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這4大習慣再不改,小心60歲後頻繁生病哦

這4大習慣再不改,小心60歲後頻繁生病哦

為何如今有些老人看起來身體很健康,而有些老人確實疾病纏身呢?我想除了本身體質差之外,更多的原因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導致的!

哪些看起來無不足道的習慣,長期累積下來,便會在身體內埋下深深的禍根,以下列舉的幾種習慣,背後的隱患還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

如廁看報

痔瘡不好

這4大習慣再不改,小心60歲後頻繁生病哦

坐在馬桶上讀書看報,勢必延長排便時間,造成肛門充血,從而引起痔瘡發作。此外,肛門充血還會誤導神經系統,刺激「排便感應器」,使肛門長期感到墜脹。所以,如廁時還是不要「一心多用」為妙。

蹲廁時讀書看報,會干擾大腦對排便傳導神經的指揮,延長排便時間。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蹲廁超過3分鐘即可直接導致直腸靜脈曲張淤血,易誘發痔瘡,且病情的輕重與時間長短有關。

這4大習慣再不改,小心60歲後頻繁生病哦

蹲廁時間越長,發病幾率越高。因為久蹲不起會使腹壓增高,引起靜脈血迴流不暢,導致直腸上靜脈擴張,靜脈群關閉不嚴,靜脈叢壁變薄膨出。經常如此,就容易導致痔瘡形成。

建議大家,在衛生間「方便」時,應力爭在5分鐘內結束「戰鬥」,同時不斷進行提肛訓練(夾緊肛門),這樣才能有效防治痔瘡等疾病。

愛吃燙食

易得口腔問題

這4大習慣再不改,小心60歲後頻繁生病哦

吃得過熱,有損腸道和身體機能。平時多吃和體溫相近的食物,可以延緩腸胃老化,助人延年益壽。

但是年紀大了後,吃東西要注意,別太燙了。雖然說男女老少都有可能口腔潰瘍,但是人年紀越漲,免疫力也會越來越下降,口腔潰瘍的患病率、嚴重性會越高,也更容易反覆感染。而口腔潰瘍反覆出現會給本身有一定基礎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帶來更多的麻煩,從而反過來加劇口腔潰瘍。

這4大習慣再不改,小心60歲後頻繁生病哦

飲食進入胃腸,口腔和食管是必經之路。而「高溫」飲食接觸消化道、口腔黏膜會使其上皮發生破損、潰爛、出血等,如果反覆受到不良刺激,就可能誘發癌症。因此,習慣於吃燙飯,喝熱飲的人,口腔、食管患癌的風險高。年紀大了,還會引起血壓、血糖的問題。

建議40歲後少吃麻辣燙。喜歡吃麻、辣、燙食物等而產生的口腔白斑,與口腔癌的發生密不可分。它之所以會轉化為癌,主要和局部受到物理、化學刺激有關。這也是40歲以後最好少吃麻、辣、燙食物的關鍵所在,否則這些重口味食物會對口腔不斷產生刺激,繼而直接誘發口腔癌。

喝水太少

易結石

這4大習慣再不改,小心60歲後頻繁生病哦

特別是男性,年紀一大了,基本上都會出現「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尿血」的情況,樂觀的話只是小結石導致的尿道炎。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經常到下班時也顧不上喝杯水,喝水太少是罹患腎結石的誘因。為了避免尿液過分濃縮,防止尿中晶體沉積患上腎結石,最重要的就是多喝水。每天應保證喝水2000毫升以上,相當於4瓶純凈水的量。

清晨慎補水

這4大習慣再不改,小心60歲後頻繁生病哦

許多女人把起床後飲水視為每日的功課,圖它潤腸通便,降低血粘度,讓整個人看上去水靈靈的。可是早晨怎樣補水,才更健康呢?其實,沒有一定之規,早餐補水也要因人而異。

  • 消瘦、膚白、體質寒涼的人,早晨不適合飲用低於體溫的牛奶、果汁或冷水,可以換作溫熱的湯、粥。

  • 鮮榨果汁,不適合早晨空空的腸胃。即使是在夏季,也要配合早餐一起飲用。

  • 早晨補水忌鹽,煲的濃肉湯、鹹鹹的餛飩湯都不適合早晨,這只會加重早晨身體的饑渴。

餐前補水最養胃

吃飯前還要補水嗎?那不是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嗎?西餐有餐前開胃的步驟,其道理在於利用湯菜來調動食慾,潤滑食道,為進餐做好準備。

