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原兩周列國源流述略(上)

中原兩周列國源流述略(上)

兩周時期在中國歷史發展長河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從武王伐紂到秦朝統一,800年間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血緣宗法制度為基礎的封建奴隸制由興盛走向崩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周王朝,進入東周以後,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大夫專權,整個社會禮崩樂壞,天下大亂。無論是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諸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一個嶄新的社會在動蕩中孕育,四分五裂的中國終被新興強大的秦帝國統一。這一過程中,交通四面,輻輳八方,位處天下之樞的莽莽中原大地,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人文環境,無可替代的成為兩周時期社會發展的中心舞台,上演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歷史劇。

傳統的"中原"既是一個地域概念,也是一個文化概念,有著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古人常將中國、中州用作中原的同義語。一般認為,古代中原系指黃河中下游地面區,華夏族團集中分布的區域,中心是古代的豫州,即今河南省。史載,"茫茫禹跡,畫為九州",至遲在夏代可能已有九州的概念。《尚書·禹貢》云:"荊、河惟豫州。"《漢書·地理志》:"昔在黃帝,……畫野分州…堯遭洪水…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所謂九州,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豫州地居正中,後世謂之中州。這裡曾是夏商周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如《史記·封禪書》所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夏商重要的都邑遺址洛陽偃師二里頭、偃師商城,鄭州商城,安陽殷墟等都發現於此。周代的成周、王城也在伊洛河畔。周初的《何尊》銘文就稱這裡為中國。周武王滅商返回途中,曾計劃遷都中原,"宅茲中國,自之 民"。西周之初,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東移。經過一番處心積慮的封邦建國,形成了以宗周至成周為軸心的中原華夏文化區。中原的區域概念也隨著華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華夏文化或周文化的擴展而有所漫延。居住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文化較先進的華夏民族自視文明,自稱中國,以別於四夷。一些夏商時期尚屬夷蠻狄的中原周邊地區,隨著中原文化的傳播,成康之世的分封,也納入中原文化區。兩周時期的中原地區除了今河南省外,主要還包括陝西、山西、河北、山東等省的部分地區,可謂大中原文化區。這一地區文化深厚,地域遼闊,形勝甲天下。遠古時期眾多的部落、氏族曾在此生存發展,不同的民族在此融合交流。這裡是我國文明起源的中心,數以千百計的古國、方國在此生活、遷徙,爭城奪地,興盛衰亡。

恩格斯講:"國家是文明的概括。"國家的出現標誌著氏族社會的解體,階級社會的形成。中國的早期國家有自己的特點,它多是建立在父系家長制基礎上,以血緣關係為紐帶,長期保持聚族而居的形態。即是夏商這樣較完備的王國,也是由眾多不同族屬的自然方國組成的方國聯盟式國家。西周王朝在此基礎上,經過人為的"封諸侯,建藩衛",使之更加完善而系統。中央王權進一步強化,其本質依然是以血緣關係為特徵的宗法制。兩周列國在很長時間中也都是周王朝名譽下的方國。雖然獨自管理經營,卻要承擔對周王室的相應責任和義務。

中原地區進入城邦國家的時間較早,一個突出標誌就是夯土城堡的普遍出現。如鄭州西山仰韶文化晚期古城,龍山時代淮陽平糧台、郾城郝家台、安陽後崗、輝縣孟庄、登封王城崗、新密古城寨等城址。古文獻中有關傳說時代的資料表明,黃帝時代到堯、舜、虞、夏、商、周,以中原為中心的中華大地上,曾經是方國林立。《荀子·富國》篇:"古有萬國"。《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時"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漢書·地理志》曰:"昔在黃帝……畫野分州,得百里之國萬區。是故《易》稱"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書》雲 協和萬國",此之謂也。"《左傳·襄公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呂氏春秋·用民》:"當禹之時,天下萬國,至湯而三千餘國。"又《呂氏春秋 ·愛類》曰大禹治水,"於東土所治者千八百國"。《戰國策·齊策》:"大禹之時,諸侯萬國。及湯時諸侯三千。"《逸周書o殷祝解》:"湯放桀而復亳,三千諸侯大會。"《史記·周本紀》記周武王九年"東觀兵,至於盟津。……諸侯不期而會盟者八百諸侯"。《帝王世紀》曰:"至於塗山之會諸侯,承唐虞之盛,執玉帛亦有萬國。……逮湯受命,其能存者三千餘國,……至周克商,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七十三國,……其後諸侯相併,當春秋時尚有千二百國。……至於戰國,存者十餘。"《呂氏春秋·觀世》:"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晉書·地理志》也曰,周初封諸侯"凡一千八百國,""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國……而見於《春秋》經傳者有七十國焉"。清人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存滅》統計春秋時代列國僅餘148國。經過兼并,其中較重要者也不過齊、晉、楚、秦、魯、曹、鄭、宋、衛、燕、陳、蔡、吳、越等14國。到了戰國時期,按《史記·六國年表》所列,包括周在內也僅剩餘8個。顯然,從早到晚方國之數逐漸減少。星羅棋布的小邦國,被幅員遼闊,實力雄厚的強國一一兼并取代。

周代的諸侯國初封時國土範圍不過方圓百里。《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子產曰:"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國一同。"《孟子·告子下》:"周公之封於魯,為方百里也……太公之封於齊也,亦為方百里也。"《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曰:"齊晉秦楚,其在成周甚微,封或百里,或五十里。"這些小國寡民式的封國均有一個特點,就是要築一座或多座夯土城為都邑。所以,古代的都城也可指國,城也稱邑。一個封國不僅指城邑,還包括城外的郊、野地區。王親貴戚一般士族住在城內,而土著平民多在城外。一國之內便出現了"國人"與"野人"的區分。

