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喝冷飲不如喝熱茶!這才是正確的養生方式
夏天到了,
天氣也越來越熱,
很多人又開啟了「涼快」模式,
冷飲、空調、冰凍西瓜......
這些「解暑」的東西片刻都離不開。
但是你知道嗎?
在中醫的眼裡,
這些行為無異於自找疾病!
GIF/113K
1
夏季受寒易傷陽氣
夏季屬火,氣候炎熱,是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氣最盛、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黃帝內經》中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不難看出陽氣對於我們身體的重要性,如果損耗了陽氣會對我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大自然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四季規律。夏天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根據中醫「順應天然」的養生原則,此時應該養護陽氣,不少人用「涼」對抗「熱」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為陽氣是人體賴以生存的火力,可以推動人體新陳代謝。
古語講「百病從寒起」,可以說寒邪是導致人體疾病的罪魁禍首。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也表示,夏天是陽長陰消的季節,是添陽的最好時機。而寒邪非常容易損陽氣,讓整個人變得倦怠無力。
在專家看來,老百姓常說的:「夏天不熱,冬天不冷,遲早要坐病」並不是沒道理。
2
夏天吃冷飲,古人怎麼看
在我們看來,夏天吃冰棍、喝冷飲是很正常的事。那到底該不該吃,為什麼吃冷飲會傷害身體,且看古人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
在宋朝的時候,陳直寫了《養老奉親書》,是世界上最早的老人保健醫書,他就說:
「盛夏之月,最難治攝。陰氣內伏,暑毒外蒸,縱意當風,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
後來,元代增補此書為《壽親養老新書》,書里說:
「承暑冒熱,腹內火燒,遍身汗流,心中焦渴,忽遇冰雪冷漿,儘力而飲,承涼而睡,久而停滯,秋來不瘧則痢。」
古人認為,夏天的陽氣都跑體外去了,體內的陽氣相對來說就減少了。尤其是脾陽就會比平時虛。此時,如果吃冷飲,本來脾胃就比較寒涼,再人為地降低內部的溫度,會導致身體調控的紊亂。
這種紊亂,首先就是消化系統的紊亂,在過低的溫度下,吃多了冷飲就會損傷脾陽,如果人體本身脾陽不足的話,再吃冷飲,就會腹瀉,流涎等脾陽虛的癥狀。此時,非常容易引起外邪的入侵。
寒傷脾,常見的表現是舌苔白膩,輕則腹痛、腹瀉,重則噁心嘔吐。
偶爾吃一兩次,陽氣充足健壯的孩子的身體還可以抵抗下,但是經常吃冰淇淋,冷飲、寒涼西瓜,那麼,即使是健壯孩子的脾胃也會受傷,繼而讓腎受傷,孩子體質也漸漸變差,經常感冒生病,生長速度變慢了,厭食挑食了,而且發展出各種慢性病,比如鼻炎、咽喉炎等。
3
夏天要學會「熱著過」,喝冷飲不如喝熱茶
中醫講養生要順應時節,夏天該熱就得熱,該出汗就得出汗。因此,我們要順著陽長的規律,採取以熱制熱的「熱養」法。
我們現代人大多數習慣在夏天喝冷飲、碳酸飲料、涼茶等來消暑,雖然消暑立竿見影,但只解決當時的熱氣,短暫地給人體降溫,並不能真正地解渴,過多飲用易傷脾胃。
雖然天氣熱,其實喝熱茶比喝冷飲更解渴更養生。因為:
飲用熱茶能促使毛孔張開,促進汗腺的分泌,體內的大量水分通過皮膚上的毛孔滲出並蒸發掉,同時帶走體內的熱量,使降溫效果更好。
熱茶能起到良好的利尿作用,使體內多餘熱量隨尿液排出體外,可以達到散熱的效果。
熱茶還能提高脾胃運化能力,把水運送到周身。熱茶中的茶多酚、果膠、氨基酸、糖等物質,可與口中唾液發生反應,滋潤口腔,使人產生清涼的感覺。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兩分鐘學做看了就饞的檸檬紅茶烤雞和脆皮鹹豬肉,讓你炎夏也不減吃肉的慾望!
※好綠茶,只需泡3次
※具有塞外龍井之稱的金蓮花茶有什麼功效
※遇到好茶,如同遇見對的人
※我看了綠茶婊和我男朋友的聊天記錄
TAG:茶 |
※加班熬夜的人不要再飲茶喝咖啡了,吃這些才是正確的養生方式
※茶要怎麼喝才養生?喝茶有講究,並不是喝什麼茶都是好的
※酸奶很好喝,但是你真的喝對了嗎?這樣喝酸奶才更養生哦
※每天用熱水泡腳真的可以養生嗎?真相讓人大吃一驚……
※養生的你每天早起都要空腹喝一杯淡鹽水嗎?
※桑葉泡茶喝,是一種很養生的方式哦!
※蜂蜜雖好 不可亂喝!喝茶養生 也要因人而異
※乍暖還寒時,怎樣喝養生茶?
※喝這種酒不加枸杞就能養生,貪杯也不醉!女生喝是極好的
※換季多喝茶,不同茶有不同功效,您習慣喝什麼茶養生呢?
※夏天吃苦瓜可以養生嗎?怎樣吃好?有哪些好處
※還在保溫杯泡枸杞?這些「養生茶」可不能亂喝!
※每天只喝茶水,不喝白開水的後果,不是養生而是一種傷害
※在炎熱的夏季,喝什麼樣的茶才是養生的呢?你喝對了嗎?
※喝茶養生真的不簡單!
※蜂蜜雖好,不可亂喝!喝茶養生,也要因人而異
※天氣越來越冷,水果也要稱熱吃!寒性水果這樣吃才更養生!
※喝茶,是一門學問,這5種養生茶不可亂喝,愛喝茶就收藏吧!
※空腹不能喝水和喝牛奶?養生專家:真正不能吃的是這2種
※養生小知識:喝酒應該怎麼喝?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喝酒而不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