這4大習慣再不改,小心60歲後頻繁生病哦

那麼,飯前補水也就有著同樣的意義,進固體食物前,先小飲半杯(約100毫升),可以是室溫的果汁、酸奶,也可以是溫熱的冰糖菊花水或淡淡的茶水,或者是一小碗濃濃的開胃湯,都是很好的養胃之法。

多喝看不見的水

有的人看上去一天到晚都不喝水,那是因為由食物中攝取的水分已經足夠應付所需。食物也含水,比如米飯,其中含水量達到60%;而粥呢,就更是含水豐富了。

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過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獲得300~400毫升水分。加之日常飲食講究的就是干稀搭配,所以從三餐食物中獲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並不困難。

不如充分利用三餐進食的機會,來補水吧。多選果蔬和不鹹的湯粥,補水效果都不錯。

蹺二郎腿

靜脈曲張

疾病一:可能引發腿部靜脈曲張或血栓塞

這4大習慣再不改,小心60歲後頻繁生病哦

蹺二郎腿時,被墊壓的膝蓋受到壓迫,容易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兩腿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容易麻木,如果血液循環再受阻,很可能造成腿部靜脈曲張或血栓塞。特別是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老人,長時間蹺二郎腿會使病情加重。

疾病二:影響男性生殖健康

蹺二郎腿時,兩腿通常會夾得過緊,使大腿內側及生殖器周圍溫度升高。對男性來說,這種高溫會損傷精子,長期如此,可能影響生育。建議蹺二郎腿最好別超過10分鐘,如果感覺大腿內側有汗漬滲出,最好在通風處走一會兒,以儘快散熱。

疾病三:導致脊椎變形,引起下背疼

這4大習慣再不改,小心60歲後頻繁生病哦

人體正常脊椎從側面看應呈「s」形,而蹺二郎腿時容易彎腰駝背,久而久之,脊椎便形成「c」字形,造成腰椎與胸椎壓力分布不均。長此以往,還會壓迫到脊神經,引起下背疼痛。

疾病四:出現骨骼病變或肌肉勞損

蹺二郎腿時,骨盆和髖關節由於長期受壓,容易酸疼,時間長了可能出現骨骼病變或肌肉勞損。坐公車時,如果遇到急剎車,交叉的兩腿來不及放平,容易導致骨關節肌肉受損脫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九養生堂 的精彩文章:

絲瓜全身是葯,絲瓜13個鮮為人知的功效!
晚上睡覺要不關WIFI的6個現象,看完請自覺關掉
蓮藕有7孔和9孔的區別,這種才好吃
食葯監總局新聞中心、百度百科及民福康共同打造《食葯百科》
室溫低於這溫度,蚊子竟會停止吸血!

TAG:三九養生堂 |

您可能感興趣

40歲後,堅持這4大習慣,少生病,健康長壽
40歲後,為了健康這3大習慣,要儘早改掉,哪怕改一個也好
50歲後進入生命危險期,不想腦梗,這6大習慣,改掉1個也不錯
45歲後,步入生命高危期,這6大習慣哪怕只佔1個,也要盡量改
男人40歲後想要長壽的話,這3大習慣再難改也要改!
40歲後,為了健康,這5大習慣,要儘早改掉,哪怕只改一個也好
40歲前,男人出現4大跡象,警惕「早衰」了,這5大習慣要儘早改掉
40歲後想要長壽,生活5大習慣不能有,特別是第3點
45歲後,不論男女,這6大習慣,再難也要改,能改掉的越多越好
45歲後,步入生命高危期,這6大習慣,哪怕只佔一個,也要盡量改
46—55是防病「黃金十年」,這5大習慣,再難也要改,改一個也行
45歲後想要長壽,這五大習慣,再難也要改!
46-55是防病「黃金十年」,這5大習慣,再難也要改,改一個也行
40歲之前,這5大習慣,再難也要改,一不留神,胃就遭殃了!
45歲後,身體遭遇5大「危機」,為了健康,4大習慣再難也要改
20歲女生確診腸癌5月後離世,醫生提醒:這6大習慣最易被腸癌盯上
女人40歲後想要不顯老?這4大習慣,要盡量改掉,哪怕改一個也好
40歲後,早起做「3件事」,睡前養成「3大習慣」想不長壽都難
20歲女生確診腸癌,5個月後離世,提醒:這6大習慣最易被腸癌盯上
女人35歲後,想健康,4大習慣再難也要改,哪怕只能改1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