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知古鑒今丨曹操的人才管理思想

知古鑒今丨曹操的人才管理思想

縱觀三國史,人才之爭更勝於地盤之爭,成大事者,皆因得人,人才不僅是戰爭的需要,更在治國中發揮著更重要的作用。曹操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他十分清楚「爭天下必先爭人」,誰想要爭霸天下,誰就得羅列人才,正所謂「得人者興,失人者亡」。我們都知道曹操是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難,討董卓、伐袁術、殺呂布、降張秀、滅袁紹、征劉表,獲得當時中國北方的統治權,之後同楚吳形成三國鼎立之勢。是什麼讓曹操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中不可忽略的一點就是曹操對待人才的態度。在長達近三十年的統一戰爭中,他始終執行貫穿了一條「以人為本」的用人路線,清醒地意識到人才在統一戰爭中的決定性作。

知古鑒今丨曹操的人才管理思想

1、人才之重:

從「爭天下必先爭人」到「只在得人」

曹操曾經頒布過三道《求賢令》,分別是建安十五年、建安十九年和建安二十二年。這是同時代的其他人都沒有做過的。在短短的七年間連頒三次求賢令,徵求人才,這也被歷史學界奉為古代愛才的範例。網羅人才自然不能靠一紙榜文就能解決,但這三道求賢令顯然也不是在作秀,曹操求賢若渴的心態真是躍然紙上,,被眾多人奉為古代愛才的典範,常常使後世很多懷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時,不得其主。他在其中曾經說過「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只要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不論品德如何,都可重用而一再強調以「才」舉人、用人,從而擴大了取才範圍。因此,曹操在與其他雄主相比,在人才競爭方面他獨佔鰲頭,搶得了先機。

2、選人之法:

從「唯才是舉」到「德才兼備」

從多種典籍的記載可以看到,在選人方面曹操有精闢見解和獨到眼光,他深諳中國傳統文化中「唯才是舉、不拘一格」的思想精髓的。在他那裡,凡有治國用兵之術之才,不論出身高貴低賤與否,一律加以重用。哪怕這個人名聲不佳,但只要坐擁一身本領,定會委以重任;他主張打破傳統的觀念,廢除固有做法,直接到民間選拔人才。在他看來,人才是「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曹操一生中起用了不少來自「細微」之家的文官武將,其中像徐晃、張遼等出身貧賤的有才之人都被曹操委以重任。

當然,曹操也不排斥出身於世族門閥的人,只要有才,同樣也會給予重用。最難得可貴的是曹操對曾經反對過他,但後來改悔的人,也能不計前嫌,一如既往地加以重用。曹操前期的五位重要謀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賈詡,都是主動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個人來自曹操的對手陣營,郭嘉和荀彧是從袁紹那裡投奔曹操的。這些人都對曹操後期的統一大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曹操集團中的骨幹既有從社會草根招納得來的,也有從敵方陣營中挖掘而來。從對曹操一生實踐描述的許多著述可以看到,他真正做到了對人才的重視和愛惜,尤其是他特彆強調人無完人,慎無苛求;才重一技、用其所長;只用人才、不用庸才的一系列傑出的人才管理觀點,也正因為如此,他的陣營才會出現中「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的強大陣容。

3、用人之術:

從「推誠取信、用人不疑」到「任賢使能」

曹操作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精通用人之術,他的用人思想核心為「推誠取信、用人不疑」。歐陽修曾概括為:「夫用人之術,任之必專,信之必篤,然後能盡其才而可共成事。」曹操善於「洞察人性,洞悉人心」,深知部將跟著他出生入死是為了什麼,懂得在關鍵時刻大膽任用部將,不聽讒言,非常難得。比如,曹操曾經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其有「狼顧之相」,一度心裡很忌諱,但還是重用與己見相左的司馬懿,最終實現統一中原的目的。由此可見,曹操在用人上能堅持貫徹「仁者用其仁、智者用其智、武將任其勇、文職盡其能」的理念, 既善用人力又善納人言,擇人任勢,最大限度地做到人崗匹配,表現出精湛的權謀藝術。我們一再提到的崔琰和毛玠,他們的特點是什麼呢?作風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讓他們去主持人才選拔的工作,選拔官員,果然他們兩個選拔推薦上來的都是德才兼備之人。再比方說棗祗和任峻這兩個人,這兩個人的特點是什麼呢?任勞任怨,曹操就讓他們去屯田,結果曹操的屯田製得到了貫徹和落實,曹操獲得了豐厚的糧草和經濟基礎。

4、御人之術:

從「獎罰分明」到「重獎薄罰」

在常人看來 ,曹操「唯才是舉」,不重孝、廉、仁、義,出身歷史,是會出亂子的。曹操則不然,他說:「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以道御之」就是用法令來管理人才,這樣就確保了天下之才為曹操所用。王沉在《魏書》評曹操中評價曹操的用人之術是「勛勞必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正是堅持這個用人原則,曹操才能充分而廣泛地調動了有利於統一集權的積極因素,消除了不利於統一集權的消極因素。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堅持這樣的人才觀,迅速地在自己身邊集聚了一大批有識之士,他們嘔心瀝血、深謀善斷,使曹氏的政治地位、軍事力量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形成了一個實力雄厚的政治核心和強大的軍事集團,終於戰勝和消滅了長期雄據在各地的大小封建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為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打下了基礎,也助曹操成為一代千古傳頌的梟雄。

◎本文轉載自《經營與管理》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曹操的人才管理思想
楊絳:何為好的教育,何為好的修養
全世界都知道的故宮,到底是誰設計的
中英對照丨巧言令色,鮮矣仁
原來這些名校的校訓,藏著儒家大智慧

TAG:大道知行 |

您可能感興趣

王陽明管理思想借鑒十
王陽明管理思想借鑒十一
原創 你知道嗎?人性管理,管理常青!
如何解決知識管理中的「貪·嗔·痴」
心理小知識|如何管理我們的社交圈?
戰略管理的思辨
管理信念反思1:管理真的沒有對錯嗎?
曹操、孫權、劉備的人才管理之術,值得一看
知識管理經營的基本思維
厚黑學:為何說管理是授權與控制的藝術?古代帝王之術誰最強?
管理者,最忌諱為管理而管理
人工智慧的這十件事 管理者必須知曉
管理的核心就是明白什麼是法典和人性化的管理
管理好情緒才能管理好人生,真理!
知識管理系統認知
人才管理:辨別華而不實的管理者
你的健康誰來管理?
智能投顧=「無人化管理」?
黃石公園管理理念值得思考與借鑒
劉邦怎樣管理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