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淺談「提按」與「使轉」

淺談「提按」與「使轉」

(毛筆/夜微微 作品)

幫主:「提按使轉是運筆之基,這篇文章或可幫你理清思路。」

淺談「提按」與「使轉」

文/王涵菁

中國古代的「書」,一作動詞用,指書寫的動作;二作名詞用,指通過書寫動作而產生的留存物。所以說,書法這一藝術離不開書寫動作這一過程,而書寫動作這一過程想要體現出審美意識,也就與提按、使轉有密切關聯,從審美要求上看,書法藝術的美化也因提按使轉得到了有意識的發展。

從書法藝術角度來分析「提按」,提按是毛筆運動的兩個相反方向的運動。提,指在垂直方向向上用筆的動作,按,指在垂直方向上向下用筆的動作,兩個動作都是垂直方向的用筆,但在運動中卻是一對矛盾。在提按的動作過程中,提與按並不像我們字面意思理解的簡單提拉、簡單按壓的動作,而是在做提這一動作時,我們既要保持毛筆的筆尖有一定的彈性,同時也要有一絲把筆壓住的細微動作,做到提中有按。按,則是在保證把毛筆筆毫鋪散的狀態下,又要帶有提的細微動作,做到按中有提。「提按」兩者相鋪相成,無論在做兩者中任何一個動作,都需要有相反的一方輔助配合才可以,提按二字,有相合而無相離[1]。

GIF/107K

從書法角度來分析「使轉」,使轉是指行筆的轉折呼應。「使」指運筆,「轉」作為筆法則有兩個意義。其一,與「折」相對,指在書寫時毛筆筆毫左右圓轉運行,在書寫筆畫時,筆毫與紙的接觸在連續的時候又略帶些許停頓,在連與斷之間似可分又不可分;其二,指字在轉角曲折之處,筆毫在轉向時以平移作圓弧形而不露方折角。「使轉」也通常作為一個詞使用,將書法的筆畫靈活展現,呈現出繚繞之美。使轉,有「平移之轉」與「翻絞之轉」兩種[2]。所謂平移之轉,則是毛筆在做圓轉動作時,筆毫與紙面接觸的部分始終與之前筆速一致,作圓弧形,形成質感圓潤而均勻的線條質量。「翻絞之轉」則是指筆毫在紙上做圓弧運動時,接觸紙面的筆毫面不斷變化,有中鋒、側鋒、偏鋒的變化,左右翻絞。

「提按」產生的根源,取決於人體動作的生理條件與柔軟書寫工具毛筆的物理條件總和。手執筆到達文字書寫的載體之處是按,離開文字書寫的載體之時是提。從廣義理解,筆畫重為按,筆畫輕時為提,提按運動產生筆畫粗細變化。早在殷商時期,用毛筆書寫於甲骨或陶器上的文字面貌上來看,字的書寫形態就以具備提按的書寫方式了,筆畫當中多以「尖起中按提收」的用筆方式,形成的文字多是筆畫兩邊尖,中間粗,如同「棗核狀」。入筆順鋒拖入形成尖頭,行筆過程中稍按,筆畫略粗,形成「豐中」,收筆處順鋒而提,形成尖尾。提按也就有了一定的表現。

「使轉」則是在篆字當中有了顯現。篆字通常以線形筆畫構成,這也就使「使轉」這一書寫動作得到了運用。用毛筆畫出一個方轉稜角的圓形弧度,自然也離不開使轉的用筆方式。那麼實際上商晚周早時期的提按是與使轉是相互運用其中的。

提按與使轉也是有原始階段和發展階段的。自然的提按與使轉是「筆法」提按和使轉的淵源,而「筆法」的提按與使轉是從原始階段的基礎上得到的升華。戰國早期出土的一些簡牘中,出現了一些「方頭銳尾」的筆畫,其特點一是在筆畫的轉彎處是直折,可視為書法意義提按筆法的起源。二是筆畫的入筆處重而出筆處輕,形成頭粗尾細,頭方尾尖的筆畫形態。側鋒入筆形成的方頭,是毛筆「按」的使然,收筆提鋒,形成的尖尾是毛筆「提」的使然。促進筆畫產生與發展,書法意義上的提按筆法則是功不可沒。提按的性質,從原始階段的實用性逐漸上升為審美的需要。提按也從不自覺走向了自覺階段,也就是具有書法意義的提按了。

