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窮人優生優育的優勢

窮人優生優育的優勢

現在年輕的父母最為關注、最上心的事情莫過於是讓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現在一般意義的起跑是從上幼兒園開始的。以前年輕父母的願望是孩子能上一個好幼兒園,那時多單純啊!後來上幼兒園之餘,開始給孩子上早教興趣班,興趣班從一個到多個;現在好了,家景好的人家的孩子上的都是國際雙語幼兒園或好私立幼兒園加老外家教了。

隨著城市擴容的進程,其教育資源特別是優質教育資源被極大地稀釋,想從幼兒開始一直到大學都享受優質教育,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在好的教育機構的劃片區,那就砸錢買學區房、下本疏通關係、遷戶口、交擇校費等,總之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這些好教育資源的劃片成了眾多家長關心的事情,優質教育資源的劃片變化更是牽動許多人的敏感神經。有的地方為爭奪優質教育資源還演變成了不同小區業主之間發生炫富比闊的群體事件,有人甚至認為發展成了中產(或土豪)階層與普通市民之間的階層博弈。好了,搶佔或爭奪優質教育資源的問題不再贅述了,因為這個題目又大又敏感,要講清楚也是非教育專家莫屬。

現在有一部分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父母認為孩子的早期教育應從胎兒開始,也就是所謂的胎教,稍有閑暇就給胎兒聽音樂、和胎兒說話、甚至講故事等。胎教似乎是有閑、有錢、又有些見識的全職太太或她所處這個階層的專屬。

想盡辦法地追求優質教育資源,把孩子的起跑點延伸到胎里,這是中國當前早教領域裡興起的趨勢。但這兩種趨勢的後面往往是以家庭的背景和實力為後盾的。假如你每天都要為自己和孩子明天的衣食在外打拚,你就沒有背景也不具備這樣的財力,那麼你還會不惜功本地搞早教或胎教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故有人認為,若政府不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資,也不改變現有的教育模式,那麼就會加速社會階層的固化,即窮人的孩子長大後成為窮人的概率極大;權貴或富人的孩子如沒意外,長大後成為所謂的社會精英是高概率事件,他們差一點也能順利進入中產。

兒童早教就是人生的早跑或搶跑。在我國,兒童早教只是片面地涉及兒童綜合素質里的某些特長方面,綜合素質里最重要的人品,其次應該是身體素質。那些把某些特長教育等同於全面素質教育的流行看法是非常具有誤導性的。

其實人生是場馬拉松,先跑幾步後跑幾步都不是問題,初始速度也不重要,耐力才是問題的根本。只可惜現在中國社會兒童教育的風向標是強調的是早跑、崇尚是速度。不是嗎?!

如果說只是少數人想到讓孩子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那麼這實際體現的是這少數家長有點超前競爭的意識;如家長普遍地具有讓孩子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的願望和舉措,這就是一種社會潮流。

不過據國外的研究(不是我喜歡引用國外的觀點,而是急功近利的國人都不願做這等耗時費工的研究),同等智力的條件下,早教的優勢可以保持到10歲左右。也就是說,大約到10歲,有早教經歷的和未經過早教的智力大致相當的孩子,其綜合能力已沒有明顯差異。再換句話說,早教並不能提升兒童的智力,至多是提前挖掘而已,所以那種名為開發兒童智力的早教實為噱頭。

既然是這樣,那為什麼我們還熱衷於早教搶跑呢?答案在這裡:在我國目前優質教育稀缺的前提下,早教搶跑的孩子憑藉在10歲以前的綜合優勢,往往能優先進入優質教育資源繼續學習。成年以後早教搶跑的孩子和普通孩子的人生差異,就是精英教育與普通教育帶來的差異。相信眾多被兒童早教和要上好學校折騰的筋疲力盡的家長對此深惡痛絕,但又不得不推波助瀾。

我國目前兒童早教還是存在著明顯誤區——即以分數和/或有無特長定素質高低,而不是以更重要的人品定優劣。如果嚴格地從社會道德和人品人性的角度看,即使擁有再多的知識、再多的特長和再優異的成績,如沒有正確的社會道德觀和責任感,這樣的學生肯定就不能說是高素質的好學生。

在我國現階段,早教基本上已淪為應試教育在兒童教育領域裡的延伸。但人們還是都認為早教是孩子不輸在起跑線的最重要的保證。孩子的語言能力、藝術品味、音樂素養等都是早教孩子的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

