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們為何拒絕為政治學旗艦期刊審稿?

他們為何拒絕為政治學旗艦期刊審稿?

圖片來源:APSR 2015 年會

摘要

四分之一左右的學者是因為自己 「太忙」,另有 14% 左右的人指出自己還有許多其它審稿請求從而無法分心。其餘拒絕審稿的理由還有 「文章不在自己專業領域」、「正在學術休假」 或者 「正在休產假」 等等,也還有近 5% 的學者拒絕審稿是因為存在利益衝突。

陶郁/ 政見觀察員

對同行提交的期刊文章和學術著作進行匿名審稿,是維持學術界健康發展的重要工作。可是,審稿往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很多情況下卻毫無酬勞和回饋;不僅如此,由於審稿往往又是匿名的,審稿人連撈個美名都不大可能。所以,從許多方面來看,審稿都是一個為學術界提供 「公共產品」 的良心活兒。

對於審稿工作的這種尷尬境遇,其實學者們早有體會。每次學術會議上,如果有與重要期刊編輯見面的環節,一般都座無虛席。許多學者參加這些活動的目的,恐怕不僅在於了解行業動態,更在於熟悉編輯們的學術偏好和操作風格,以期判斷通過何種方式來呈現自己的作品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獲得編輯的青睞。不過,在這樣的環節中,除了聽到編輯對自己刊物風格和側重點的介紹外,我也常常聽到編輯們抱怨審稿人太難找;尤其是當有聽眾質疑期刊審稿周期太長的時候,這個理由往往是編輯們首先拿出來的擋箭牌,而聽者聞之,往往也點頭會心微笑,一個尷尬的問題就此化解。

但是,會議上的尷尬解決了,審稿人相對稀缺的現實問題卻沒有被解決。在不止一個場合,我聽到期刊編輯大聲疾呼,說學者審稿就像公民投票,不管你喜不喜歡、也不管你能獲得多少回報,作為一個有著基本道德情操的學術共同體成員,你都應該像履行公民責任那樣,積極完成審稿義務。我甚至聽一位英國主流政治學期刊的編輯半開玩笑地說過,如果一位作者在他的刊物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卻拒絕為期刊審閱至少五篇稿件,那就要仔細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問心有愧。這當然是無奈的說法。像澳大利亞這種將投票作為義務的國家,或許可以對不投票的公民進行罰款;但是學者拒絕審稿,除了展開針對職業責任感的教育,又有什麼法子迫使大家就範呢?

不過,至少在政治學界,主流期刊的編輯已經開始對難找審稿人這個問題展開了一些分析。2015 年,政治學旗艦刊物《美國政治學評論》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APSR)的編輯們針對學者們在拒絕為該刊審稿時所給出的理由,第一次使用實證數據系統分析了學者們拒絕審稿的理由。

首先,期刊編輯們發現,至少對於像《美國政治學評論》這樣的旗艦期刊而言,大部分學者還是願意審稿的。在 2013 年,《美國政治學評論》編輯部共對 3414 為學者發出了 4563 份審稿請求,其中有 63.6% 的請求得到了正面回復,明確拒絕審稿的比率只有 22.7%,而另有 17.2% 的學者沒有對請求做出回應——這部分學者最後當然也沒有成為審稿人。就性別分布來看,女性學者明確拒絕審稿的比率略高於男性學者,但兩者之間的差別非常細微。

在接受審稿請求的學者中,最終有 77.6% 的人完成了整個審稿過程。在這個指標上,男性學者和女性學者的表現幾乎一模一樣。

就學科領域而言,審稿接受率最高的領域是美國政治,幾乎七成審稿人接受了請求;而研究方法領域的審稿請求接受率最低,幾乎每發出兩份審稿請求才能獲得一份積極回應。而在研究方法這個領域內部,審稿請求被拒絕最多的是對小樣本 (small N)研究方法的討論。編輯們沒有對不同政治學領域審稿請求接受率的區別做出分析,但是針對小樣本研究方法的討論往往存在許多爭議,這或許是導致許多學者面對審稿請求望而卻步的原因。