兩周時期的中原列國多是周初武王和成、康時代封邦建國時形成的。康王之後周王雖然陸續有所分封,但數量很少。

西周之初,面對新征服的廣大地區,周王採取"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的方式鞏固自己的統治。分封的對象實際包括同姓貴族和異姓貴族兩類。異姓封國又可分為功臣謀士,先王聖賢后裔,殷商王族及其他臣服歸順的方國貴族。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曰:"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其中武王兄弟,周公旦封於魯,召公大封於燕,叔鮮封於管,叔度封於蔡,叔振鐸封於曹,叔處封於霍,叔武封於成等。異姓功臣姜尚封於營丘國號齊,商紂之子武庚封於殷,古帝王之後裔黃帝之後封於祝,帝堯後封於薊,帝舜之後封於陳,大禹之後封於杞,等等。三監之亂髮生,周公東征之後,倍感強化封邦建國之重要,再次進行大分封。《荀子·儒效》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焉。"這次分封的規模比第一次更大。武王滅商後,鑒於形勢緊迫,一些封國可能只是名譽上的,未及實施。成王周公之分封,進一步落實了武王分封的成果,並有所改進。如周公、召公不能就蕃的魯、燕等國,令長子代為就封,加強了對中原周邊地區的控制。肢解眾殷商遺民的族團,並分遷各地,以削弱敵對勢力。誅滅武庚後,改封康叔於衛。平定唐地之亂,加封叔虞於唐。一系列封國安邦措施,使一度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周王朝趨於穩定。在周初的分封中,姬姓侯國佔了相當一部分。正如《荀子·儒效》所說:"周之子孫,若不狂惑者,莫不為天下之顯諸侯。"《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曾記載其中的一部分:"管、蔡、成、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晉、應、韓、武之穆也;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這些封國都安排在周王朝管轄的中心或關鍵區域,以拱衛保護周王室的安全。

縱觀兩周時期列國之分布,基本上都在大中原文化區內。僅中原腹地河南省目前已發現兩周城址上百座,其中多數是當時的封國。春秋中期以前,姬姓國的實力在中原佔據絕對優勢。所立異姓國都是有條件、有選擇、"於周為睦的"。然而,隨著周王室的衰弱,宗法制的破壞,諸侯稱霸,群雄爭戰,曾經名聲顯赫的權貴旺族銷聲匿跡了,縱橫馳騁獨步一時的列強灰飛煙滅,留給後人無限感慨。兩周時期數以百計匯聚中原的諸侯列國,在變幻莫測的歷史風雲中漸次消失。以下我們就提綱挈領地將兩周中原列國的源流脈絡作一簡略論述,權當對這段歷史的一次回顧。

周--周本來是不能作為列國來論述的,但是東周時期,周王室天下共主的地位一落千丈。及至戰國時期,周王室淪落到連一個諸侯國也不如的境地。且從周王室又曾分出兩個小國,史稱西周國和東周國,是與周王一脈相承的姬姓之國。

周之始祖叫棄,姜姓有邰氏之女姜源所生,又稱后稷。早期的周人一般認為是生活於陝西渭水上游地區的農業部族,很長時間裡他們與戎狄民族雜處。到了公劉時期,遷居豳(陝西彬縣西北)這個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時當夏代晚期。又經過八世到十世,周太王古公檀父遷都周原,定居岐山之南。自此改國號曰周,也稱岐周。根據考古發掘,岐周遺址在陝西岐山縣的鳳雛村、扶風縣召陳村、齊家村和庄白村一帶。有學者認為這裡才是先秦文獻中所指的宗周。

關於周人祖源另有山西起源說。最先由錢穆先生提出,認為豳即汾,公劉舊居豳在晉南汾水之南,周人祖先未必局限於涇渭之間。鄒衡先生對先周文化因素的分析,證明先周文化是多源的,既有來自陝西東部和北部乃至甘肅的,也有來自山西中部的。特別是先周文化與山西光社文化的密切關係,似可證周人入陝之前,曾在今山西地區發展。

商代晚期,偏居西部的小邦周逐步壯大起來。先戰勝一些周邊小國,進而向東面的山西、河南地區拓展。周文王晚期已沿著渭水向東,將國都遷移到豐,即今陝西西安市西南灃河西岸。周武王發揚先輩的事業,又在灃水東岸營建了鎬京,並聯合各地方國,於公元前1046年一舉推翻大邑商。鎬為周都,自周武王到周幽王凡十二王,歷時300年余年。周公平定三監之亂以後,復建東都成周於洛河北岸,輔佐成王完成武王在"中國"治理天下的遺願。洛邑成為周人又一處政治中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東遷成周,並建都邑王城(今洛陽王城公園一帶)。東周王室的權威日落西山,逐漸衰微。東周末期,從周王室又分出兩個姬姓小國,即西周國和東周國。

西周國:《史記·周本紀》曰:"考王封其弟於河南,是為桓公,以續周公之官職。桓公卒,子威公代立。"西周國的始封者為周考王的弟弟桓公揭,其時約在前440年。西周國的地域在今洛陽市及其西部地區。由於周王室的衰弱,西周國公是周王身邊掌握實權的人,其辦公地點就在王城內。西周國自身因勢力單薄,常受大國欺負,與分裂出去的兄弟之邦東周國也矛盾重重,時有爭戰。周赧王五十七年(前256年),西周國因參與諸侯對強秦的戰爭,得罪秦國,"秦昭王怒,使將軍謬攻西周。西周君奔秦,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口三萬。秦受其獻,歸其君於周。周君王赧卒,周民遂東亡"。(《史記·周本紀》)西周國與周王朝也不復存在了。