關於人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相信答案不會很多,但多數人不會認同是語言能力或音樂素養等,即使是熱衷於孩子給搞早教的父母也很難認同這樣一個回答。那麼我們反過來問,既然語言能力或音樂素養不是孩子最重要的素質,那麼這些年輕的父母為什麼把它們當做是人的首要素質呢?!為什麼不惜泯滅孩子的天性,上心下本地強迫孩子去接受呢?!相信不少家長內心並不贊同這種教育方式,自己只是隨波逐流而已,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經典理由來使自己釋然。

說到這裡,要強調一下老百姓(特別是農村老百姓)搞早教和特長教育是相當不現實的(因為一沒資源,二沒財力、三沒時間),即使勉強為之,恐怕也是難以為繼。如果說民間有些經濟基礎比較厚實的群體自發地搞什麼早教和特長教育,那自然是無可非議,但政府主管部門或教育部門參與其中,並推波助瀾甚至是誤導社會風氣(如特長加分等)就大不應該了,因為這是對社會底層老百姓的子女的極大不公。

既然普通老百姓搞不了什麼早教和特長教育,那就索性不跟風了,本來也完全沒有必要跟風。其實一些所謂的(非職業性)特長多是在人閑極或無聊時才被想起,供偶爾消遣一下而已,退休後拿出來豐富晚年生活的則另當別論。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優生優育的門檻低多了,老百姓在優生優育方面還是大有可為的。窮人在優生優育的某些方面甚至還有優勢。

應該指出:早教和特長教育的載體是人。不涉及具體的人,談什麼語言能力、藝術潛質、音樂素養等都毫無意義。

先談優生

現代研究表明,新生兒的出生體重最好不要超過6斤(3公斤)。這樣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順產率、縮短產程以減少胎兒娩出時的風險因素和併發症,而且還可減少產婦分娩時的痛苦、產道損傷和一些產科併發症的風險等。

人的進化機制使然,母體的各種營養要素是要首先滿足胎兒生長發育需要的,如有些孕婦妊娠反應一直持續到分娩,胎兒發育根本不受影響。即使母體攝入不足,母體也會分解自身的某些組織來滿足胎兒的最基本的生長發育,如分解母體脂肪給胎兒提供能量,分解肌肉組織提供氮源等。

整個懷孕期間,正常飲食即可,即飲食大致與懷孕前相似,但食物的種類要豐富。

現在別說富貴人家,就是城市普通市民家的孕婦個個都像是懷的是太子,養尊處優、過度營養是常態,超重新生兒占絕大多數。窮苦人家的孕婦粗茶淡飯、勞作如常,新生兒很少超重。普通飯菜、勞作如常是對現代孕婦的合理要求,這不正是窮人的優勢?!

前面說了,素質教育的載體是人。育人與育樹有相似之處,栽樹不僅要栽活,而且還要栽正。育人也有個「方向」問題。

如提供給孕婦過量營養,出生後又過度餵養,就等於將胎兒、幼兒的代謝模式調整到高分流代謝模式(樹種歪了),這種狀態往往延伸到整個人生(種歪的樹不會自行長正)。

正常人是當攝食吸收量大於消耗量才啟動脂肪合成機制(實際上是一種分流)。高分流代謝模式的人在食物開始被吸收不久就開啟了脂肪合成機制。也就是說,即使攝食量小於人的正常消耗量,這類人也會合成脂肪儲存起來,導致非儲存能量明顯不夠人體消耗,這給人大腦的信號是吃得不夠(攝食不足),其表現一是飢餓;二是全身乏力,減少運動以減少消耗;三是不得不又進食。於是越吃越胖,於是越胖越吃。剛開始是血管硬化,以後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就會接踵而來。這些現在已看出端倪:即肥胖新生兒越來越多,導致上述疾病也越來越年輕化。

打個比方說。一個人日常開支7元(相當於人吃七成飽),今天他收入10元(十成飽),那麼他就會自動將多餘的3元存起來。假如他處於高分流代謝模式狀態,那就意味著他存錢的慾望增強,以前是超過7元才存錢,現在好了,達到5元甚至3元就開始存,正常人存錢是活期(可應需要臨時取用),他存錢是三五年的定期都不幹,要存長期的甚至終身期限的。如他收入固定,錢存多了,日常開支就不夠(飢餓啊!),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是增加收入(就是除了每餐都吃十成飽以外,還得增加餐數)。

也就是說樹栽得越歪,就越愛存錢;一方面存款越堆越高,另一方面每日買米買菜還真正地缺錢。

普通飯菜兼食粗糧能把人體身體素質的發育引領到正確方向(把樹栽正。樹正樹直是長成參天大樹的前提)是千百萬年的人類進化機制使然。也就是說窮人老早就把身體素質的正確培育提前到了胚胎髮育階段,這雖然不是窮人的自覺行為,但卻是不折不扣的優生!

