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歲爺爺直腸癌晚期合併肝轉移!10個月後肝上腫瘤消失了?
8月15日一大早,衡陽市中心醫院腫瘤內科一區病友,70多歲的徐爺爺專程找到唐玉成主任表達感激之情:「感謝您給我制定的抗癌方案,僅僅10個月就讓腫瘤君滾蛋。很幸運遇上你們,你們的醫術堪比華佗,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啊!」
徐爺爺於去年國慶節前夕被確診為「直腸癌肝轉移」入院,唐玉成主任多次和他聊天、談心,慢慢地穩住了他的情緒,使徐爺爺敞開了心扉,答應試試化療。唐玉成主任立即召集科室各專業人才進行科內MDT討論,共同商定治療方案。
(徐爺爺)
由於患者系高齡、直腸腫瘤晚期合併肝轉移且患有支氣管哮喘、冠心病等多種慢性疾病,並行冠脈搭橋術,化療風險高,容易出現併發症,需要小心慎行。
唐玉成主任提議採用同步放化療的方案,並推薦選用改良的FOLFOX(氟尿嘧啶+奧沙利鉑+亞葉酸鈣)方案,根據5-FU的藥理特性選擇時辰化療,加大晚夜間藥量,既能提高化療葯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對人體正常細胞的損傷。
主攻生物治療的陽美玲副主任建議儘快為患者做腫瘤基因檢測。
(化療前的肝臟和直腸腫塊)
主管醫生喻嫦娥負責觀察處理每一次化療的毒副反應,並動態評估療效。在最佳方案指導下,經過一個化療周期,徐爺爺並沒有感覺特別難受和恐懼,放化療的毒副反應也在 「掌控之中」。
因患者化療周期長,必須保護好血管,為減輕反覆靜脈穿刺給患者帶來的痛苦,醫務人員在B超引導下,為患者建立一條安全、便捷的化療血管通路,通過PICC管道使用攜帶型電子化療泵進行輸注,保證藥物的精準和安全。
(化療後的肝臟和直腸腫塊)
8月10日,徐爺爺順利完成了六個周期的放化療,複查CT,顯示直腸上原發腫瘤灶明顯縮小,而肝臟轉移瘤卻神奇般消失了。這個好消息把徐爺爺一家人樂壞了,高興地要和幫助過他的醫生、護士分享喜悅,並表達感激之情。
MDT模式(多學科綜合治療)即由多學科專家圍繞某一病例進行討論,在綜合各學科意見的基礎上為患者制定出最佳的治療方案,上世紀90年代由美國率先提出。
衡陽市中心醫院腫內一區科室人才結構合理,每種疾病都有不同專業的MDT,整合應用多個學科、多種方法,為每一位腫瘤患者提供多學科、系統化、連續性醫療服務,使患者最大化獲益,實現了1+1>2的成效,對於腫瘤患者是無可替代的主流趨勢。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衡陽市中心醫院 易小科
湖南醫聊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獲取更多健康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hnyiliao。
湖南醫聊每日提供專業、靠譜、實用、及時的權威健康科普資訊,讓我們一起收穫健康,收穫幸福。
點擊「了解更多」,關注【湖南醫聊】頭條號!


※50歲女子肚子長包塊,切了兩次又複發!竟是罕見腫瘤?
※胚胎長這個地方罕見又致命?專家:不做這件事能預防!
TAG:湖南醫聊 |
※為何中年後易患直腸癌?40歲後 做好6件事 患癌率降50%
※便血3個月以為是痔瘡,23歲女孩吃出直腸癌!
※腸鏡檢查可降低72%的結直腸癌死亡風險!50歲必須做起來了
※結直腸癌有6個高危人群!40歲以上的人注意了……
※JAMA子刊:扎心了!8.5萬年輕女性隨訪22年顯示,女性肥胖與結直腸癌風險增加93%有關|臨床大發現
※結直腸癌有6個高危人群!40歲以上的人注意了
※2018年美國腫瘤學會年會搶先看——第六彈結直腸癌
※9歲男孩竟查出晚期直腸癌!警惕直腸癌早期3大癥狀
※90%以上的直腸癌在初期被誤診為痔瘡,為什麼?
※患直腸癌14年的她要感謝他!
※2018年5月最新結直腸癌研發藥物進展
※中國50萬人群調查,每天多次排便者,患結直腸癌風險增加
※16歲女孩患上直腸癌,為什麼癌症越來越年輕化,主要有兩個原因
※20多年、12萬人的研究:這些食物易致結直腸癌
※2018年5月最新結直腸癌研發藥物進展情況
※結直腸癌每年新發病例37萬,誰是患病高危人群
※最權威的結直腸癌篩查指南更新了!90後患癌風險是50後的2倍,早期篩查,可治!
※32歲直腸癌患者親述 熬的不是夜 是命
※26歲小伙被查結腸癌,90後成為結直腸癌高發人群,跟這幾件事有關
※結直腸癌肝轉移治療的16個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