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原兩周列國源流述略(下)

中原兩周列國源流述略(下)

戴--周代姬姓小國,其故城在今河南民權縣西北。戴國位於鄭國與梁國之間,鄭、宋兩國不知,戴國多受欺凌,春秋初期鄭國勢力較弱,戴國實為鄭國附庸。《左傳·隱公十年》載,前713年,蔡國、衛國隨從宋國伐鄭,並乘機侵入戴國,一貫善謀的鄭莊公,抓住這一時機,在戴國圍殲了三國之師,又順便將戴國佔為己有。

道--周代姬姓小國。《漢書·地理志》汝南郡陽安縣,應邵曰:"道國也,今道亭是也。"道國位於今河南汝南縣南部一帶。《左傳·僖公五年》:"楚斗谷於菟滅弦,弦子奔黃。於是江、黃、道、柏方睦於齊,皆弦煙也。"春秋時期,道黃等淮汝間小國,因懼怕楚國而聯合依附於強齊,齊桓公死後,齊國內亂勢弱,楚國乘機北擴,控制了這一地區。楚國一度將道國遷到荊地,楚平王時又遷回原地復國。道國最終當為楚國所兼并。

息--姬姓國。位於今河南息縣城西南的淮河北岸。息國商代已有,在今河南羅山縣一帶。羅山蟒張鄉天湖村出土晚商息國墓葬及銘文銅器可證。周滅商後,改封姬姓息國。西周息國的歷史不詳,春秋初年息國還是一個有一定實力的國家,它與陳國聯姻。《左傳·隱公十一年》載,前712息國因與春秋小霸鄭國發生矛盾,竟出師討伐鄭國,結果大敗而歸。前684年,息侯因蔡侯的不敬,一怒之下,邀請強楚之師伐蔡,蔡國雖敗,卻與息結怨。前682年前後,蔡哀侯挑唆楚文王滅息,並將花容月貌的息國夫人掠回楚國,佔為己有。楚滅息而置縣,作為爭霸中原的北大門。

賴--賴文獻中也作"厲",古代同音。周代賴國有二,一在隨棗走廊,今湖北隨州東北部。此賴可能源於商末賴國,是商末周初河南鹿邑縣之厲所遷。另一賴國位於河南省息縣包信鎮一帶。是周滅商後,改封周武王弟叔穎的姬姓小國。包信之賴國可能也是由今河南鹿邑縣遷來。《春秋》僖公十五年記載,前645年中原諸侯聯合救徐抗楚,齊曹的軍隊共同討伐賴國。次年,齊國又一次出兵伐賴,均未攻克。可見賴國在春秋中期是依附楚國的,且有一定的軍事實力,《左傳》昭公四年(前538年)楚靈王滅賴,賴子面縛銜壁,到楚軍請罪,楚靈王遷賴人於今河南鄢陵縣。此後,賴國從歷史上消失了。

唐--周代姬姓國,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境內。屬周代"漢陽諸姬"之一。李學勤先生釋《中尊》銘之"唐"為江漢之唐國,是西周前期此唐已存在,它與周初山西晉國之唐當有關係,或為唐叔虞後裔之一支所封遷。《左傳·哀公十七年》載,楚太師子谷說楚武王以若俘觀丁父為軍率,"克州、蓼,服隨、唐,大啟群蠻。"可知,春秋早期楚國已經征服了唐國。前597年晉楚必之戰時,唐侯曾率領楚師左路軍參戰。《左傳·定公三年》載,春秋晚期唐成公朝楚,因沒有打點好令尹子常,被扣楚三年。歸國後,唐侯判楚從吳,並於魯定公四年(前505年)參加吳蔡伐楚之戰,攻入楚國郢都,楚昭王逃奔隨國,躲過一次亡國之災。次年,楚國在秦國援助下,捲土重來,收復失地,打敗吳師,又消滅了唐國。

