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學不會時間管理,你再努力,也無法脫離平庸

學不會時間管理,你再努力,也無法脫離平庸

學不會時間管理,你再努力,也無法脫離平庸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似乎都是在這樣日復一日的重複中過活:重複地上下班,然後回家看劇刷朋友圈,有時深更半夜還在娛樂玩耍,不願睡去。

然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的工作和生活依然在原地徘徊。隨著年齡增加和社會競爭的加劇,你開始焦慮和無助。

你也試圖改變,但做任何事又總是三分鐘熱度,不能持之以恆。

每到年底總結,你開始為自己一年的碌碌無為感到懊惱,或是感嘆時間都去哪了……

可怕的是,如果你對時間仍沒有概念,那麼你每一年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要想擺脫這樣的魔咒,脫離平庸,我們就需要對時間進行管理,更為本質是自我管理和目標管理

在這一點上,《奇特的一生》的主人公柳比歇夫可謂自我時間管理之極致,他用了一生的時間來記錄自己的時間花費。

剛開始,柳比歇夫並不熱衷於管理和記錄自己的時間,而是隨著工作的深入,涉及的面越來越廣,才開始有意識地管理時間。

因為他不僅需要認真研究數學,還有哲學。後來又逐步發現生物學同其它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於是他還需要懂文學,甚至懂音樂。

時間越來越不夠用,他決定分門別類開始記錄每項研究和工作所花費的時間,並不斷總結和改進。

最終,他形成了一套集時間記錄、統計總結、未來計劃於一體的時間統計法,也成為了非常卓越的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

那麼,柳比歇夫的時間管理法到底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學不會時間管理,你再努力,也無法脫離平庸

如何進行時間管理?

1明確目標

柳比歇夫之所以56年如一日,對個人時間進行定量管理,都是源於其有強大的目標。

對於時間管理,最重要的不是尋找方法和工具,而是先反問自己「我的目標是什麼,我希望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希望過上什麼樣的生活,以及我願意為這個目標付出怎樣的努力?

只有對自己有所了解,才能對時間有所管理。

對於制定目標,可以包括夢想、事業、技能、健康、家庭、理財等等各個方面,具體方法可參考SMART原則


S代表具體(Specific)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

A代表可實現(Attainable)

R代表相關性(Relevant)

T代表有時限(Time-bound)

SMART化的目標計划具有良好的可實施性,只有把目標SMART化,才能指導保證計劃得以實現,然後設立年度、月度、每周的重大事件,再進行日程安排,做工時記錄。

比如,你希望跑步健身,則應該制定每周跑步幾次,固定每周幾必須跑步,每次跑幾公里,做好時間記錄。

2專註連續時間

柳比歇夫統計的時間都是純時間(關於柳比歇夫具體的時間統計法,後面會說到),重要的工作應用連續時間處理,因為連續專註的1-2小時,往往是一天最高效的時間。

專註連續時間,首先需要避免制定太過具體詳細的計劃表。因為很難估計好完成某項任務的所需時間,一旦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容易導致計劃落空,後面便會發現難以為繼,於是放棄。

柳比歇夫平均每天真正有效時間也不過5-6小時而已,所以剛開始不要太高估了自己的完成進度。例如每周學習英文目標,則每天固定划出1小時進行單詞、口語、聽力、閱讀、寫作等方面的學習。

其次,要避免干擾、斷絕電話、信息等,營造合適工作環境。

時間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它本質並不屬於你的,不會帶來產出。而你在規定時間內的注意力投入才是你所擁有的最重要的資源,這才是有價值的產出。

3利用碎片時間

柳比歇夫對「時間下腳料」的利用是無微不至的,每一次散步他都用來捕捉昆蟲;在無用會議上演算習題;出門旅行時看小部頭書學習外語,英語就是他主要利用碎片化時間學會的。

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碎片化的其實並不是知識,而是信息和時間,所以學習時間即使被碎片化了,學習過程實際上依然是長期持續的,而學會利用碎片時間在當下可謂是十分必要的。

像是看書,平常在通勤上下班時間或者閑暇時候,都可以進行閱讀學習,將需要看一本書的時間,劃分為幾個小部分,其實並不影響知識的吸收,因為知識是系統化的,碎片化的只是其他東西而已。

學不會時間管理,你再努力,也無法脫離平庸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柳比歇夫具體是如何通過記錄時間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的。

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

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可以分為三大塊:時間日記,統計總結,未來計劃

1時間日記

1916年,柳比歇夫開始記錄時間開銷日記,從未間斷。時間開銷日記的格式是:日期+事件+花費時間,每天記錄5~7行

例如:

● 烏里揚諾夫斯克。1964年四月7日。分類昆蟲學(畫兩張無名袋蛾的圖)——3小時15分。鑒定袋蛾——20分(1.0)

