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薏米熬粥除濕,做不好這一步,吃了也等於白吃
薏米是種雜糧,很多人用它熬粥,圖的是其中的微量元素和纖維素,其實,薏米也是很好的中藥,能健脾化濕,是葯食同源的代表,特別是炒過的薏米熬粥,甚至治好過疑難病。
曾經有一名午後低熱患者,自10多年前一次飲食不潔,嚴重腹瀉15餘次後,就一直低熱至今,每天傍晚7點左右溫度最高,37.5°C,伴頭暈,視物昏花,北京協和醫院等醫院住院檢查均正常,每天下午晚上不規則低熱,37°C至37.5°C,開始舌苔黃厚膩,後來變灰黑厚膩,很多中醫認為是脾胃濕熱,吃藥開始管點用,後來就不怎麼管用了,怎麼辦?
從中醫講,這持續不退的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氣虛,一種是濕熱。金元時期的名醫李東垣創立的「甘溫除熱法」,就是針對氣虛導致的低熱的,所謂甘溫,指的是補藥,因為這類人是因為虛導致的發熱,所以要用補藥而不是用清熱葯來退熱,李東垣退熱用的補藥多是補中益氣丸一類的。
但這個病人舌苔那麼厚,是明顯的濕熱,一點食慾也沒有,因為吃得葯太多了,病人也不希望增加新的藥物,於是,就囑咐他家人用薏米熬粥。薏米是祛濕的,平時也用在葯里,但是作為藥用的薏米,一般不超過30克,否則葯很容易糊,所以在處方中薏米的量是受限制的,但是熬粥就無所謂了,純粹的薏米粥就可以,或者稍微加點大米紅豆。結果,這個病人真是喝了兩天薏米粥,舌苔就變薄了,而且燒逐漸退了,這就體現了中醫「藥單力專」的特點,藥味雖少,但藥效集中。
夏天,天氣逐漸濕熱了,正是人體生濕的季節,遇到舌苔膩,胃口差,渾身沉重,大便不成形的時候,可以試試薏米粥,但要注意,一定要用炒薏米,這樣才能去除生薏米的涼性,使之更具健脾化濕之力。
辦法很簡單,取薏米洗凈後,用文火炒,至微黃色、鼓起時取出,放涼,略有焦斑,微香。在中藥泡製方法里,還有一種是將藥物與麥麩拌炒,即麩炒薏米。鍋熱後先撒入麥麩,用量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熱到冒煙時,加入凈薏米,炒至表面呈黃色鼓起時取出,篩去麥麩後放涼,略有香氣。
根據中藥炒製程度的不同,又分為炒黃、炒焦和炒炭。炒黃就是指用文火炒到藥材固有的香氣,或鼓起、爆裂時為度。炒黃能緩和葯的過偏之性,同時散發的香氣,還有理氣解郁的作用。
有的人容易拉肚子,知道薏米能治療脾虛泄瀉,經常煮薏米粥喝,卻不見效果,這是因為用的生薏米性偏涼,如果用炒過的薏米煮粥或取一匙泡茶喝,效果就很明顯了,麩炒的比單純炒薏米健脾作用更突出。如果是脾胃不好,總是吃不下東西,要麼吃點食物就腹脹,總覺得不舒服,在稀飯里加一把麩炒薏米一起煮著吃,就能有效緩解食少、腹脹。
仁之初 山藥薏米芡實粉 熟薏仁粉山藥粉代餐粉芡實粉 五穀雜糧粉營養早餐食品480g
¥59.9
京東
購買


※小瓜子,大營養|嗑瓜子也是技術活
※渴了才喝水?晚了!重慶男子腎里取出143塊結石
※常吃西蘭花,癌細胞死光光?這些抗癌食物靠譜嗎?
※內濕和外濕的區別有哪些?夏季怎麼除濕有效果?
TAG:生活技巧知識點滴 |
※紅豆薏米粥祛濕效果好?可中醫卻說:這幾點吃錯了,吃了也白吃
※你的紅豆薏米為什麼不祛濕?這裡面是有竅門的,吃對了才祛濕!
※天天喝紅豆薏米也不祛濕?很多人做錯這4步,難怪喝了沒作用
※正確的薏米紅豆湯,要是做法不對,不去濕,喝再多也沒用!
※紅豆薏米這樣吃,健脾又除濕,比拔罐有用多了!
※「濕」不祛吃再好也沒用!比薏米更好的祛濕食物是什麼?太贊了!
※三伏天不想吃飯,可能是濕氣過重了,用綠豆薏米煮水,很快緩解
※網友建議,喝紅豆薏米粥祛濕的注意了!少了這一步,濕氣好不了
※除濕氣最厲害的,不是薏米,而是它!這樣吃把濕氣一掃而光~
※袪濕最強的不是薏米而是它,每天喝一杯,排毒去濕,趕走大肚腩!
※難怪你濕氣「纏身」,除了吃薏米,這5種祛濕食物能多吃就多吃
※薏米炒吃,還是生吃,才能更好祛濕?
※夏季喝紅豆薏米粥「祛濕」,效果卻不好?可能是沒做好這4件事!
※薏米雖能去濕氣,但不要犯這2個錯誤!不然吃再多,也不能祛濕
※祛濕,別只迷戀薏米了!這個「祛濕大師」也值得你吃吃
※祛濕時,寧可不吃薏米!也要謹記「這3點」,濕氣不來擾
※用赤小豆做的紅豆薏米粉,才真的能做到去濕!你吃對了嗎
※網友建議,喝紅豆薏米粥祛濕的注意了!少了這一步,濕氣只會離你越來越近!
※紅豆薏米不祛濕?那是因為你沒吃對
※薏米紅豆吃了那麼多還是濕氣重?可能是吃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