通過對學者們自報的拒絕審稿理由分析,編輯們發現,四分之一左右的學者是因為自己 「太忙」 而拒絕審稿,另有 14% 左右的人指出自己還有許多其它審稿請求從而無法分心。其餘拒絕審稿的理由還有 「文章不在自己專業領域」、「正在學術休假」 或者 「正在休產假」 等等,也還有近 5% 的學者拒絕審稿是因為存在利益衝突——這可能指審稿人認識作者,或者審稿人最近閱讀過作者的文稿。

有趣的是,與那些沒有給出拒絕審稿理由的學者相比,給出了拒絕審稿理由的學者,往往更可能推薦其他學者作為審稿人。編輯們還指出,那些給出了拒絕審稿理由的學者,往往表示自己願意在未來適當的時候幫助期刊審稿。

通過分析以上數據,《美國政治學評論》研究的編輯們指出,考慮到學者們所肩負的各種壓力和責任,他們所能承擔的審稿數量可能確實存在一個限度。因此,他們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開發新的審稿人,以期能擴大審稿人隊伍,降低每位潛在審稿人的平均工作量。不過,編輯們也指出,沒有證據表明大部分學者會單純因為收到太多審稿請求而拒絕審稿。

需要說明,《美國政治學評論》是政治學領域最頂尖的期刊。該刊編輯所報告的數據,很可能要比行業平均水平好看很多。畢竟,對於年輕學者來說,能讓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美國政治學評論》的審稿人名單中,多少是個榮譽。可是,那些聲望不那麼顯著、排名不那麼靠前的刊物,想來需要為爭取審稿人方面而付出更多的努力。

另外,一個《美國政治學評論》編輯們沒有明說、卻通過數據展示出來的潛在事實可能是:如果一位學者確實將審稿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那麼他答應了審一篇稿,往往也不會拒絕審第二篇稿子;但是,如果一位學者精於算計,絲毫不願意 「浪費」 自己的時間去審稿,那麼他大概是一篇稿子也不會去審的。看來,期刊編輯們反覆強調審稿是學者的職業責任,雖然咋聽起來像是無奈之舉,其實卻具有相當的合理性。至於這種苦口婆心的勸說效果如何,恐怕就需要更精巧的研究來測量了。

參考文獻

Breuning, Marijke, Jeremy Backstrom, Jeremy Brannon, Benjamin Isaak Gross, and Michael Widmeier. 2015. "Reviewer Fatigue? Why Scholars Decline To Review Their Peers』 Work".PS: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48 (4): 595-600.

圖片編輯:林亦然

微信編輯:張燁

最新合輯下載

百度網盤:http://t.cn/Rt1JGbW

GitHub:http://t.cn/RG9BdvX

Dropbox:http://t.cn/RG91Ex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見CNPolitics 的精彩文章:

高考讓人 「逆襲」 了嗎?
推薦幾個讓你相見恨晚的公眾號
如何利用「衛星燈光數據」做研究?

TAG:政見CNPolitics |

您可能感興趣

當代藝術如何涉及政治但拒絕被政治消費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政治革命及黨派分野
政治哲學有什麼方法論?
歷代王朝政治
發中央社的通稿也會出事?抗戰時期國軍一戰區政治部札記
《率土之濱》登上學術期刊 獲政治學學者專業分析
專訪文在寅對朝政策直接執行者:韓不尋求改變朝鮮政治體制
韓信再三被劉邦暗算,軍事家為何玩不過政治家?
荷蘭政治:民主論壇向學者開炮,學者聯署信件反駁
沃森事件:「政治正確」迫害了科學家嗎?
台當局「修法」延長「涉密人員」赴陸管制期 國民黨批:只為政治不為民眾
政治報復?朴槿惠主審法官被降職!
金錢是政治的乳母?布希家族告訴你,為何他們能被稱為布希王朝!
清朝時期最傑出的女政治家
朴槿令嘲諷韓國政治家們「瘋子」,判決在即,誓死保護姐姐!
為什麼必須對發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政治審查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現代儒學之「宗教——政治派」
秦朝為何二世而亡?看歷代政治家、文學家是怎麼說的
經學與政治:宋代《尚書》學研究的反思
李明博回應媒體:這都是文再寅的政治報復,我願意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