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三伏天,謹記「三個三」,老病除,一年都健康!

三伏天,謹記「三個三」,老病除,一年都健康!

今年閏六月,是長夏,三伏天高達40天,現在已經入中伏,中伏天就是三伏天中最熱的那段,中伏過不好,一年都小心;中伏過得好,一年都輕鬆!

盛夏酷暑,不禁讓人感嘆「人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搓孜然」「想吃煎蛋,馬路牙子上自己煎」……

除了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工作,易發生中暑之外,三伏天里暑熱常夾雜濕邪,忽冷忽熱之下容易引致皮膚毛孔收縮、身體難以散熱也容易導致中暑。

而此時,有人喜歡空調、西瓜,有人依舊堅持運動,保持著平時的飲食生活習慣,但你造嗎?高溫天氣下,一些看似普通的習慣也可能成為無形殺手,甚至危及生命!

三伏天,謹記「三個誤區」

誤區一:夏練三伏

35℃以上停止一切活動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有人認為酷熱天氣下鍛煉,能提高人的耐熱能力,使得肌體能更好地適應炎熱的自然氣候,從而達到防病健體的目的。

但是,一味強調「夏練三伏」並不太適宜,尤其是老年人,臟器功能減退,抗熱能力遠遠低於年輕人,在高溫天氣下發生中暑的幾率明顯增大。另外,老年人的血液濃度較高,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在炎熱天氣下鍛煉,容易誘發腦血栓、心肌梗塞等重症。

建議:最高氣溫超過32℃時,老人應減少運動量,慎重鍛煉,隨身準備一些常用藥。當最高氣溫超過35℃時,則應停止一切活動。

誤區二:沖冷水澡

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近日有媒體報道,安徽41歲的趙先生下班回家後往身上澆了一桶冷水,之後感覺胸悶以為是「中暑」,結果是大面積心梗,差點失去生命。

天氣炎熱,人們「沖涼」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很多人都認為,出汗後沖個冷水澡再爽不過。

但夏天大量出汗,沖涼會導致血管突然收縮,機體散熱能力突然受阻,從而導致體溫突然升高。同時還讓心臟負擔突然加重,容易出現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

建議:大量出汗後,先收收汗,再洗澡,水溫不要太低,應先洗四肢,等身體適應後再洗全身。

誤區三:傳統方法坐月子

易引發熱射病加重中暑

前不久,山東淄博一產婦因「坐月子」導致重度中暑(熱射病)不治身亡的事件讓很多人痛心。

在中國,傳統的坐月子方法流傳至今,很多人恪守傳統習俗,認為產婦不能吹風、洗澡、刷牙,甚至都不能下床走動。即便是在夏天,也要穿長衣長褲,堅持不開窗、不開風扇、不開空調。

在夏天,傳統坐月子的方式會讓屋子環境溫度高,使產婦處於散熱障礙狀態,很容易中暑。如果出現口渴、頭暈頭痛、心慌等輕度中暑癥狀時仍不引起重視,中暑則會加重。當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就會導致神經、器官受損,發展為熱射病。

建議:應適當開窗通風,若開空調,不能直接對人吹,出汗多時要勤換衣物,以穿著寬鬆、舒適為度。

三伏天,謹記「三個熱」

一:喝熱茶

喝熱茶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研究證實,飲用一杯熱茶9分鐘可使體溫降低1℃~2℃,降溫可維持15分鐘以上。因此,夏天喝熱茶是簡便易行的降暑良方。

夏季陽氣浮散於外,人體內里虛寒,因此,夏天應適當選擇溫熱食物,喝熱茶,為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讓汗孔得以充分排汗,這樣才能更好地散熱。

伏天暑熱濕邪嚴重,也是最好的祛濕季節,用有祛濕效果的茶泡水喝,可以更好的去濕氣,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取蒲公英根0.7g、赤小豆1.7g、薏苡仁0.7g、淡竹葉0.2g、馬齒莧0.1g、槐米0.1g、芡實0.3g、綠茶0.2g,全部碾碎做成蒲公英薏苡仁茶包,每日取一包,熱水沖泡代茶飲,可反覆沖泡2~3次。

蒲公英可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淡竹葉的利尿作用較好,以滲濕泄熱見長。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健脾利濕、消腫解毒功效。薏苡仁,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芡實歸脾、腎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且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