書法的提按與使轉在不斷的發展中,從書法意義理解這也是筆法的不斷成熟——從實用性質的要求上升到實用與審美兼而有之。提按與使轉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與文字學拉近了關係。

促成隸書形成的積極因素,離不開使轉與提按二者。隸書與篆書的區別,主要是用筆方式不同,郭沫若先生曾說:「在字的結構上,初期的隸書與小篆並沒有多大的差別,只是在用筆上有所不同。」[3]從筆法上來看,篆書用筆迂迴盤曲,圓健美觀,舒暢流美,而隸書的用筆則是化圓為方,變弧線為直線,改曲為直。從戰國晚期至秦的隸書中,由提按筆法產生了方折筆畫,同時也產生了隸書中最具有代表特徵的波磔筆畫。書寫者通過提按形成了粗細筆畫的對比,以及通過提按形成的塊面與翻絞之轉相結合,也為促進漢隸書的形成發展增添了一份力量,隨之也促進了章草的發展與成熟。

提按與使轉各自獨樹一幟,逐漸形成書法藝術展現的生命線,分別為今草、楷書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積極因素。作為最原始的、自然的平移之轉筆法,因實用性的需求平淡,而不得不需要轉型,於是將「圓潤」筆畫風格特點轉用於今草之中,並與其翻絞之轉融合,並將小篆中「圓而勻」筆畫與隸書中方折之筆融合改造,例如隸書中多些字右上方的直角形的方肩變為帶有弧度的圓肩。使轉的筆法同時也使今草的筆畫更加圓轉流暢,書寫感覺似行雲流水,這也促進了魏晉時期的今草成熟。提按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強化它的形態,使其筆畫更加稜角分明,例如隸書筆畫當中圓肩轉折慢慢的出現為帶有折筆的轉折,逐漸發展形成後來被稱為的「頓筆」,這就對隸書轉變為楷書所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線條是書法創作最鮮活的獨特藝術語言,而線條的靈活離不開提按與使轉。「用筆之要,首在提按,提按得宜,性情乃見。」[4]提按雖是一個小細節,但卻反映著書法藝術作品當中的小情趣。使轉同樣也為增添性情之處,轉不欲滯,滯則不遒。總之,要使一幅書法作品具有審美藝術,提按與使轉是非常重要,少了這兩個細微變化,線條將呈現呆板僵直、平淡無奇。

結語:中國漢字的實用性與審美性的相互發展結合,把原始階段的使轉與提按逐漸提升為具有書法藝術意義的筆法,同時筆法意義上的使轉與提按也促進了字體的演變發展,更加完善了漢字學的實用性與審美性。

參考文獻:

[1].清劉熙載《藝概·書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中國書畫全書》第8冊,第697頁。

[3].《現代書法論文選》第262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80年。

[4].沈尹默《執筆五字法》,齊魯出版社,1981年。

(來源:節選自《西江文藝 》 ,作者 王涵菁,臨帖幫精選推薦,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題圖攝影:夜微微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臨帖幫 的精彩文章:

關於認識楷書筆法的一張清單
這個字的安排,妙到你什麼都看不出來!
要學會技術上的轉換,否則臨得一模一樣也沒意義
讓書法學習更高效的方法
關於提升書寫性的一張清單

TAG:書法臨帖幫 |

您可能感興趣

淺談「煩惱即菩提」
淺談「虛不受補」的真正原因!
談—淺談不對稱設計
鳳眼菩提淺談
淺談肌力訓練的「推」與「拉」
淺談我們常被建議的 「飲食清淡」
淺談不落地的天使
淺談隕石的彈性使用價值
淺談普洱茶拼配之後期轉化
淺談金剛菩提怎麼盤玩
淺談彩色轉黑白
淺談有關選鴿與配對問題
淺談如何選品
淺談「應用場景」
淺談邪不壓正
淺談凍結肩
淺談令狐沖及其他
淺談對腹瀉的再認識
淺談「命學」不被主流文化認可的原因
淺談太極拳之「沉肩墜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