東周國:東周國為西周國的兄弟國,是從周王室分裂出來的小國。其始封君為東周惠公。關於這位東周開國君主的身份、東周國分裂的原因存在不同說法。一曰東周惠公是周威公的少子根,西國公的弟弟;二曰東周惠公是周威公的孫子,西國公的兒子。傳統觀點認為,東周惠公是周顯王二年(前367年)周威公死後,被分封至鞏國舊地的。椐《史記·周本紀》、《韓非子·內儲說下篇》等文獻,東周國實乃周威公死後,因兄弟不和,小兒子根在趙、韓二國的唆使下獨立出來,於鞏伯國舊地建國。東周國故都約在今河南鞏義市孝義鎮西的康北村一帶。《史記·秦本紀》載,秦庄襄公元年(前249年)"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不韋誅之,盡入其國。"東周國滅亡。

管--管地是商代末年的一處重要交通關口。西周初年《利簋》銘文曰:"武王征商,唯甲子朝……辛未,王在闌師。"於省吾先生認為闌即管的初文。西周初年管地有"管師",武王滅商後曾在此停留,後封其大弟叔鮮於此。《史記·管蔡世家》:"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管叔鮮作亂誅死,無後。"管國不存。

管國都邑一般認為在今河南省鄭州市內,即鄭州商城遺址所在地。也許是管國存在時間太短的緣故,鄭州市區內幾乎沒有商末周初的遺存,管國城邑是否在此令人生疑。《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杜預注曰:"管國在滎陽京縣東北"。近幾年鄭州市文物研究所在鄭州市西北郊,多次發現周初文物,並清理了一座西周初年的貴族銅器墓及其他同期墓葬,使管國遺址在鄭州西北部一帶的可能性增加。

蔡--武王克商之後,封其五弟叔度於蔡。楊寬先生認為"蔡""祭"古音同,通用。蔡叔所封之蔡原在祭。朱右曾《周書集訓校釋》說祭在今河南滎陽西北,即在管國的西北,敖山之南。而今鄭州市東郊有西周時期的祭伯故城城址,位於鄭州管城區祭城村,當為蔡叔初封之地。其與西面的管國相互照應,以監北面的武庚。

三監之亂後,周公"放蔡叔,遷之,與車十乘,徙七十人從。……蔡叔度既遷而死。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獸。……於是周公言於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為蔡仲。"(《史記·管蔡世家》)此為蔡國二度受封,其都邑遷往今河南省上蔡縣。蔡國故城遺址在上蔡縣城關一帶,西周早期始建,春秋戰國仍修築使用。春秋初年,蔡國尚出兵與魯、宋等伐鄭。前684年楚國利用蔡、息二國的矛盾,出兵俘虜蔡哀侯,將蔡國納入楚國控制範圍。從此,在楚的壓迫下蔡國深受其害。前531年,楚一度滅蔡,三年後蔡平侯復國,並遷都呂亭(河南新蔡)。前506年蔡國曾隨吳國伐楚,並攻入郢都。前493年在楚國的逼迫下,蔡昭侯遷都州來(安徽鳳台縣),經五世,於前447年蔡國再次為楚所並。何浩先生認為 ,此後蔡國可能被迫遷往楚國西境叢山之中,又存在了近百年之久,遲至楚宣王時才終為楚滅。

霍--周代姬姓霍國有兩處,一在河南汝州市西南部。《左傳·哀公四年》:楚人"襲梁及霍"。杜預註:"梁南有霍陽山"。梁約在河南寶豐縣一帶,與霍相鄰。此霍國原為商的侯國,可能武王伐紂時滅之,改封其弟叔處。這裡當為霍叔的首封地。三監之亂時,霍叔相祿父為三監之一,因"其罪獨輕"屬於從犯,受到流放的處罰。所以《商君書·賞刑》曰:"昔者周公旦殺管叔,流蔡叔。"此霍國改由其他姬姓貴族繼承,春秋之世被楚國滅亡。另一霍國位於山西省霍縣西南,是西周時期山西境內最北的姬姓封國,大概是霍叔流放之地,或是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改封霍叔後裔於此。晉獻公十六年冬(前565),晉太子申生滅霍。

魯--周代魯國有二,其一在河南魯山縣,人稱西魯,為武王始封周公之魯,亦伯禽始居之魯;其二在山東曲阜,原商代奄國之地,人稱東魯,系周公東征踐奄之後,成王再封伯禽之國。

西魯歷史悠久,夏商時已存在。《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曾為夏孔甲飼養龍魚的劉累,為了躲避孔甲而遷居魯縣。《逸周書·殷祝解》說夏桀也曾徙於魯。商代甲骨文也有卜問"魯受年"之類的卜辭。西魯可能是夏商時的一處重要方國。周初姬姓魯國在魯山一帶立國約一二十年,到成王封國時,西魯遷移山東,魯國之名也隨之而去。但是,魯作為地名在當地一直保留至今。

東魯是周初周王朝控制東方的最重要侯國之一,由周公子伯禽替父就封,統轄山東東南部地區。西周時期,魯國對穩定周王朝起了很大作用。春秋初期,魯國為東方強國,曾多次戰勝齊、宋等國,且不斷侵襲杞、莒等小國。春秋中期之後,社會變革,季孫氏、叔孫氏和孟孫氏三桓當政,君權削弱,君臣鬥爭不斷。戰國時國力已衰弱仍多次與齊國作戰。前249年,避秦東遷的楚國滅了魯國。

衛--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康叔初封在康國(今河南禹縣西北),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衛國封地在殷墟及其周圍數百里的地方,大體包括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區。這一帶曾是夏朝與國韋之所在地,也是商代"大邑商"中心區,所以,周人仍習慣稱商地為衣、殷。殷、韋古代同音相通,康叔封此國號曰衛,即取舊地為名。

