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這些生活中的養生小疑問,你遇到了嗎?

這些生活中的養生小疑問,你遇到了嗎?

小編導讀

我們在平時生活中進行養生活動時,經常發現那些看似容易和簡便的養生方法卻有著不少門道。材料的用量、按摩的力道、施術的頻率……其中總有些參數是我們不確定的。今天,小編就統計了一些大家常有的養生疑問,看看有沒有說中你的心思——

1.頸椎痛或腰椎痛能自己按摩嗎?

自己能按摩,而且可以肯定地說,自我按摩的累計效果,會遠遠好於到按摩師那裡獲得的效果。不可否認,按摩技師會對頸腰椎痛有較好的改善作用。不過,忙碌的白領們也無法保證自己能夠定期抽出時間去做頸腰椎按摩。這種狀況下,自我按摩,不但不用耗費寶貴的時間,還可以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通過自己的雙手,給疲勞的頸腰椎及時放鬆一下,即使我們的手法不標準,但是,我們的治療常常很及時,而且積少成多的療效通常不容小窺。中醫講求經絡,所以在按摩頸腰椎時,我們不必把穴位認得很准,能夠對照「經絡繪圖」,找到經絡的大致走行就好,再加上那些按摩過程中遇到的壓痛點,相信最好的按摩醫生就是我們的手。

2.養生茶可不可以天天喝?

養生茶可以天天喝,只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變換著喝。

養生茶會帶一些偏性,比如洋參茶的補性、夏枯草茶的涼性、薑茶的溫熱性、決明子茶的瀉性,它們多少都有不同程度的補瀉之性、寒熱溫涼之性。所謂養生茶,就是利用植物的寒熱溫涼和補瀉,來改善人體在不同的季節以及不同的地域里,遭遇的不利於人體健康的自然界的偏性。所以,養生茶可以天天喝,但是要注意按適合的季節(比如夏季宜清火、秋季宜養陰)和適合的地域(四川適宜祛濕、山西適宜潤燥)以及人的狀況(比如虛弱宜補、上火應清熱、情緒不良當疏肝、經期防止活血),選擇不同的養生茶來飲用,才能取得較好的養生效果。畢竟養生茶不是藥物,治療作用亦弱,如果不能堅持長期(天天)服用,效果不會明顯。養生茶在「選對的情況下」,人人都可以喝。人的體質各有不同,不管是古人提出的四大體質分類方法,還是現代流行的「九種體質說」,每個人因為自己所處的節氣不同,地域環境不同,生活和生理狀態不同,而出現的身體狀態不同。不同狀態下,就需要飲用不同性質的養生茶來給身體「糾偏」,才能達到健康的狀態。

3.是不是自己煎的藥效果更好?

可以肯定地說,自己煎的葯的品質,要好於醫院代煎的中藥。原因有六。

(1)我們在家煎藥,都是藥材和水直接接觸,而醫院代煎,則是把藥材裝到無紡布的煎藥袋裡。那種煎藥袋通常都是有機材料,它們雖然在100℃的高溫下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但是,中藥煎液里有大量複雜的化學成分,在這樣的高溫溶液中,煎藥袋會有部分發生不可預料的反應,而這些塑料反應物,就存在於醫院的代煎藥液體中。

(2)自己煎藥都是煎兩遍,兌到一起分兩至三次服用;而醫院代煎藥都是只煎一遍。

(3)家裡的煎藥鍋可以仔細清洗,醫院的代煎藥鍋里密布的管道和複雜的構造,不容易徹底清理乾淨,這就會存在藥品互相污染的問題。

(4)自己煎藥時,可以隔幾分鐘就對藥品進行攪拌,這樣煎出的藥液比較均勻。如果不攪拌,勢必會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煎出,而醫院的代煎藥從下鍋到出鍋,是無法攪拌的。

(5)自己煎藥可以隨意控制煎藥的時間,不管是需要短時間煎煮的解表葯,還是需要長時間煎煮的補益葯,我們都可以控制。而醫院的代煎藥,都是設定好的時間,不能靈活變通。

(6)傳統中醫講求鍋中水,鍋下火的「水火共制」 中藥,效果才好。而醫院代煎藥,都是用電作為加熱源,雖然同是產熱,可中醫講究的「水火」二字中的「火」卻缺失了。

4. 夏天能不能溫灸?

夏天可以做溫灸,而且概率並不比冬天低。原因有二。

(1)夏天受寒的概率很多,比如吃冷飲,在冷氣空調環境里工作等。加上夏季人防寒意識差,所以反而容易受寒。這類疾病,吃藥不如溫灸的效果來得快,關鍵的穴位上,只要把艾條的熱量準確傳遞、投放到受寒的經絡里,身體很快就會寒去而病解。

(2)一個錯誤的觀點,就是「溫灸不能治療熱證」。事實上,溫灸雖是靠熱量治病,它同樣可以清熱。溫灸是靠控制艾條的燃燒速度來體現「補陽」或是「瀉火」的。

5.足療是不是溫度越高,中藥成分析出得越好?

