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嗔」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嗔」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嗔」



前面我們看過了「貪」是什麼意思,下面接著來了解什麼是「嗔」。我們普通人一般都不會承認自己「貪」,覺得貪是比較丟人的事情,但是「嗔」卻覺得無所謂,有些人動不動就喜歡說,「我這人脾氣可不好啊」,好像脾氣不好是挺自豪的事情。那麼,我們來看「瞋」的意思是什麼呢?窺基大師是這麼說的:

瞋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惡行所依為業。不安者,心懷憎恚,多住苦故,所以不安。


這裡憎就是憎恨,恚就是生氣。不安就是說這個瞋能讓你身心不安。身體上的不安可能比較明顯,人一生氣的時候,臉也紅,心跳也加速,有的甚至能氣出病來,這是身體的不安;心上的不安,就是人一生氣以後,想法會比較衝動,內心波動激蕩。有了身心不安的情況,就會做出一些惡行來,所以叫「惡行所依為業」,就是惡行會依此而生起。而且呢,這個「嗔」能障礙無嗔,這個好理解。還有「不安」,為什麼你會不安呢?因為你心裡裝的是憎恚,整天住在苦裡面,所以你會不安。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嗔」


我們再看看普光法師的解釋:


於諸有情,起諸損害,心不安隱,稱之為瞋。


這裡的「安隱」,實際上要讀「安穩」,這個隱和穩在古代的時候是一個意思。普光法師的意思是說,什麼叫嗔呢,就是你的心不安穩,所以對其他有情去製造各種的損害。


然後再看看義忠法師的解釋,是這麼說的:


云何為瞋?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謂瞋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業不善性故。

義忠法師和窺基法師的意思基本一樣,我們就不細說了。下面再看看《顯揚聖教論》里的定義,是這麼說的:


瞋者:謂於有情,欲興損害為體。或是俱生,或分別起。能障無瞋為業。如前乃至增長瞋恚為業。如經說:諸有瞋恚者,為瞋所伏蔽。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嗔」



《顯揚聖教論》說,瞋就是對有情,生起了要損害他們的念頭。這個念頭不論是因為累世以來的習氣,還是後來的分別計較,你生起了要損害他人的念頭,就會造惡業,這是嗔的作用。後面還有說到,嗔還會障礙無嗔,還會增長嗔恚的習氣,這也是嗔的作用。《顯揚聖教論》有個特點,就是它說現在貪,就會助長以後更多的貪;瞋也如此,現在的瞋不但能讓你當下身心不安,讓你住在苦中,這是當下的作用;它還能夠影響你以後,讓你以後增長更多的瞋。這是從熏習的角度(來說/分析),你整天熏習瞋的種子,以後瞋會越來越多。

關於瞋,經論裡面也講了很多它的過患。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就是說不論你做了多少功德,你放生啊,做慈善啊,念佛啊,禪修啊,積累了不少功德,但你一旦瞋心起來了,你對眾生生起要損害的心了,你的功德就像樹林被火燒掉一樣,全都沒有了,那些阻礙你向成佛目標前進的障礙都出來了。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嗔」



大象佛學圖書館

微信:dxfxtsg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嗔」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百法明門論》注釋情況
佛法中的師徒之道
對出家人的稱呼,你知道多少?
如何理解《阿彌陀經》中的「少善根」?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慢」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疑」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無明」的涵義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惡見」的涵義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無明」的種類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忿」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諂」
百法略說善心所之「信」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恨」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無愧」
百法略說別境心所之定心所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無慚」
百法略說善心所之「行舍」
百法略說善心所之「精進」
百法略說不定心所之「惡作」
百法略說善心所之「不放逸」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掉舉」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不正知」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