蓼--周代有三蓼,雖淵源有自,皆亡於楚。徐少華先生分辯為東蓼、西蓼、舒蓼。

東蓼位於今河南省固始縣一帶,故城尤存於固始縣城關及城北,人稱"北山口古城"。據《世本·氏姓篇》,東蓼為姬姓。《左傳·文公五年》載,前622年冬,"楚公子燮滅蓼"。魯大夫臧文仲以為,蓼國之亡是其內不修德,外無援助所至,實乃是楚國北擴,借題發揮而已。

西蓼位於河南省唐河縣南部的湖陽鎮一帶。西蓼為己姓,祝融之後。《左傳·桓公十一年》載,前701年蓼國曾準備參加鄖、隨等國討伐楚的戰爭,尚末行動,楚軍先打敗了鄖。《左傳·哀公十七年》記述,楚武王任用若俘觀丁父,戰勝了蓼、州二國。蓼的滅亡也在此後不久。

舒蓼為淮河中游今安徽境內的群舒之一。《左傳》文公十四年(前613年)楚國曾伐舒蓼,魯室公八年(前601年)楚國以眾舒叛楚為由,伐滅了舒蓼。

燕--周代姬姓國,戰國七雄之一。燕又稱北燕,以別於黃帝之後的南燕。燕本寫作郾,商代為殷人北土,也是狄人生活的一個區域,地處中原北疆,包括今北京地區及遼西大凌河流域。武王滅商後即改封召公。周公東征後重命召公爽於燕,並令其元子克代其就封等一任燕侯,此有《克盉 》、《克罍》為證。燕國初都於燕亳(北京房山區琉璃河)。西周時期,燕國史跡文獻記載不詳,《史記o燕世家》僅記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周初金文有燕侯派人赴周問候召公的記述。中期以後便無音信,這與燕國地處偏遠,中途有戎狄阻隔不無關係。

春秋時期的燕國,史書也少有記載。早期經常受戎狄侵擾,燕桓侯時徙遷都到臨易(今河北容城縣)。前664年山戎侵燕,齊桓公出師相救,燕與中原的聯繫得到加強。

約在戰國初期,燕都城又北遷到薊(今北京宣下門至和平門一帶)。燕國的實力在戰國各諸侯國中較弱,但與相鄰的齊、趙、中山等國仍經常發生戰爭。前314年燕國內亂,齊、中山乘機侵佔燕國領土。前312年秦、魏、韓等出兵救燕。燕昭王即位後勵精圖治,國勢壯大。燕國此時除有薊都外,又另設了下都武陽(今河北易縣東南。)下都與上都城互為犄角,多次抵禦南來之師,保衛了上都之安全。燕昭王利用蘇秦之計謀,又任用樂毅為上將軍。前284年燕聯合秦、楚、趙、韓、魏五國伐齊。攻入齊都臨淄,半年內連下齊七十餘城。燕昭王之後,燕國開始走下坡路。戰國末年,合縱抗秦策略逐步失敗,前227年燕太子丹策划了荊軻刺秦王的悲劇,更加速了秦攻燕的步伐。當年,秦將王剪即佔領燕都薊。前222年秦將王賁攻取遼東,俘獲逃到那裡的燕王喜,燕國滅亡。

南燕--周代(女+吉)姓國。《漢書·地理志》東郡南燕條,班固自註:"南燕國吉姓,黃帝後。"南燕故城在今河南延津縣東約17公里處。南燕首封地當與古燕地有關,不在河南延津。《禮記·樂記》曰:"武王克殷反商,末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是吉姓之燕初封在今北京地區。大概西周時,因成王又令有燕侯克赴燕就職,且燕地多受戎狄侵撓,致使吉燕小國遷往內地,遷徙時間在周宣王以後。南燕史跡只見於春秋前期,《左傳·隱公五年》載:前718年四月,"鄭人侵衛牧,以報東門之役,衛人以燕師伐鄭。""六月,鄭二公子以制人敗燕師於北制。"可見,此時南燕已論為衛國的附庸,受其驅使,充當炮灰。前649年鄭文公有妾曰燕吉,生子曰蘭。《史記·鄭世家》、《左傳·宣公三年》也有相同內容。這時南燕國尚存,以後不見有南燕國的記載,其約在春秋中期被衛國吞併的可能性最大。