你憑几首鋼琴曲,就能登頂珠峰嗎?你憑几幅兒童畫,就能跑到馬拉松的終點嗎?

總之,身體素質好的人更能接受挑戰,能攀得更高,能走得更遠。

優育

中國有句成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這裡引申為:人品是人的質地,特長只是人的外飾,質地差了(敗絮),外麵包金鑲玉又有何用。

中國還有句俗語: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這裡引申為:高人雅士看人是看人品,市井之人則看的是他的頭銜、證書、特長等。

當然嘍,人品好且又有多種特長的孩子,將來必是人中龍鳳。

兒童教育專家早就指出:父母(其次是老師)的言教身傳是兒教最重要的形式。不少有錢的父母為孩子一味砸錢,而把自己言教身傳的責任當做是可有可無的事,這樣就有把孩子的教育責任完全寄托在別人身上或社會之嫌。換句話說,該做的且是最重要的事情,自己都不想做或做不好,就想用錢來彌補,指望別人能比自己更上心地培養自己的孩子,這是不是有點異想天開(現在搞早教的老師是看錢施教的啊!不是嗎!)啊!

從另一方面看,不花錢搞最好的兒教不就是最適合老百姓的方式嗎?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什麼特長,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身教言傳地教他做人。如你一切都得靠自己打拚來,這就告訴了孩子自強自立;你每天都在為生活忙碌,這就告訴了孩子勤勞、務實;你生活的坎坷磨難教會了孩子的堅毅;你什麼都依靠自己,而不是靠算計別人獲取,就教會了孩子的正直善良;容易滿足、不貪婪讓孩子們學會了快樂等。

反觀那些被父母強行搞所謂的「素質教育」的孩子,似乎在父母設計和鋪就的錦繡前程上風光地走著,但從小就沒了童趣、童真。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差或是已習慣在別人為他劃定的範圍內思考、行事(也就是失去了想像力和創造力);面對失誤不能擔當,;面對挫折難正確應對甚至容易走極端;任性、缺乏責任感;生活自理能力差,抵制誘惑的能力也差等。

然而,他們或許從小就耳濡目染的是權力、金錢、關係、圈子、潛規則和算計的作用和功力,所以他們長大了也很必然迷信和熱衷於這些套路,最終形成極致的利己主義者。

一個人好的品行會使他受用一輩子,一個人不端的品行也會連累他一輩子。雖然在當今社會裡,品行好的人時常吃虧,但即使讓你吃虧的人也不用防範你,這就是對你的最好的背書。吃點小虧,你輸不了,這反而會使你有更多的精力謀劃你的心胸大格局。歷史留鑒,諸葛亮幾乎打了一輩子勝仗,司馬懿總栽在諸葛亮手裡,但司馬懿卻最終贏了,諸葛亮呢,則含恨九泉。

前面說過,人生是場馬拉松。但人生的道路的岔道比馬拉松跑道不知要多多少,面臨的誘惑也多。不僅起跑方向可能會錯,中途也可能會誤入歧途。跑錯了方向,時間越早或速度越快,就離正道越遠,真正地讓人感到嘆息。方向正確,前半程也屬輝煌,但不到終點就退場了,這樣的選手更是叫人惋惜(諸葛亮算是一個)。

人生是場馬拉松,只有那些有目光遠大、身體強健、意志堅定、發揮穩定的選手才能跑到勝利的終點。窮人家的孩子們,讓腳程來見證你們的潛質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色有無中 的精彩文章:

TAG:山色有無中 |

您可能感興趣

怎樣才能優生優育
優生優育健康生活知識
高齡女性優生優育需要過這「五關」
高齡孕婦優生優育「四步走」
高齡女性怎樣做到優生優育?
優生優育——父親責任更大
從優生優育的角度看男女最佳生育年齡
劉志軍:鼓勵生育不如優生優育
優生優育 從孕前飲食營養開始
想優生優育,別亂塗指甲油
優生優育,不要忽略了體重管理
優生優育,男性需要準備的幾個方面
【優生優育篇】健康寶寶是這樣生出來的
高齡備孕,如何確保優生優育?
優生優育的第一步,做好孕前體檢
為何高齡女性的卵子質量會變差?注意到這幾點,可實現優生優育
這4種生活方式不利於優生優育,難怪你總是備孕失敗
備孕是優生優育的基礎,你敢檢測你的精子質量嗎?
預防癲癇,從源頭開始,一定要優生優育
人類繁衍為啥是胎生哺乳?只為優生優育!信息傳承靠基因也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