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的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東遷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春秋初衛庄公即位後,衛國雖仍為東方大國,卻開始衰退了,內憂外患不斷。前660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鄭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曹(河南滑縣東)。前659年,齊桓公遷衛於楚丘(河南浚縣東),重新建國。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衛成公元年(前629年),衛為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寧氏專權,王臣關係不和。進入戰國,衛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苟延殘喘。前254年,衛終於被魏國兼并,成為其附庸。前241年,秦攻魏,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並將衛遷到野王縣(河南沁陽),衛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滅亡。衛是最後滅亡的周朝封國。

毛--據《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世本·氏姓篇》等記載,毛國是周文王庶子毛叔鄭的封國。毛國之君世代任周王室卿士,稱毛公,與召公、畢公齊名。武王滅殷後,在殷都舉行社祭,毛叔鄭就曾參加。毛國封地在今河南省宜縣界內。周宣王時的毛公鼎、毛伯敦蓋等都出於陝西扶風,楊伯峻《春秋左傳注》推測,毛公的采邑最早在陝西扶風,東遷後才到洛陽附近。周穆王時的毛公,曾隨王巡視中原,也曾奉命征伐東國。《左傳o昭公二十六年》載,前516年晉國出兵送周敬王入王城,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等奉周之典籍以奔楚。毛國的滅亡大概就在此時。

成--成也作成,文王子成叔武所封。地當齊魯兩國之間,今山東寧陽縣東北。魯隱公五年(前718年),成國乘衛國內亂,侵犯衛地,衛國反擊,入侵成國。前712年,成國不響應鄭國伐宋的命令,遭到鄭、齊的討伐。《左傳·桓公六年》載,前706年魯桓公"會定侯於成"。這時成國可能已在魯國的控制下。此後,成國不斷遭受齊魯的侵犯。春秋後期,成是魯國孟孫氏的采邑,其城堅固。前498年,魯君圍成邑,欲毀其城未果。前480年,"成叛二齊,武伯伐成"。不久,齊又將成歸還魯國。前408年,齊國再次攻取魯國成邑。

《左傳·成公十三年》記載,前578年魯成公及諸侯朝周期周王,"遂從劉康公,成肅公會晉侯伐秦"。成康公後死於晉國的瑕邑,此人似為周王室卿士,與成國關係不詳。大概成叔武后裔也兼為王室公卿。

枏--枏,音南,也寫作冉、那,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之封國。後世有以枏、耽二字形近字同,而將枏、沈二國混淆者。《史記·管蔡世家》曰:"武王以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康叔封,冉季載皆少,未得封。"周公平三監之亂後,才封季載於冉。又因其有善行而被周公推薦到王室擔任司空,以幫助成王治理天下。聃國地望一般推測在今河南省開封縣一帶。《國語·周語》曰:"聃由鄭姬。"講聃國的滅亡是由於娶了鄭姬,可見聃鄭二國同姓通婚。《春秋左傳注》"僖公二十四年"楊伯峻注引江永《春秋地理考實》,沈家本《史記瑣言》等書,謂聃在開封境,與鄭為鄰,魯桓公或魯庄公時亡於鄭國。《左傳·僖公二年》記有楚人伐鄭,囚鄭聃伯之事。是此前聃國已為鄭之附庸。

秋初年已被宋國滅亡。《左傳·隱公十年》記鄭國伐宋入郜。桓公二年(前710年)夏天,魯國乘宋國內亂,從宋國掠奪郜國亡國時被宋搶走的大鼎,放到自己的宗廟內。春秋時齊、晉二國也有郜城,一在山東長清縣境,一在山西浮山縣西南,大概是郜人亡國後,其族人所遷之地。

雍--原為商代子姓小國,武王伐紂後改封文王第十三子於雍。雍國都城位於漢代河內郡山陽境內,今河南焦作市西南7公里的朱村鄉府城村。村西北200米處現存府城遺址,城垣方形,面積約8萬平方米。調查發掘證實,此城始建於夏末商初,沿用於東周時期。這裡北望太行,南鄰黃河,是夏末商初黃河北邊夏商文化交匯處,商王畿西部的田獵區,也是東周時期晉國東進黃河下游,與齊楚爭霸的戰略要地。雍國於春秋中期被晉國吞併。

曹--曹國是武王的弟弟叔鐸的封國,在山東省定陶。春秋時期,曹國成了晉楚爭霸的受害者。前637年,晉國重耳落難時經過曹國,曾受到曹共公的無禮對待。晉楚城濮之戰時,晉國伐曹、衛救宋,把曹共公也抓走了。楚國失利後,曹國親近並聽命於晉國。而宋國則不斷對曹國侵犯。春秋晚期,不自量力的曹伯陽背棄晉國,又干預宋國政務,導致宋景公伐曹,而晉國見死不救。前478年,宋國虜殺曹伯陽,曹亡。

郇--文王之子的封國,地在今山西臨猗縣西南。《詩·曹風下泉》:"郇伯勞之."《竹書紀年》曰:"昭王六年,王賜郇伯命。"此郇伯即其後裔在王室任卿士者。《左傳·僖公十四年》載,前636年秦穆公送重耳回國時,晉國軍隊曾退居於郇。且"狐偃及秦大夫監於郇。"可見,至遲春秋早、中期郇國已被晉所滅。郇地盛產食鹽,這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左傳·成公六年》載:"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而近鹽,國利君樂,不可失也。"周初,武王在此封國是有特殊意義的。

於--又作盂,周武王第二子 叔的封國。都邑在今河南沁陽市西北15公里的 邰村東,現存殘垣遺迹。 原來是商朝的同盟國。《尚書·大傳》曰:"文王受命……二年伐於。"《泰誓》:"我武惟揚,侵於之疆,則取於殘,殺伐用張,於湯有光。"於即 。武王滅紂之前,其父文王已伐滅於國。待周人滅商之後,於國就封給了於叔,時間應在成康之世。春秋初年,於國可能已被鄭國所滅,成為鄭國的領地。《左傳》載,前712年周桓公從鄭國手中奪取於、劉等國的土地,而將自己無法佔有的溫、原等十二邑給鄭國,至使周、鄭失和。

