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德經簡述,道德經講了什麼

道德經簡述,道德經講了什麼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a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也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其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銘寶寶起名 的精彩文章:

國學入門應該看哪些書?聽聽梁啟超怎麼說

TAG:嘉銘寶寶起名 |

您可能感興趣

道德經
《道德經》都聽說過,解讀道德經的《通玄真經》你知道嗎?
《道德經》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老子《道德經》為什麼先講道後講德?
《道德經》里的「道」究竟是什麼?
《道德經》,為什麼厲害?
抱朴君解讀道德經
《道德經》經典25句,你都知道什麼意思嗎?
【道德經】小談什伯
老子為什麼著述《道德經》
《道德經》到底在講些什麼?
有人問:《道德經》里的「經」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里講的「道」,究竟是什麼意思?
解讀《道德經》
老子的《道德經》是說什麼的?
從《道德經》里悟道
這本書超越《道德經》,被道教奉為萬法之宗,道教第一經!
《道德經》淺釋:朴
《道德經》流傳了兩千多年,那「道」與「德」究竟是什麼意思?
從《道德經》解讀真正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