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關注我國人群營養膳食結構與腸道生態譜的變化規律探索預防代謝綜合征的新戰略

關注我國人群營養膳食結構與腸道生態譜的變化規律探索預防代謝綜合征的新戰略

點擊新營養,關注新營養,置頂新營養


新營養xinyingyang.com


人類營養 創新 循征 B to B

關注我國人群營養膳食結構與腸道生態譜的變化規律探索預防代謝綜合征的新戰略



新營養「黑板報」


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是由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參與,以中心性肥胖、高血壓、糖耐量下降或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為主要表現,以胰島素抵抗為病理生理基礎的,多種代謝性疾病合并出現的代謝紊亂症候群,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我國人群代謝綜合徵發病明顯升高


研究顯示,代謝綜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度是健康人群的2倍,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度是健康人群的5倍,國際醫學界把代謝綜合征當做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早期檢測指標。


目前,我國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發病年齡出現低齡化。2005年,35~59歲人群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為16.5%,男、女性患病率分別為10.0%和23.3%。2012年,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糖尿病患病率為9.7%。西方國家代謝綜合征的患病率以及發病模式與我國並不相同。美國20歲以上人群的代謝綜合征患病率為23.7%,其中男性24.0%,女性23.4%。加拿大40~60歲人群的代謝綜合征患病率為33.0%,其中男性35.0%,女性32.0%。土耳其人群患病率20~29歲為3.6%,30~39歲為19.6%。需注意的是,代謝綜合徵發生率和結局在不同人種和年齡中不同,且與經濟發展、生活節奏、膳食結構、身體活動等有關。


膳食結構改變可能是代謝綜合征高發的原因之一


膳食結構就是指膳食中各類食物的數量及其在膳食中所佔比重,它主要由人體對營養素的生理需求和可獲取的食物資源決定,同時還受飲食習慣、營養健康意識、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等因素影響。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顯示,過去10年間,我國居民膳食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主要是:優質蛋白質攝入增加,脂肪攝入過多;蔬菜、水果攝入量略有下降;超重肥胖問題凸顯,但糧穀類食物和總蛋白質攝入量變化不大。同時,與膳食結構不合理有關的慢性非傳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的患病率增高。


膳食結構與代謝綜合征相關性的研究顯示出,地中海膳食結構與代謝綜合征的發生呈負相關,西方膳食結構人群代謝綜合征患病風險增加了18.0%。說明較為健康的地中海膳食結構能預防代謝綜合徵發生,而高糖高脂飲食的西方膳食結構可以增加代謝綜合征患病風險。然而,也有研究認為,膳食結構與代謝綜合征的發生並無直接關係,韓國開展的膳食結構流行病學研究未見健康膳食模式與代謝綜合徵發病率之間存在顯著統計學關聯。因此,尚需要更多地開展膳食結構與代謝綜合征關係的研究,尤其需要探索我國不同地域居民膳食結構與代謝綜合征之間的關係。


膳食結構改變腸道菌群可能是代謝綜合徵發病機制之一


膳食因素是影響腸道菌群最敏感的環境調控因素之一,飲食習慣可以改變宿主腸道菌群的組成和功能,從而影響腸道粘膜的內穩態及相關疾病的發生髮展,形成腸道微生態與宿主相互作用的複雜體系。


關於膳食因素調控腸道菌群的研究顯示,短時間膳食干預無法改變腸道菌群中微生物型,但長期的膳食結構變化可導致多代不可逆的腸道菌群改變,腸道菌群失調與肥胖以及相關代謝性疾病有關。流行病調查證實,Ⅱ型糖尿病患者腸內有益菌數量減少,有害菌數量增群和有害菌群之間存在拮抗關係。分析樣本的基因序列可見,基因數或微生物多樣性降低與炎症疾病的危險性升高和超重或肥胖的趨勢增加有關。