晉--成王弟唐叔的封國。武王死後,唐地有亂,周公滅唐後封叔虞。《史記·晉世家》曰:"唐在河汾之東。"唐地所在,頗有爭議,有翼城、鄂地、永安、河東平陽、太原晉陽等說。總之,初封唐國當在商末唐國的故地。叔虞的兒子燮都於晉水之陽,改稱晉,又稱故絳(今山西省曲沃與翼城交匯處的天馬-曲村遺址)。約前725年晉昭侯曾遷都於翼(山西翼城),前678年晉武公代晉,又都故絳。晉景公時,遷都於新絳(山西侯馬)。

西周時晉國的歷史記載較少。春秋初,晉國公室爭權奪位。前679年,曲沃的武公掌權,正式受命為晉侯。晉獻公時晉國滅耿、霍、虞、虢等小國,開始迅速擴張。晉文公成就霸業,長期與楚國交替把持中原霸主地位。春秋晚期,晉國異姓大臣權勢增強。昭公以後,形成范、中行、知、韓、趙、魏六卿,相互之間鬥爭激烈。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認三家為諸侯,晉國名存實亡。前376年,韓、趙、魏三國廢晉靜公,晉國徹底滅亡。

應--應國是武王兒子的封國,《左傳·二十四年》曰:" 於、晉、應、韓,武之穆也"。有記應國為武王弟所封,可能是武王弟先為應監,成、康時改封其子為應候。應國故城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西郊薛庄鄉原 蚩陽鎮。應國城址1964已沒入白龜山水庫西北隅。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平頂山薛庄鄉北 蚩 村一帶,發現了周代應國墓地,包括數十座貴族青銅器墓,出土大批珍貴文物。應國原為商代方國,古文獻及甲骨卜辭有關於商王步於應,應侯朝商等記載。滅商之後,周公改封武王之子於應。應侯在兩周有較顯赫的地位。伍仕謙認為,西周早期應先是監國,故有應監、應公之稱。而後才成為諸侯。《逸周書o王會解》載,周初,成周洛邑建成後,應侯曾參加了"成周之會",位列曹叔、伯舅之前。西周晚期尚有應侯簋等應國相關青銅器,可證應國其時尚存。學者們根據應國地近申、曾及漢陽諸姬,而"漢陽諸姬,楚實盡之"。推測應國大概在楚武王或楚文王時亡於楚國。

韓--韓國分西周之韓與戰國之韓

周初的韓國是武王之子的封國,其地望眾說紛紜。有河西說(今陝西韓城),河北說(今河北固安),河東說(山西芮城或河津)等等,以河北之韓為首封,余為後遷,春秋之初滅於晉。

戰國時的韓國也為姬姓國,屬戰國七雄之一。此韓出於晉國公族,其祖先為晉曲沃桓叔之子韓萬,又稱韓武子,因封於韓原(山西西南部)的西周韓國故地,即以地為氏。此韓是西周之韓後裔。前588年,韓獻子列為晉卿。前566年韓宣子徙居州(河南浚縣東北)。前497年韓貞子徙居平陽(山西臨汾西南)。前453年韓康子與趙襄子、魏桓子一起滅知氏,三分晉國。前416年韓武子開始向中原腹地擴張,先徙都宜陽(河南宜陽縣西),韓景侯時又遷都陽翟(河南禹縣老城)。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後遷都到鄭(河南新鄭)。地處諸大國之間的韓國不斷遭到攻擊,戰國晚期其大部分城邑土地被強秦侵佔。前230年秦國滅韓,設韓地為潁川郡。

凡--周成王封周公庶子於凡國,國域在輝縣市西南。商代甲骨卜辭中有凡地。周代凡國之君世為王室卿士,周厲王時,在王室供職的凡伯曾賦詩譏諷時政。西周末年的凡伯一如其先輩,公開諷刺、進諫昏庸無道的周幽王,力求挽救走入寄途末路的周王朝。《左傳·隱公七年》載,當初戎人到王城朝見周王,凡伯為王室公卿,收了戎的財禮卻未以貴賓之禮款待,得罪戎人。前716年,凡伯奉王命出使魯國,返回時經過楚丘(山東曹縣東南),遭到戎人的襲擊和劫持。此後凡伯不見於《春秋》經傳。春秋早、中期,北方狄戎一度相當活躍,凡國可能就在此時被懷恨在心的戎人所滅。

蔣--周公第四子伯齡的封國,當為成、康之際所封。始封國邑在河南省尉氏縣西。大約到周宣王時,為了強化對淮河中上游地區的控制,姬姓蔣國遷至河南淮濱縣東南。春秋中期城濮之戰後,楚國北上受挫,掉頭東向,伐滅淮河流域小國,蔣當於此時被滅,其滅蔣後置期思縣。

