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馮世綸教授應用《外台》茯苓飲臨床經驗

馮世綸教授應用《外台》茯苓飲臨床經驗

導讀:馮世綸教授系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曾先後師從董建華、趙紹琴、胡希恕等中醫大家,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50載,學驗俱豐,崇尚方證對應,擅長運用經方,療效卓著。現將馮教授應用《外台》茯苓飲的臨床經驗介紹如下。

馮世綸教授應用《外台》茯苓飲臨床經驗


1.理論基礎

《外台》茯苓飲組成:茯苓、人蔘、白朮各三兩,枳實二兩,橘皮二兩半,生薑四兩。本方載於《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附方:「《外台》茯苓飲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條文論述了《外台》茯苓飲證的病機、臨床特徵及其方的功效。馮教授認為,「心胸」是指胃;「氣滿」是指胸滿、心下痞或腹脹;「不能食」有兩層含義,即食欲不振,或畏懼進食誘發或加重嘔吐、氣滿而不敢進食或多進食。依據條文,胃虛停飲為本證病機,嘔吐、氣滿、不能食為本證特徵,健胃利飲為本方功效。

然而,條文對其方證的表述並不完整,應加以充實和完善。從藥物組成而言,本方涵蓋枳術湯、橘枳薑湯與橘皮湯,則該三方的方證特徵亦歸本證所有。《金匱要略?水氣病》第30條:「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術湯主之。」《金匱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第6條:「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薑湯亦主之。」《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22條:「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因此,本證尚見心下堅滿、胸悶、短氣、乾嘔、呃逆、手足厥冷等臨床表現。從病機角度來講,本證除胃虛停飲外,還存在氣鬱、氣逆及飲逆的病理因素。由病機又可引申、擴展出本證的部分特徵。胃虛,可見進食後胃脘不適、神疲乏力等癥狀。胃中停飲,體檢及輔檢可見胃振水音、胃鏡下胃內水液瀦留等。水飲上犯、下注,則見頭暈、頭痛、暈車、清涕、心悸、水腫、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白帶清稀量多等。氣逆、飲逆,可見噁心、噯氣、反酸等。從藥物作用分析,方中茯苓、白朮溫中健胃、利水祛飲;人蔘健胃除痞;枳實行氣除滿並止痛;陳皮理氣,又同生薑一起降逆化飲。諸葯相配,全方共奏健胃利飲、行氣降逆之功。


2.臨床經驗

(1)注重六經、方證辨證:在繼承胡希恕先生「《傷寒論》的六經來自八綱」「病位歸類方證」的學術思想基礎上,馮教授率先採用六經分類方證,其價值在於為經方應用開闢了一條嚴謹而又快捷的道路,即先辨六經、繼辨方證的思路。臨床運用本方,首先是辨別太陰病。判斷太陰病的依據主要有兩條,即《傷寒論》第273條:「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心下結硬。」第277條:「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然後,對脈症信息進行氣血津液、水濕痰飲等方面的綜合分析,獲知胃虛停飲的主要病機,結合「腹脹、心下痞、納差、小便不利」的主症,辨屬本證,則可予本方治療。

(2)不囿仲景原方:臨床運用經方,並非一定要固守仲景原方,但若調整,則須遵循嚴格的法則,不可隨意而為。為了增強祛濕利飲、理氣降逆之功,馮教授適當調整了原方藥味與藥量配比。以蒼朮、党參易方中白朮、人蔘,重用陳皮,減少生薑,增入清半夏。常用劑量為:茯苓12~15g,蒼朮10~15g,党參10g,枳實10g,陳皮30g,清半夏15g,生薑15g。濕飲者,多予茯苓、蒼朮;反之則少用。生薑減量,減輕了湯藥的辛辣之味,改善了口感。又因與清半夏同用,有小半夏湯之意,故而降逆止嘔功效依舊如故。

(3)重視合方應用:臨床中只有部分病人的病情僅僅呈現為本證,更多的是本證與他證的兼夾或複合,對於後者,根據方證對應的原則,合方運用才能取得較好的療效。馮教授臨證十分重視本方與他方的合用,經常合用的經方有:兼太陽中風,合桂枝湯;少陽鬱熱,合小柴胡湯;陽明裡熱,合用黃連阿膠湯;外邪里飲,合五苓散;里虛寒飲上逆,合吳茱萸湯;血虛水盛,合當歸芍藥散;陽虛水停,合真武湯;里虛寒偏重,合理中湯;外邪里熱輕證,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胸痹見痰阻氣逆,合枳實薤白桂枝湯等。本證之所以能兼夾陽明方證,一是因太陰虛寒,津血生化乏源,虛熱內生;二是因水飲郁久化熱。然里虛熱歸屬何經證候,仲景並未提及。在馮教授學術體系內,陽明病的實質是里陽證,即病位在里,同時病性屬陽的一類證候。中醫學中,寒為陰,熱為陽,此乃定議,熱證無疑屬陽證,而里虛熱是虛證與熱證的複合體,必然亦屬於陽證。因此,里虛熱證是里陽證,屬陽明病範疇。