趙--嬴姓國,戰國七雄之一。《史記·趙世家》載:"趙氏之先,與秦共祖。"趙氏族屬,長期聚訟不已,有謂東夷,有謂西戎。趙氏先祖從商末的季勝開始,曾居皋狼(今山西 離石縣西北)。到周穆王"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邑在今山西洪洞縣北。幽王無道,造父七世孫叔帶"去周如晉"。又傳五代至趙夙,因軍功被晉獻公賜封於耿(山西河津縣南)。趙夙子趙衰(趙成子)事晉文公,徙居原(河南濟源西北)。趙襄之後四世皆為晉卿。公元前元六世紀初,趙鞅(簡子)命家臣造新城晉陽(山西太原市西南)。前453年,趙襄子與韓康子,魏桓子三家分晉。前403年,趙烈侯被正式封為諸侯,趙的領土已從晉中擴大到今晉東及河北。前423年趙獻侯即位之初就遷都中牟(河南鶴壁市西),謀求向東發展。趙敬侯元年(前386年),又遷都邯鄲,活動中心北移。趙國在戰國初期,曾滅代,攻中山。戰國中期與齊、魏爭衛。前325年趙武靈王即位,實行改革,教民"胡服騎射",國力增強。前296年最終滅亡中山國。此後趙國多次與秦、齊、魏交戰。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軍大敗,被坑殺降卒40萬,邯鄲被圍。在與秦、燕等國的伐爭中趙國實力大損,前228年秦收王剪破趙,虜趙王遷。趙公子嘉奔代,自立為代王。前222年,秦將王賁攻取代,俘獲代王嘉,趙亡。

齊--姜姓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姜太公呂望的封國。呂望為文王所用重臣,隨武王滅商有功,初封在今河南南陽市的呂地。周公東征之後移封營丘(山東淄博東北),佔有東夷族舊地,建立齊國。西周后期周夷王烹殺齊哀公,立其弟靜為胡公,遷都薄姑(山東博興)。齊獻公時又遷回營丘,改稱臨淄。春秋初,齊國向東西兩端發展,與魯國戰爭不斷。前686年齊襄公被殺,次年齊桓公就位,任用管仲為相,實行改革,國勢漸強,稱霸一時。春秋中期,齊桓以"尊王攘夷"為口號,聯合華夏諸國,討代戎狄,前664年,救燕,保邢護衛。前656年又會諸侯之師攻蔡伐燕,迫使楚國召陵會盟(河南郾城東)。前651年,齊國主盟葵丘(河南蘭考縣東)。齊桓公死後齊國內亂,霸主地位漸為晉國取代。春秋晚期,齊國公室衰敗。卿士兼并。至前379年齊康公卒,媯姓的田(陳)氏代齊。齊威王、宣王時,齊國一度興盛,直到戰國晚期。前301年齊與韓、魏大敗楚軍於垂沙(河南唐河縣西南)。後又連年攻秦,迫秦求和。前284年,燕、秦、韓、趙、魏攻齊,連下七十餘城,入臨淄。多年爭戰齊國元氣大傷。前221年秦將王賁俘虜齊王建,齊亡。

