
夏季中老年人養生,這7點必須要重視!
春季養生八大原則,你能做到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