邢--周初之邢國是周公兒子的封國,地在今河北邢台。周成王所封。商代,殷墟北面已有邢國,即商王祖已所遷都之處,也是拱衛商都北大門的戰略要地。《帝王世紀》曰:"邢侯為紂三公",周初邢地是戎狄頻繁活動的地區,邢國肩負著阻止戎人東出太行,騷擾周疆的重任,同時可聯絡齊、衛,並與北方燕國遙向呼應。史學界關於邢國的始封地頗有爭議,有山西、河南、山東、河北諸說,影響最大的是《說文》的河內懷地(溫縣)說,和《漢書·地理志》的漢襄國縣(河北邢台)說。二者都與古邢國有關係,只是何者為先爭論不一。從考古發現看,溫縣"邢丘"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城址及"邢"、"邢公"陶文。而河北邢台一帶則發現大量商代與西周早期的文化遺存,包括周初召公爽占卜的卜辭。邢國在邢台無疑。邢丘之地或為邢國後裔所遷居或為西周邢侯的一處采邑。春秋時這裡曾屬晉國。邢國自建國開始,與河北中部的戎狄長期征戰,春秋之初,邢侯曾大破北戎。前662年"狄伐邢"。《呂氏春秋o簡選》曰:"中山亡邢"。狄人所建的中山國在春秋早中期已經十分強大,這次伐邢導致邢國的滅亡,雖然齊國救之,也無濟於事。《春秋·喜公元年》載:"夏六月,邢遷於夷儀"。前659年在齊國、宋國、曹國軍隊的保持下,邢被齊桓公遷到了今山東聊城的西南部。前635年亡而復興的衛國,把同姓的邢國滅掉。

茅--周公之子茅伯的封國,地在今山東省金鄉縣。茅國當為成王所封,大概在春秋兼并中被邾國佔據。

胙--胙為周公之子胙侯的封國,在今河南延津縣北部及相鄰地區。胙國史跡不詳,其地春秋時為南燕所居。

祭--祭、蔡音同相通,商甲骨文有祭,為商代與國,位於河南鄭州市東北部祭城村。武王滅商後封其弟蔡叔於此。平三監之亂後,成王改封此地給周公第五子祭伯。周昭王南征荊楚,祭公隨行,回師途中,船沉漢水,祭公與昭王溺水而亡。祭公之子祭公謀父是穆王時的名臣,他曾諫阻穆王不要征伐犬戎,而以德安邦。作為王臣,他雖然反對但仍陪伴周穆王西征和巡遊。祭國約在春秋初年,鄭國東遷時被滅,成為鄭國大夫祭仲的食邑。

鄭--周宣王前806年封其弟友於鄭(陝西鳳翔),號為桓公。唐蘭先生認為,初封之地在域林(今陝西鳳翔縣南),後遷拾(陝西華縣),始名為鄭。

西周末期王室危機四伏,北方戎狄猖獗,鄭桓公身為司徒,預感到周王朝的衰敗,採納了周太史伯的建議,提前東遷到虢鄶之間(今河南滎陽,新鄭一帶),先後滅掉鄶與東虢。西周亡國,桓公死難,其子鄭武公掘突護駕東遷有功,繼為王室聊士,在原虢鄶故地重建鄭國,都於新鄭。今河南新鄭市區的鄭韓故城即其都邑遺址。1923年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出土蓮鶴方壺等春秋重器,驚動國人,近年來仍不斷有大量珍貴文物出土。鄭莊公時,鄭國勢力不斷發展強大,侵陳伐許,破息攻宋,打擊北戎尤為擅長。在與周桓王率領的周、陳、蔡、衛諸國聯軍的征戰中,大破王師並射傷桓王,成為春秋初年不可一世的小霸主。其後內亂不斷,又因地處交通要塞,春秋之世一直是大國爭奪的中心,國勢發展受挫。雖然春秋末期子產執政,一度受到晉楚強國的尊重,但是弱國地位難改。戰國時期,國內君臣爭權,外受韓國蠶食,終於前375年被韓滅亡。

虢--周代姬姓國。西周春秋時期,共有五個虢國,後人以西虢、東虢、南虢、北虢、小虢別之。五虢的沿革存有爭議,此略述其要。

《左傳·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於盟府。"杜預註:"虢仲、虢叔王季之子,文王之母弟也。"《國語·晉語四》說文王:"孝友二虢","諮於二虢",是周初只有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封於東西二虢,其他三虢當為後出。

東虢:《漢書·地理志》:"東虢在滎陽,西虢在雍州"。《左傳·隱公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國語·鄭語》史伯說:"虢叔恃勢,鄶仲恃險"。東虢當是文王同母親弟弟虢叔的封國。 今河南省滎陽市廣武鄉有"平 城",即東虢都邑。東虢史事文獻少見。東虢君自文王時即在王室為公卿,曾任周武王師。不知何故直到周幽王時,東虢還是一個"子男"小國。蔡運章先生據金文記載,認為虢叔旅鍾諸器中的"虢叔旅"即是周夷王周孝王時的東虢君。他作為執政大臣,曾參與周王的冊命典禮,還代表周王處理下級貴族間的糾紛。周平王四年(前767年),東虢為鄭國所滅。

西虢:西虢是周文王異母弟虢仲的封國。位於今陝西省寶雞縣一帶,西虢君歷代在王朝任職,文獻記載較多。如穆王時的虢城公;夷王時伐太原之戎的虢公;厲王時伐淮夷的虢仲;宣王時諫不籍千畝的虢文公;幽王時敗壞朝政的虢石父。西虢約在西周晚期的周宣王時,因不堪犬戎的侵擾而東遷。

南虢與北虢:北虢下陽位於山西平陸縣東北,西虢上陽位於今河南三門峽,二虢隔河相望。此二虢起源的族系、時間存有異議。今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及三門峽市湖濱區李家窯上陽城遺址的發現,已證明西虢東遷在周平王東遷之前,依相關資料分析,南北二虢當系一國兩地,均由西虢東遷所置。大概在宣王時西虢先遷至山西平陸,進而渡河佔據同姓焦國的部分土地,建上陽城為都邑,並於幽王七年(前775年),滅掉焦國,河北岸之下陽城仍作為其下都保留著。前655年南下拓展疆域的晉國,假道於虞,一舉消滅了虢國。