秦--嬴姓國,戰國七雄之一。原為東方部族,商末已遷戎狄之地,與趙國同一遠祖。西周時,秦的先人事周,仍居於西犬丘(甘肅天水西南禮縣)。周孝王時,秦先世非子牧馬有功,被孝王封於秦(甘肅清水縣),遂以秦為氏。周宣王即位,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戰死。秦仲子秦庄公破西戎,封為西垂大夫。秦襄公救護周平王東遷有功,平王賜之岐以西之地,封諸侯,都西犬丘。春秋早期,秦致力於收復西周故地。秦文公遷都於秦,擴地至周原。憲(寧)公遷都平陽(陝西寶雞市東),德公時遷都於雍(陝西鳳翔縣南)。春秋中期,秦積極東擴。前627年秦晉崤之戰後,秦東進勢頭受扼,秦穆公改變策略稱,霸於西戎。戰國早期秦國內亂,至戰國中期,奉獻公徙治櫟陽(陝西臨潼渭水北)。前356年,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耕戰,秦國開始振興。前350年遷都咸陽(陝西咸陽市)。前324年秦惠文君稱王改元。秦國既破六國連橫,又滅巴蜀南國。戰國晚期,秦國不斷東擴,攻取韓、魏、燕的領土。前260年長平之役大敗趙國,又滅東、西周國。前230年滅韓,前228年破燕,前226年拔燕,前223年滅楚,前221年亡齊,秦始皇統一中國。

宋--子姓國,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後,封紂王庶兄微子啟於宋,以奉殷之先祀,都今河南商丘。微子啟在武王滅商時已歸順周人,武庚之亂時表現不錯,得封於宋。西周時期宋國世系有載,事迹不詳。西周宋國都邑至今尚未發現。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太清宮遺址發掘"長子口"墓,王恩田先生認為"長子"乃"微子"之誤識。該墓規格超過同期諸侯墓,且屬西周早期殷人墓,墓主應為宋國君微子啟或其弟微仲衍。太清宮北距商丘60公里,西周宋國都邑當在此附近。此說值得關注。春秋初年,宋國仍行"兄終弟乃繼"制。前728年,宋宣公卒,其弟宋穆公繼位。宋殤公時,在位不滿十年,即為華督父所殺。宋庄公繼位,華氏專政,宋國常干涉衛、鄭內政而發生戰爭。前690年宋國內亂,諸公子紛外逃。宋襄公(前650前-前637年)繼位後,想成就霸業卻連遭挫敗。前638年,宋、楚泓之戰,宋襄公抱殘守舊,拘泥古禮,戰敗受傷而亡。此後,宋國長期處於動蕩不安的局勢中,成為晉楚兩大國爭奪的中心,飽受戰亂之苦。春秋後期,宋國權臣華元倡議弭兵,最終受到響應,中原得到四十年較為和平的環境。但是,宋國內部權力鬥爭不斷,到戰國中期,子姓的宋桓侯被戴氏司城子罕所取代。新宋國迴光返照,撐強一時。前318年,宋君偃自立為王,即宋康王。他東敗齊,南敗楚,受到齊楚大國的忌恨。前286年齊國乘宋內亂,伐宋殺康王,三分其地。

中山--春秋時期白狄四部之一鮮虞所建,姬姓。也可能屬商人後裔子姓的一支。春秋中期,白狄從赤狄中分出,《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始見"白狄"。《左傳》定公9年(前506年)中山之名初現,是時狄人已建國。《左傳·哀公三年》載,前492年"齊衛國戚,求援於中山"。有關中山國的史料很少的史料很少。1974-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處在河北平山縣城北,發現了中山國晚期都城靈壽故址,發掘了兩座中山王陵,出土大量珍貴文物,為了解中山國的歷史與文化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都於顧(河北正定縣)。前408年魏文侯以樂羊為將,率兵攻伐中山。前406年魏滅中山。亡國28年後,前378年中山桓公復國,徙都靈壽(河北平山)。同年,趙國即伐中山。前369年中山國築長城,抵禦趙國的攻擊。前323年中山與韓、燕、宋國同時稱王,已成為略遜於七雄的千乘之國。前314年,中山參加了齊國攻燕的戰爭,乘機掠奪燕的大片土地。此時中山與齊的關係較親近,而與趙國不和,成為趙的心頭之患。前307年,趙武靈王即位,開始大力發展軍事,攻伐中山。前305年,靈王親率軍隊伐中山,中山國被迫割地求和,此後則一厥不振。前300年,趙國又發動新一輪的進攻,並於前296年乘齊伐楚之機,攻入中山國都靈壽。繼位不久的中山國王 逃往齊,中山再度亡國。王子尚(勝)被趙遷到膚施(陝西榆林東南)繼祀,一年後廢除。