● 附加工作:給斯拉瓦寫信——2小時45分(0.5)。社會工作:植物保護小組開會——2小時25分。

● 休息:給伊戈爾寫信——10分;《烏里揚諾夫斯克真理報》——10分;列夫?托爾斯泰的《塞瓦斯托波爾紀事》——1小時25分。

● 基本工作合計——6小時20分。

2統計總結

柳比歇夫根據時間開銷日記,還要進行每天小結月度總結年度總結

對此,柳比歇夫對他的時間進行了分類:

第一類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寫書、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參考書、做筆記、寫信);

第二類工作包括做學術報告、講課、開學術討論會、看文藝作品,不屬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動都包括在內。

柳比歇夫認為,工作中的任何間歇,他都要剔除。因為他計算的是純時間。

①每天小結

比如某天讀了《消息報》、《醫學報》,做了科研等其他工作,需要將做這些事所花的時間匯總,最後寫上,合計幾小時幾分鐘。

②月度總結

拿1965年的8月來說,第一類工作的總時間是136小時45分。其中包括了這些項目:

● 基本科研一一59小時45分

● 分類昆蟲學一一20小時55分

● 附加工作一一50小時25分

● 組織工作一一5小時40分

● 合計:136小時45分」

③年度總結

每一年過去,柳比歇夫都要進行分析研究,將統計學的一切方法都用上,素材就來源於每個月的小結。

他的年度總結是篇幅浩瀚的報表,整整有一本,什麼都有記錄。以1938年為例:多少時間用於生態學、昆蟲學、組織工作、動物研究所、基塔耶沃的水果研究所;多少時間用於同人們打交道、路途往返、家務,他都一一記錄。

3未來計劃

這一階段主要是結算,同時也是對計劃的總結。一總結馬上提出下個月的計劃。總結完上一年,就該制訂下一年的計划了。

除了年度計劃,柳比歇夫還把他一生的時間制訂成一個個五年計劃。每過五年,他把度過的時間和干過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說是做個總的鑒定。

如:1964至1968年……在跳甲屬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如果能在下一個五年計劃完成論述大田跳甲屬的專著,就滿意了。雖然在形式上我哪一項都是連一半也沒有完成,然而各項工作都有顯著的進展……

學不會時間管理,你再努力,也無法脫離平庸

對待時間的態度

柳比歇夫的一生證明了,連續系統地使用時間統計法,可以幫助個人把一切才能集中於一個目標上,取得超越天才的成就。除了時間統計法之外,他還有幾條守則:

①不承擔必須完成的任務

②不接受緊急的任務

③一累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④睡得很多,10小時左右

⑤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結合在一起

這幾條個人守則是柳比歇夫按自己生活和自己身體的特點擬訂的。他熱愛時間,珍惜時間,不把它當作工具,而是看成進行創造的條件。

他堅信,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不能亂用在慪氣,以及競爭角逐或滿足虛榮心上,在他看來,對待時間的態度是個道德問題

我們通過時間統計法,也可以激發自己的潛力,因為人適應它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一切可能性。每個人能做的,比他所做的要多得多,我們還沒有達到一個人能夠達到的限度的一半,人的精神潛力在很大程度上還原封未動。

一個人只有向自己提出遠大目標時,這個時間統計法才能成立。所以應當由每個人自己來制訂自己的時間使用法,但不管怎樣都應當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怎樣度過。

柳比歇夫的一生是幸福的,他通過時間統計不斷去踐行自己的目標,能做到這樣更是獨一無二的。

而我們要知道時間其實是不能被管理的,需要管理的是自我的認知和思維方式的轉變。當你有了時間管理的意識,你的一切都在悄然發生改變。

參考書籍:柳比歇夫 《奇特的一生》

作者:TotoHo,精讀讀友會會員,溫潤熱光源,謙謙求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 的精彩文章: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把錢花在刀刃上
最毒的雞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馮唐推薦的9本中文小說,它們代表了中國文學創作的頂級水平
震撼人心的故事:為了戰勝命運,他不惜賣了11次血

TAG:精讀 |

您可能感興趣

時間管理:你不痛,不會去學的方法
你的孩子學習努力,但成績不理想,很可能是時間管理有問題 | 精選
你不是沒時間,你是不會管理時間
你真正需要的不是管理時間,而是管理好自己
心理學:能力越強的人,越會這樣管理自己的時間,你會嗎?
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連自我管理都不會,談什麼時間管理?
情緒不可怕,我們只是缺少情緒管理的辦法
學會自我管理,讓慢阻肺離你遠去!
下面的人不聽話正是你洗牌的機會,也是你彰顯管理能力的機會
績效管理雖不難,想說愛你卻不易
我是學習黨,不懂時間管理和目標管理,我現在慌得一筆!
健身教練可以幫你管理身體,但,他們可不是無所不能的「神醫」。
分手後,對方一直不同意複合?學會管理好你們的期望才能成功!
你沒時間的原因,是缺乏精力管理
學會管理情緒,而不是控制情緒
糖尿病並不可怕,只要管理有效,甚至能夠被治癒!
你若管理好自己的時間 就管理了 未來
管理時間 不如管理好自己
學會這五種自我管理,成功真的不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