(4)據證增損藥味:本方固然葯簡效宏,然為使藥物契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多需依據葯證原則,適當增損藥味。若兼便秘,加大劑生白朮溫中生津通便;無脘腹脹滿,去行氣除滿之枳實;脘腹痛劇,加延胡索活血止痛;泛酸或吞酸,加海螵蛸、煅瓦楞子制酸以治標;水飲化熱,加生薏苡仁清熱利飲;經行或病久血虛,加當歸養血等。

(5)治療痞滿、泄瀉:太陰病多寒多虛,若脾胃氣虛,納運失職,津液不歸正化,水飲內生,停聚胃中,下注大腸,腑氣鬱滯,可發病為痞滿、泄瀉。此兩疾的發病機理與本證病機相同,因此馮教授常用本方治療痞滿、泄瀉,而且療效斐然。該兩類中醫病證,常見於現代醫學的胃炎、胃下垂、胃瀦留、消化性潰瘍、腸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


3.驗案舉例

陶某,女,48歲。主訴:胃脹1年。患者近1年來胃脹,多在進食後出現,有時嘔吐、噯氣、口苦或口甜,診斷為慢性胃炎,經治療未獲好轉。刻診:胃脹,噯氣,納差,口乾不欲飲,頸部活動不適,背部針扎感,腰部涼,大便二三日一行,時干時稀,小便少,夜尿二三次。舌淡苔白,脈沉弦細數無力。體征:上腹無壓痛。西醫診斷:慢性胃炎。中醫診斷:痞滿,證屬胃虛飲停、氣鬱氣逆、飲郁化熱兼太陽表證。方選《外台》茯苓飲合五苓散加半夏。

處方:茯苓12g,蒼朮18g,澤瀉18g,豬苓10g,党參10g,枳實10g,陳皮30g,清半夏15g,桂枝10g,生薑15g。

7劑,每日1劑,水煎分3次溫服。

二診:患者胃脹、口乾、頸背部不適明顯減輕,納食增加,噯氣減少。繼服7劑,基本痊癒。

按:患者首診時胃脹、噯氣、納差、舌淡苔白、脈細無力,屬太陰虛寒,系胃氣虧虛、氣鬱氣逆之證。大便不爽、小便少、夜尿頻、腰部涼、脈沉弦,為里有停飲之象。胃脹、納差,且合并里飲,屬《外台》茯苓飲證。頸部活動不適、背部針扎感,考慮表證;聯繫數脈,系表陽證,即太陽病。里飲兼見數脈,提示飲郁化熱。口乾不欲飲,系水飲內停、津不上承所致。表邪里飲兼鬱熱,並見口乾、小便不利,屬太陽陽明太陰合病之五苓散證。兩證複合,故予兩方合用治之,起健胃利飲、理氣降逆、解表清熱之功。增入清半夏溫中化飲,以提高療效。用方精準,故取效迅捷。二診方證未移,前方續進,葯盡諸症皆平。值得指出的是,患者雖以痞滿來診,但病機核心是表邪里飲,治療必須解表利飲同時進行。若單解其表,則易激動里飲,變證百出。若單利其飲,則表邪因勢入里,相互膠結而難解,無異於閉門留寇,遺患無窮。因此,唯有解表、利飲兩相兼顧,方可收表解里和之效。

參考文獻

[1]馮世綸,張長恩.解讀張仲景醫學:經方六經類方證[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1.

[2]朱夢龍.方證是走進臨床的捷徑[N].中國中醫藥報,2014-03-27(04).

[3]馮世綸.胡希恕經方用藥心得十講:經方用藥初探[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飯前不能吃水果,水果酵素養顏減肥······你的水果吃對了嗎?
節氣養生·夏至丨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收藏&必背」清熱瀉火藥應用指南來了!
口甜、口臭、口咸,辨治相宜,經方顯神奇
忌口大全,按藥物,按疾病,分季節,辨體質,各種情況都有了(推薦收藏)

TAG:國醫在線 |

您可能感興趣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常用方劑:《外台茯苓飲》
【皮膚科常用中藥】補益葯——茯苓
中醫劉希彥:茯苓與白朮的作用
養生美食(茯苓蓮子麥芬)
養生日曆 茯苓的妙用
養生葯膳(山藥土茯苓煲瘦肉)
土茯苓,專治梅毒
治療月經病的方劑:杞菊地黃丸、桂枝茯苓丸
小論茯苓和白朮
治療淋證 保健飲食金銀花土茯苓湯有奇效
養生美食(茯苓豆腐)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子宮肌瘤驗方
葯膳 | 茯苓——健脾利濕、美白養顏、食療補益
舌尖上的老北京——茯苓夾餅
中藥方劑茯苓黃連丸的用法用量以及功效作用!
讀書筆記——叒見茯苓甘草湯
中醫養生篇:茯苓
酉陽雜俎白話解說:大茯苓
大別山區茯苓高產栽培技術
春季養生防濕邪,茯苓薏仁葯膳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