陳--周代媯姓國。《史記·陳杞世家》記載,成王克商後,求帝舜後裔,找到了媯滿,封之於陳,以奉帝舜祖祀,稱胡公。陳國故都位於今河南淮陽縣城關一帶。西周時期,陳國的情況不詳,由"陳侯作王媯簋"可知,西周晚期陳國與周王室仍保持親密關係,姬、媯兩姓的世代姻親始終未斷。春秋早期,陳桓公有寵於王,鄭莊公小霸中原,不敬王室,陳國還參加宋、蔡、衛等國的伐鄭,有一定的實力和影響。陳桓公死後。陳國內亂,陳宣公時才趨於平穩。這時期齊國稱霸,陳國多次參加齊桓公主持的諸侯會盟。陳與齊、魯強國關係和諧。齊桓公之後,楚國加快北上爭霸的步伐。前637年楚伐陳國,陳被迫依從強楚。後曾跟隨楚國圍宋,攻晉。城濮之戰後,晉國興盛,楚國受挫,陳國又依附於晉。陳國夾在晉、楚之間艱難的生存,時常遭受侵犯。從陳靈公開始,陳國歷經三次內亂和亡國之禍,國勢日趨衰敗。陳國的後一百餘年間,多數時間是依附於楚國的一個傀儡國。楚弱時又順從於晉、吳。前598年楚莊王趁陳內亂滅陳,置為縣,不久又復封。前534年,陳國又因爭立而內亂,楚靈王使公子棄疾滅陳為縣。前429年,楚平王奪得王位後,為籠絡人心,再次使陳復國。前478年,依附於吳的陳國,在楚國公孫朝率領的楚師攻伐下,終於亡國。

杞--姒姓國,夏禹後裔。《史記·陳杞世家》載:"周武王克殷紂,求禹之後,得東樓公,封之於杞。"周代杞地,有二,一在今山東諸城安丘一帶,一在今河南杞縣,何是何非,何早何晚,意見有異。周之杞國是封於商杞舊地的。成湯滅夏後,即遷姒姓於杞。甲骨文中有關於杞的記載,其與商有一日之地,應在河南境內。卜辭中有"杞侯",是商末杞為商的侯國之一。周初的東樓公應是商代姒姓杞人遷居山東婁地的一支,首領稱東樓公。武王得之,把其封到婁西的杞國故地,以續夏祀,可能婁地仍有一支祀人並存。所以,《史記》曰:"東樓公生西樓公,西樓公生題公,題公生謀娶公。謀娶公當周厲王時。"

西周時期,王室尚強,諸侯不得擅自征伐,杞國雖小,與宋、陳、曹等相近,也相安無事。平王東遷之後,形勢變化,兼并開始。鄭、宋等鄰國都躍躍欲試,角逐中原,夾在其間的弱小杞國自然苦不堪言,難免"杞人憂天"。為了生存只有東遷。遷徙情況,《春秋》隱公四年"莒人伐杞"杜注曰:"桓六年,淳于公亡國,杞似並亡,遷都淳于。僖十四年,又遷緣陵。襄二十九年,晉人城杞之淳于,杞又遷都淳于"。緣陵即今山東昌樂縣東南;淳于,史書也作州,即今山東安丘縣。春秋中期之後,因"杞小微,其事不足稱述",史籍失載。前445年,楚惠王四十四年,杞被楚所滅。