首先足療溫度並非越高越好,一般以40~44℃為宜。適當溫度的熱水能夠讓足部的毛細血管擴張,使得我們末梢的血液循環加快,但是,過熱的水溫會導致毛細血管過度的擴張,經常反覆過度擴張,反而會降低足部毛細血管的彈性,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足部宛似大樹的根,過熱會傷根,所以它們宜暖不宜熱。

浴足的中藥大多具有活血溫經的作用,水盆中的中藥成分析出越多,濃度越高,效果就會越好。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在水中適當加入1~3匙白酒,或1~3匙陳醋,以促使水中中藥成分的析出:乙醇和水的醇水混合液,能夠更好地促使中藥內「水溶性」 和「脂溶性」 成分的析出,加倍盆中藥物濃度。白酒具有明顯的行氣活血的作用,能夠使已經析出的中藥成分加倍發揮活血溫經的作用。陳醋的成分主要是乙酸,一方面可以促使中藥中化學成分變成乙(醋) 酸鹽,可以更多地析出,另一方面,乙酸可以幫助改善足底皮膚粗糙的情況。

6.足療時按疼了就說明按得好嗎?

不是。足療的各種手法都是以舒適為宜,換句話說,即使是因為某處疼痛而去做足療,也要以通過足療按摩的手法,使那疼痛的地方變得不疼才對。如果按疼了,只能說明在相應的反射區存在明顯的壓痛點,即此處是存在健康問題或隱患的區域。按足底反射區,確定是何內臟、組織、器官出現了問題,再採用相應的適宜手法對此「壓痛點」 進行適度的「無痛」或「低痛」治療,隨著壓痛程度的減輕,可以適當用一些較重的手法,但總要盡量以無痛為原則。

7.照著古方用中藥泡酒,需要注意什麼?

主要應注意以下四個問題。

(1)和古方中提及的病種要準確對應:現代的很多病名雖然和古時的病名一樣,但往往指的不是一種病。比如古時的「傷寒」,是外感病的意思,而當代醫學所提的「傷寒」,則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腸道傳染病。古時的「痛風」也並非現代醫學所提及的「痛風」,所以,拿到古方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多了解,自己的病症是否就是古方中所提及的問題。

(2)藥物劑量的換算,和用酒量及飲酒量的換算:一般來講,古方中都是以「兩、錢、分、厘、升、斗」 來作為固體和液體的計量單位,還有就是,即使同樣是「兩」 作為計量單位,也會因為朝代的不一樣,而導致「漢代一兩」不同於「清朝一兩」,清代的「一兩」就比現代的一兩少了近20克。此外就是飲酒量的換算,按著書中記載,古人飲酒都是幾斤幾斗的,與他們那時酒精度數含量低有關,我們現在的白酒最低的都是30多度,所以,飲酒量也要比照古方中描述的適當減少才好。

(3)藥名及藥物變遷:年代的變遷,以及撰寫古方的古人所處的地域不同,使用方言不同等,均會使得很多藥物即使叫同一個名字,也並非指同一種中藥。比如古方中提及的「太子參」 就不是今天我們藥店所售的「太子參」,兩種植物連「門綱目科屬種」 都截然不同,所以,按古方抓藥時,要多搜集相關知識,以防誤用。

(4)酒的選擇:製作藥酒以高度(60°)的酒比較合適,一般適宜選擇清香型白酒。乙醇的濃度越高,越利於藥材中的有效成分的滲出,浸泡時間通常以10~14天為宜,可反覆浸泡三次。

8.可以天天按摩嗎?

(1)如果是以治療為目的,建議天天按摩為佳:治療疾病的過程就是正邪互相搏擊的過程,每按摩一次,正氣就盛一些,邪氣就衰一些。此時,最好就是一鼓作氣,天天連續按摩,爭取早點將邪氣祛除出去,如果有較長時間的間隔,就會給邪氣以喘息的機會,使得祛除邪氣變得更難些,甚至使邪氣重新卷土而來。

(2)如果是以養生為目的,建議以間隔1~3日按摩一次為宜:即使用再輕柔的手法做按摩,也會因為氣血循環的加快,多少會消耗我們的氣血。如果每次按摩之間間隔1~3天,就能讓身體因為間隔的時間充分修養而恢復受損耗的氣血,可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小編搜集的問題,有沒有說出你的疑問呢?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中醫 的精彩文章:

中醫知識背了就忘,怎麼破?!秘籍在此!
黃煌教授認為的血證神方竟然是它!
學會這三勢,脊柱更健康
劉果教授帶你過《方劑學》【名師帶你過執醫筆試系列4】
聽郝萬山教授一席話,《傷寒論》中的煎煮法真沒那麼簡單!

TAG:悅讀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保健養生的這些坑,你跳了嗎?
那些做養生的是怎麼騙人的!
怎麼養生? 一起來看看這些不花錢的養生法吧!
這些錯的養生常識,到底是慢性自殺還是在養生?
最養生的兩個小時你在幹嘛?難怪你一身病!看完就懂了!
養生說:盲目養生只會讓你越來越壞,這些養生的誤區你知道多少呢?
生病的苦:少看那些反主流養生了
養生的時代,你真的養生了嗎?
只是看著健康,你被這5種偽養生的食品欺騙了嗎?
這樣「養生」,你就沒時間養生了!超醒腦的養生文!
養生必看,為什麼你老的比別人快,這些食物你吃了沒?
乾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不起眼卻對健康有害,如何改變這些?養生要趁早,快get吧!
這些看上去很養生的事情,卻恰恰在摧毀你的健康!
多走路?多喝水?你以為在養生,其實是在折壽!小心這些要命的養生法
老年人春季養生,這些問題你注意到了嗎?
養生,你養對了嗎?
最養生的兩個小時你在幹嘛?難怪有人一身病!
冬天養生就吃花生米!但這種花生是肝癌的誘因,看完你還敢吃嗎?
生薑,鮮姜養生效果大不同,看看這麼多年你吃對了么?
養生專家說:最養生的幾種水果,你一定要多吃,養顏又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