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骨科醫院院長的一封信:讀後受益一生!下篇

骨科醫院院長的一封信:讀後受益一生!下篇

致腰腿疼痛老年朋友的一封信(下)


作者:王景新


一、膝關節病,能讓人少活10—20年!

膝關節病會讓人少活10—20年,這樣說是否有點嚇人?


眾所周知,疼痛、腫脹、活動功能受限及畸形,是膝關節疾病的常見癥狀,似乎與壽命無關。於是,許多老年人對膝關節病不給予足夠重視,認為這是受罪的病,不當吃、不當喝,疼痛了就吃點止痛藥、貼貼膏藥或做做理療頂頂,也不會影響壽命。


果真是這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如果膝關節病早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隨著病情加重,年齡增大,膝關節的韌帶肌肉就會逐漸鈣化、鬆弛、攣縮,同時因為膝關節長期血液循環不良,營養供給不上,加快了半月板和軟骨的退化,同時產生骨質增生,最終發展成退行性膝骨關節炎,使關節畸形成羅圈腿,下蹲站起困難。這樣就會限制患者的活動,再加上醫生的引導,讓患者多休息,少活動,如果患者長期不活動,身體就會發福,體質就會下降,免疫力就會降低,心肺等各種臟器功能也會跟著下降,動脈就開始硬化……

這樣,結果就不妙了,糖尿病、腦溢血、心臟病、腦血栓的患病機率就比正常人高出許多,隨便一個病就能讓人少活10—20年!


膝骨關節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幾乎每個老年人都會受到它的折磨,蹲下起不來,起來蹲不下,上下樓困難,出個門一瘸一拐,這些年來,有多少老年人由於腿疼在我面前哭過,有多少老年人由於腿疼在我面前說過輕生!我常說,一個老年人心臟不好,吃個救心丸能走,可一個膝關節疼痛,甚至羅圈的老年人,去個廁所都回不來,那還有什麼生活質量啊!


膝關節疼痛,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反覆發作,因為我們每天都要用它走路。所以,當您治療後不疼了,一定要注意留心保護,不能累著,不能凍著,不能扭著!一旦犯了還得從頭治。


所以,在這裡敬告天下的老年人,膝關節病忽視不得,一定要早診斷,早治療,這樣,我們才能享受健康人生,延年益壽!


二、如何正確看待膝骨關節病?

我在門診上遇到很多老年人,由於膝關節疼痛的時間很長,有的關節變形,生活極其不便,治了很多年,時好時壞,反覆發作,於是產生了很大的心理壓力,認為這病不好治,不能治,甚至乾脆就不治了,疼得厲害就吃點止痛藥,有的好幾年就沒下過樓,還有就是腿彎了不願意出門,怕別人笑話。


總之,長時間的膝關節疼痛,帶給老年人的不只是疼痛,不只是生活質量下降,更重要的是心理問題。有的老年人說不了幾句話就泣不成聲了,而老年人的這種心理變化,並不被醫生,家庭及社會所關注。


這種心理痛苦的形成有三個方面,一是長期治療過程中出現的誤區,讓病人失去了信心;二是膝關節病本就易複發;三是這部分人群得不到社會的關懷。


那麼,我們老年人到底應該怎麼看待膝骨關節病呢?我有一些體會說給大家。


一、老年人膝關節疼痛的最大特點就是反覆,好好壞壞,對這種特點我們要正確認識,不要有除根的過高要求,不要想著治好了再也不犯了。

從機器的角度來看,膝關節也是一個零部件,用上幾十年,出點兒問題是很正常的,不要接受不了。壞了就修,要像汽車一樣做到定期保養,一勞永逸的思想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壓力,也會給一些用心不良的醫生或藥商帶來商機。


二、膝骨關節病的治療方法很多,但目前還是缺乏中西專業的綜合治療,中醫貼膏藥,西醫做手術,一個醫生一個說法,病人是無所適從。


解決這個問題很難,因為我們提倡中西醫並重,可真到了臨床上,醫生就分了家。從思想上,一個醫生很難做到中西醫都信,都說自己的好,這有的是為了掙錢,有的是為了自尊心得到滿足,很難實事求是地把病人的病情需要放在第一位。


這種現狀,就需要我們患有膝關節疼痛的老年人不能過分信任醫生的話,要學點專業知識,看病時要多問幾個醫生,綜合分析後再做決定。

三、對於關節類疾病,治療的目的是儘可能地恢復其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這就要求患有膝關節疼痛的老年人在治療的同時堅持鍛煉,不能聽信一些醫生的片面之詞,說「不讓活動」就真的不活動。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同樣適合關節的使用壽命。


這同時也告訴大家,治療膝骨關節病時,不能過於依賴醫生,還是要靠自己在生活點滴中多方面注意,不能累著,也不能老閑著,不能凍著,也不能老是捂得太厚,怎麼下樓,鍛煉什麼動作等等,這都要非常用心才行。


四、不要輕易做手術。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就是手術適應症不太適合。


我國的膝骨關節病人,就診時多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關節結構破壞得很嚴重,不只是骨骼出現增生、疏鬆、軟骨出現退化剝落,重要的是,周圍的肌肉韌帶也出現了鬆弛萎縮,手術能治裡面,可治不了外面。


一旦做了手術沒有成功,或過幾年又出現了疼痛,那麼,再進行保守治療,難度就會很大。


五、治療膝骨關節病,一定要做到五結合。


即:治療與鍛煉相結合,治病與防病相結合,中醫與西醫相結合,腔內與腔外相結合,整體與局部相結合。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骨大夫 的精彩文章:

年過40備好運動三寶 趙本山運動健身也靠它!
專家支招:小腿抽筋?一招急速止痛!
妙招:3分鐘,巧治膝蓋疼痛!
骨科老中醫:這樣做,不花一分錢,讓你百病不生!
名家養生:古代長壽名人的養骨之道

TAG:骨大夫 |

您可能感興趣

骨科老中醫教您:看腳三處,便知壽命長短!
長期用錯誤方法健身的人,後來大多擠滿了醫院的骨科和康復科你呢
這些骨科醫生的忠告,看到就是賺到!
骨科醫生告訴你:骨刺到底是什麼「刺」?
骨科醫生提醒:做到這9點保護膝關節!
骨科康復:肱骨幹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
謝娜否認去醫院是孕檢而是看骨科,但網友稱這就是婦科樓,骨科出門左轉!
骨科專家:髖關節置換術出院後生活指導
動漫圈裡最大的一個醜聞,再來科普一下「德國骨科」事件!
上了年紀,脖頸痛?骨科醫生教你幾個動作,緩解疼痛
骨科老中醫表示:新的一年換張床吧!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一定要做手術嗎?骨科醫生:不一定
骨科醫生說:關節最怕五個字!
骨科名中醫的養生秘方:被譽為骨科「超人」的他,養骨從不補鈣!
產後腰痛劇烈怎麼辦?骨科專家:用這幾招可緩解
骨科專家:傷筋動骨真的要一百天?
舌尖上的骨健康 :骨科醫生最常吃的5種魚!
關節痛?為啥骨科醫生告訴你要保護軟骨
骨科專家一輩子的「健骨絕招」,值得每天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