小虢:春秋初年西虢故地之內遺留的一個名"虢"的小國。此虢或為西虢一支滯留原地,或為虢鄭二國東遷後,虢國舊地為羌戎佔據仍號虢。比之上陽之虢後人稱為"小虢"。前687年秦武公滅此虢。

虞--周代姬姓國。虞也同吳,史書記載虞有二,一在南方,即春秋時曾爭霸中原的吳國,此略。一是山西晉南的北虞。《史記·吳太伯世家》:"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為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墟,是為虞仲,列為諸侯。"此謂山西平陸、夏縣一帶的虞國是周初武王所封的虞仲之國。然而,劉曉景等根據金文及相關資料論證,山西虞國乃陝西隴縣一帶西周矢國的後裔。前655 年,虞國君貪圖晉獻公的寶馬珍玉、借道給南下伐虢的晉國軍隊,晉軍滅虢回師途中,順手牽羊又滅亡了虞國。

焦--西周姬姓國,其故城在今河南陝縣西十里鋪一帶。《史記·周本紀》曰:"武王追趕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是焦國始封為神農氏後裔,而姬姓焦國是後來改封的。何光岳先生認為姜姓焦國被迫東遷,西周時在今河南中牟,東周初時迫於鄭國而遷豫東商水縣,再遷今安徽亳縣。此二地又被陳國兼并,最終遷至山東嘉祥縣東北的焦城,春秋中葉之前併入魯國。姬姓焦國約於西周末年,被東遷後的虢國所滅。

曾--曾字也作為繒與曾 。春秋時期中原有三個曾國,一在河南東部的睢縣,一在山東蒼山縣東北,皆姒姓國。另一姬姓曾國,西周初年封於今河南省南陽盆地的方城縣一帶。該曾國西周末年,西與姜姓申國為鄰,國勢強大。《國語·鄭語》曰:"申、繒、西戎方強,王室方騷……若伐申,而繒與西戎會以伐周,周不守矣。"大概曾國與姜戎有姻親聯盟關係,西周即是申、曾二國聯合西戎滅亡的。在河南新野,桐柏等地曾發現一些春秋前期的曾國墓葬。可能是方城縣曾國南遷的遺存。曾人的一支還遷到了湖北的隨棗走廓。最遲在春秋後期,姬姓曾就被北上中原的楚國滅亡。何浩先生推測此曾國亡於楚文王三年至十一年間。上世紀70年代湖北隨縣的戰國曾侯已墓發現後,引起眾人的關注,戰國之曾與春秋之曾的關係,曾隨二國的關係等,至今爭議尤存。方城姬姓之曾的一支南遷隨棗,歸順楚國後,又延續至戰國的可能性較大。

沈--周公之後所封的姬姓國。唐蘭先生據沈子也簋銘,認為可能是從姬姓凡國分封出去的。沈國位於今河南平輿、沈丘一帶。《水經·汝水注》云:"汝水又東南,左會 意水。……又東經平輿縣故城南,為 意水縣,舊沈國也,有沈亭。"沈國位卑勢弱,在春秋時代強國爭霸中左右為難,苦不堪言,因地近強楚,故多依附之,因而屢遭中原諸國的討伐。公元前624年,晉、魯、宋、陳、衛、鄭等聯合伐沈,使之一厥不振。沈作為楚的同盟國,前558年和前537年,兩次隨楚伐吳,前519年沈子逞伐吳兵敗,成為吳國的俘虜。《左傳·定公四年》載,前506年,晉國召集諸假,會盟於召陵(今河南郾城縣東),親楚的沈國拒不參加,晉國指使蔡國,出兵伐滅了沈國,並將沈子嘉押回蔡國殺掉。

單--作檀,周成王之子所封的姬姓國。系東都王畿內封國,國域在今河南省濟源市東南。單國之君世為王室卿士,魯庄公元年(前693年),周王嫁女於齊,魯侯主婚。單伯送周王之婦到魯國,以備出嫁。楊樹達注曰:"單音善,天子畿內地名。單伯,天子之卿,世仕三朝,此及文公之世皆稱單伯,成公以下常稱單子。"《國語·周語下》有單襄公等論述。

陽樊--周代姬姓國。西周時都於陝西長安縣東南。後東遷至太行之南,黃河之北的陽邑(河南濟源縣西南),故曰"陽樊"。樊國系周太王之子虞仲的後代,《待·大雅·蒸民》曰:"王命仲山甫,城彼東方"的記述。仲山甫(父)即周宣王的卿士氣,食采於樊,《國語·周語上》有仲山父諫阻周宣王,不要立魯武公幼子為魯國太子之事。仲山父還勸阻宣王不要"料民於太原"。《左傳·庄公二十九年》云:"樊皮叛王"。樊皮即樊侯仲皮,是樊仲甫的後人。前664年,周王命虢公討伐樊國,並把樊皮抓回京師。前635年,周王將陽樊之地賜給晉國,晉文公圍樊,樊人不服,後有感於樊人德行,才放樊人出城,樊國遂為晉國所有。

共--西周姬姓封國,位於今河南省輝縣市西北。這一帶有共山、共水(百泉河),是遠古時期共工氏舊地。西周晚期,周厲王任用虢公長父和榮夷公,橫徵暴斂,阻斷言論,激怒了國人,公元前841年,引發國人暴動。厲王逃亡彘地(今山西霍縣),共伯和被推舉為領袖,並攝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宣王繼位後,共伯派毛公和師詢到彘迎回宣王,自己則移交政權,返回共國。《左傳·隱公地年》載,前722年,鄭國內亂,鄭莊公討伐弟弟公叔段,"大叔出奔共"。此時共國可能尚存。庄公十六年(前678年),"公父定叔出奔衛"。公父定叔是公叔段的孫子,此時出奔衛而不是共,共國這時當已被衛吞併。