槐米具有較強的涼血止血功效,收斂,消炎,鎮痛,降血壓,強化血管。《醫林纂要》:泄肺逆,瀉心火,清肝火,堅腎水。綠茶不發酵,茶中的咖啡鹼、茶多酚等多種成分幾乎都保留下來,祛濕效果最佳!馬齒莧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去濕,散血消腫之效。

二:堅持熱水泡腳

很多人冬天有泡腳的習慣,而到了夏季,由於天氣炎熱,便放棄了這一好習慣,事實上,在夏季,要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促進排汗,增強汗腺功能,提高耐熱力。

建議每晚臨睡前用40℃左右溫水浸泡雙腳,水淹沒踝關節處。每次浸泡15~20分鐘,以感到微微出汗最好。

泡腳的時候,也可以加點花椒水、生薑、白醋等,可以更好的祛濕排毒。

三:堅持洗熱水澡

上面提到了夏季洗涼水澡的弊端,所以,夏季同樣要養成洗熱水澡的習慣,可以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於機體散發熱量,消除人體疲勞。

三伏天,謹記「三不原則」

一:不吃冰冷食物

夏季過量喝冷飲、吃冰冷食物,容易導致腸胃加快蠕動,影響吸收,導致脾胃虛。而且還會很容易導致腹痛和腹瀉,危害健康。

二:不要背對空調

剛從外邊回來或者運動回來大汗淋漓,在這時對著空調使勁吹,濕氣機會藉此機會順著張開的毛孔進入了體內,還有就是整天待在空調房裡的人,夏季就應出汗,體濕才會被排除出來,汗液排不出來久而久之濕氣就會淤積體內出不來,這樣會危及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三:不吃辛辣食物

很多人喜歡吃小龍蝦或者去夜宵攤吃夜宵,但夏天腸胃吸收消化能力較弱,吃辛辣食物雖然可以開胃,但卻不能多吃,否則會傷及脾胃。

最後,三伏天運動,不妨試試八段錦

《黃帝內經》說「動能昇陽」,但是夏天運動最好不要出大汗,因此煉煉八段錦是個不錯的選擇,有助於身體修復治療頑疾。

GIF/14K

「八段錦」老少咸宜,術式簡單,不受年齡、天氣和地點的限制,非常適合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們,每次練習只需二十分鐘哦~

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同時也是一年中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節,在三伏天對身體進行調理,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一株植物,葉子泡水,解暑祛濕,種子榨油,降脂降壓!
6個身體癥狀,說明肝病在「惡化」,謹記肝有「四愛四怕」!
中醫提醒:五大身體癥狀,說明肝火旺,小植物泡水可搞定!

TAG:營養師雪姐姐 |

您可能感興趣

今日立秋,養生謹記一個字!吃三菜,喝三茶,按三穴,身體更健康
三伏天養生,謹記「三減、四加、五個點」,一年少生病,多健康
霜降至,謹記「三有,三護,三最佳」,冬季不生病,來年更健康!
想健康,先養肝,謹記:飯後「一坐一閉」,堅持「四個一」!
30歲後,血管一天比一天堵,謹記「三個三」,血管通,人長壽!
三伏天,喝啤酒,謹記「三不吃」,「四不做」,更健康!
55歲後,預防「老年病」,遠離一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
秋天養生就養肝,謹記「三多」「一少」,從秋到冬,無病一身松!
明日冬至,養生謹記:吃三素,少三白,做到三適度,少病更健康
年底喝酒,謹記「三喝、三不喝」,酒後三個好習慣,讓你更健康!
立春後,養生謹記「三捂」,吃「三菜」,喝「三茶」,來年少生病
三伏天,中年人謹記:不吃「三飯」、不睡「三覺」,助你平安過夏
夏天養生,謹記「三不如」,吃二瓜,喝一湯,少生病,更健康!
三伏天祛濕季,謹記吃飯「三不宜」、睡前「三不做」,除病更健康
三伏天,養胃正當時,少碰四物,多食三蔬,常飲二水,謹記一句話
中年男人謹記:三不,三不,三不!請看完,一生有益!
早起的四個表現,說明你肝臟藏毒太深,保護肝臟謹記「四個一」!
入秋後,腸胃最怕這四件事,秋季養胃,謹記「五個一」,百病遠離
三伏天,高血壓者,少吃三白,謹記三慢,喝好三杯水,做好四件事
肝毒太深,一般表現在五個「部位」,護肝排毒,謹記「六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