腸道菌群誘發代謝綜合征的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高脂飲食會通過改變動物腸道菌群結構促進能量吸收,並出現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等代謝綜合症癥狀。人群干預研究表明,在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飲食後,肥胖患者體質量下降明顯,腸道菌群結構發生改變;採用中國傳統食物全穀類和益生元飲食干預後,體質量減輕,腸道內雙歧桿菌增加,內毒素減少。對肥胖婦女給予果聚糖飲食干預後,其體質量減輕,雙歧桿菌增加。提示通過調整膳食因素來改變腸道微生物結構及其代謝產物或許會是防治代謝綜合征的一種便捷、經濟、有效的新手段。而重建微生物群將是一種很有希望的治療方法,膳食干預研究也為預防與治療代謝綜合征提供了新的思路。但該類研究均限於小樣本人群干預試驗或動物模型研究,尚不足以反應不同膳食結構人群對代謝綜合徵發病的真實影響,尚需進一步開展大樣本、多中心的膳食結構改變腸道菌群結構的研究。


膳食結構、腸道菌群誘發代謝綜合征機制研究


在膳食結構、腸道菌群與代謝性疾病之間關聯的研究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探索:


(1)各地膳食結構的差異與代謝綜合征的關係;

(2)宿主基因型與膳食結構哪個對腸道菌群的影響更大;


(3)腸道菌群改變與疾病發生的時間順序;


(4)膳食結構、腸道菌群對代謝綜合徵發病的權重及其相互聯繫等。


因此,需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共同努力:


(1)利用中國居民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通過膳食能量與膳食結構評估人群膳食模式,對不同膳食結構人群與代謝綜合徵發病關係進行分析,探討我國人群膳食模式的存在種類和特徵;


(2)運用16S rRNA序列分析技術,建立我國居民腸道菌群譜,並進一步闡明我國不同膳食結構與腸道菌群多樣性的關係;


(3)運用宏基因組測序方法建立代謝綜合征腸道微生物基因序列庫,分析腸道微生物與代謝綜合征之間功能基因與代謝途徑的關係,研究膳食結構通過改變腸道微生物群誘發代謝綜合征可能的機制;


(4)在掌握代謝綜合征與膳食結構關係的基礎上,探討符合我國人群飲食習慣的膳食模式,提出具有預防代謝綜合征的個性化的膳食指導方案,提高我國人群健康水平。


文章來源:營養學報,文章作者:丁鋼強,張 兵,常 兵


Latest Articles

關注我國人群營養膳食結構與腸道生態譜的變化規律探索預防代謝綜合征的新戰略


關注我國人群營養膳食結構與腸道生態譜的變化規律探索預防代謝綜合征的新戰略


關注我國人群營養膳食結構與腸道生態譜的變化規律探索預防代謝綜合征的新戰略



>>>>


廣告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 的精彩文章:

冬天喝這一碗湯,營養美味都齊了!
牛肉最營養的10種做法,每一種都比豬肉好吃一萬倍!
跑者保持荷爾蒙平衡靠營養 地中海飲食法受推崇

TAG:營養 |

您可能感興趣

合理的膳食營養或能改變腫瘤患者的命運
「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膳食營養與慢病預防」科普健康教育巡講活動啟動
什麼樣的膳食結構更有益於中國人?聽營養專家說個性化營養
生活上注意膳食營養、規律起居、堅持鍛煉、讓心情保持樂觀,才能無視皺紋。
營養界限:骨質疏鬆的膳食營養治療
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才是預防脂肪肝的正確途徑
合理的膳食是治療胃炎的基礎
優生優育之孕媽合理營養與平衡膳食
備受重視的防病、防癌營養素-膳食纖維
膳食營養在癌症預防中起重要作用
解密營養膳食管理系統如何讓營養科來一次徹底的革命
營養膳食搭配的技巧和原則
益生菌、益生元、膳食纖維、運動營養和抗衰老,新營養相信這其中定有你正在關注的
膽囊炎患者適合服用的葯膳食譜
梅傑綜合症治療之葯膳食療
膳食營養與高血壓的關係
膽結石要注意合理膳食
有助於健康骨骼的營養膳食
關注學生營養:平衡膳食,營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