榮--榮伯是與武王同輩的姬姓貴族,其封邑約在今陝西戶縣西。據《國語·晉語》,文王時榮伯已在朝廷任職。成王時還有榮伯,《史記·周本記》載:"成王即伐東夷,息慎來賀,王賜榮伯作《賄息慎之命》。西周中期,《師永盂》也有榮伯參與周王賞賜田地之事的記載。"厲王的卿士榮夷公,是成康之際榮伯的後裔,他"好專利",與國虢長父一同輔作厲王,導致"國人暴動發生"。東周時榮邑不存。

滑--西周姬姓國,有謂周公第八子所封。滑國之地一般認為先在河南睢縣西北,後遷都於費(今河南偃師西南),又稱費滑。前678年,滑國君滑伯,還參加齊桓公組織的會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載,前627年秦軍偷襲鄭國未成,順便滅滑國而返。秦撤兵後,晉敗秦師,滑邑為晉所有,稱侯氏或緱氏,後又歸屬周、鄭。

劉--春秋時期姬姓國。劉國故城位於河南偃師市緱氏鎮西南。《左傳》《國語》等史籍記載,劉國自康公、定公、獻化、文公、桓公五世,相繼為王室卿士。劉康公為周頃王的小兒子,是周匡王和周定王的同母兄弟,食采於劉,約於前599年前後建立劉國。劉國諸公,在朝總攬百官,出外號令諸候,地位顯赫。《左傳·哀公三年》載,劉氏與晉國的范氏世為婚姻。春秋末年,晉國趙、魏、韓三家滅范氏和知氏,支持范氏的周王室受到三晉的責難,當朝卿士劉文公也難免受到牽連。劉國事迹自魯定公八年(前502年)以後已無記載。劉曉景推測,劉國滅亡的時間當在戰國初年的周貞定王時期。

鞏--春秋時期姬姓小國。鞏國故城位於河南省鞏義市孝義鎮西約3公里處的康店村一帶,欲稱"鞏王城"。《世本·氏姓篇》曰:"鞏氏,周王族大夫食采於鞏為氏,有鞏簡公。"鞏國為周王室卿士的采邑立為國,其國君稱鞏伯。鞏國北臨黃河,西有洛水,東控虎牢關,南望嵩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載,前516年"晉師克鞏"。因鞏地屬周王畿之地,晉滅鞏國後其地被轉送給周王室。戰國時周王室分裂,在楚、趙二國的操縱下,"東周國"利用"鞏王城"舊址建都立國。東周國實為韓的附庸,東周國被秦人滅掉。鞏地劃入三川郡。

密--周朝姬姓小國。密國原在今甘肅靈台縣一帶,是商末周文王滅佶姓密須國之後,在其舊地重新分封的姬姓國。《國語·周語》曰:"恭王游於涇上……康公不獻,一年,王滅密。"是西周時密康公得罪了周共工而遭亡國之禍。以後,西部姬姓密國重又遷都到今河南新密市境內。春秋時,密國被鄭國所滅,成為鄭的附庸。

胡--周朝姬姓國。在今河南郾城縣、舞陽縣一帶。《韓非子·說難》、《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等記載,春秋初期,計謀多端的鄭武公,先以其女嫁與胡君為妻,乘胡國不備,一舉滅之。

項--姬姓小國。在今河南省項城縣一帶。《左傳·傳公十七年》載,前643年魯國在淮與齊、宋,陳、衛等國會盟後,派軍隊滅掉項國。項遠魯國近楚國,魯雖滅之卻鞭長莫及,項地遂併入楚國。

魏--姬姓國,戰國七雄之一。據《史記·魏世家》載,魏國的遠祖是周初重臣,文王之子畢公高。後裔畢萬事晉,前661年,晉獻公把魏(山西芮城縣北)封畢萬,其後代就以魏為氏,世代輔佐於晉。魏悼子時,遷邑於霍(山西霍縣西南)。前562年,魏昭子徒治安邑(山西夏縣西北)。前514年魏獻子代韓宣子執政。前453年,魏桓子聯合韓康子、趙襄子三家分晉。到前403年,周威列王正式策命三家為諸候。此後,魏國向中原腹地,今河南省的北部和中部擴張。前361年,魏惠王遷都大梁(河南開封市)。戰國初年,魏國曾是最強大的諸侯國。魏文侯用李 悝變法,使經濟實力增強。遷大梁後,開鑿鴻溝,進一步促進農業灌溉和水運交通,文化事業一度繁榮昌盛。魏曾連年攻秦、伐齊、打敗楚軍。但是,隨著齊秦等國的崛起,魏國的勢力受到扼制。戰國晚期,已降為弱國,大片土地被強秦佔有。前225年,秦將王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梁城,俘虜魏王假,魏國滅亡。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陳克希:樂做故紙堆里舊書鬼
故紙堆金:普通舊書也升值
清末中國人的澳洲想像
近代以來日本文明觀的變遷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第二章 書法史述略(一)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訂版)》
狗狗分類|中國犬文化述略
【營口史話】營口地區歷代戰爭述略(上)
完顏三部述略
劉鋒:清代《文選》校勘述略
《杭州藏書史述略》
20世紀上半葉日本所編善本書影述略
績溪龍川胡氏綜介之「七架」述略
王曾瑜:秦漢至隋唐五代賣官述略
《論語》在法國的譯介與研究述略
達拉特史話之二:「胡地」述略
江蘇丹陽市雲陽袁氏述略
安徽歙縣北岸鎮清華胡氏述略
金朝婦女服飾述略
梅蘭芳紀念館藏戲曲抄本文獻述略
徐暢:存世唐代告身及其相關研究述略
煙水競其風華 梅柳滋其妍翠——明清秦淮畫舫唱曲情形述略
中國書法:草書字法研究述略
愛木盆景I 杜鵑盆景品種述略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