黃--嬴姓侯國,東夷少昊的後裔,是黃夷的後代。《竹書紀年》載:"(夏)後相即位,二年,征黃夷。"商代黃夷已在淮水之濱建立國家,與商王的關係不是十分和諧,卜辭中有"伐於黃尹"的記載。周人滅商後,黃人歸服,得以保留。從出土的東周時期黃國及相關的青銅器看,嬴姓黃國與姬姓曾國等一直保持婚姻關係。

黃國故城位於河南潢川縣西北6公里處的隆古鄉。城址長方形,周長6700米,城牆殘高5米-7米,時代為西周到春秋時期。在黃國故城西南約20公里的光山縣寶相寺一帶,發現黃國貴族墓地。1983年發掘出黃君孟夫婦墓,1988年發掘出黃季佗父墓。在黃國疆域內的羅山、光山、潢川等地都出土不少珍貴的黃國文物,時代多為春秋早期。

黃國史實見於《左傳》者,始於桓公八年(前704年)。這時楚國方興,在楚地約會諸侯,黃、隨二國都沒參加,結果,漢陽的隨國受到討伐,淮水的黃國由於相距較遠,躲過一劫,但也遭到楚國的斥責。魯庄公十九年(前675年),楚文王首次伐黃。面對勢力已擴張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國,黃國採取了依靠強齊抵禦強楚的策略。魯僖公二年(前658 年),黃國參加了在宋地舉行的謀劃伐楚的齊、宋、江、黃四國會盟。第二年,四國又在山東陽谷盟會。前655年秋天,黃、江二國伐陳。隨著齊國霸主地位的形成,淮域諸國紛紛叛楚附齊。極力北上爭霸的楚國當然不甘示弱,前655年就將黃國的姻親小國弦國滅掉,弦子逃奔黃國。6年後,即前649年冬,楚國借口"黃人不歸楚貢",出師由伐黃。半年後,即前648年夏,黃國終於被楚成王消滅。

江--據《世本》、《史記·秦本紀》等記述,江為嬴姓國。何光岳先生曰:江為"東夷族與夷的一支。江,又作 、鴻、邛、邛,音鴻。卜辭有 鴻 的國名,系以鴻鳥為圖騰,以後發展成為國號"。周代江則位於今河南正陽縣東南、淮水北岸。這裡發現有江國故城,平面長方形面積約17.5萬平方米,時代為東周至漢代。徐少華先生認為,江人周初以前應在東方,周公東征伐淮夷,踐奄後才南遷。周穆王時及其以後,溯淮河兩岸西侵,漸入中土。西周晚期,召公平淮夷,江、黃等嬴姓諸族歸附於周,各自所居即成為周王室承認的封土。

江為小國,春秋早期先依附於楚,楚成王曾嫁妹於江。待齊國稱霸時,江又改依於強齊。《春秋》僖公二年(前658年),"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於貫"。《左傳》曰:"服江、黃也",杜預註:"江、黃,楚與國也,始來服齊,故為合諸侯"。不久,江又參加了北方諸侯謀楚的陽谷和召陵之會。和黃國一樣,江國因懼楚,未敢貿然參與直接伐楚的行動。即便如此,也已得罪了決意北上東進的楚國。前624年,"楚師圍江"。後因晉國出兵救江,楚師暫時撤走。第二年秋天,楚穆王再次出兵,一舉滅掉江國。《左傳》文公四年記載,江的亡國,大大刺痛了同姓秦國,秦穆公為之服哀。

樊--嬴姓國,東夷少吳氏後裔,有傳世"樊君鬲"銘為證。樊國地望有湖北樊城和河南信陽等說,以河南信陽說為是。其故城馬世之先生謂在今河南信陽平橋鎮以南的獅河之濱。1978年在平橋南山嘴清理了兩座樊國貴族墓,依銘文知為春秋早中期的樊國君及其夫人墓。1981年在這附近又清理一座樊國銅器墓。出土器物有濃厚的楚文化風格,是樊與楚關係相近的佐證。《韓詩外傳》卷二記楚莊王有后妃"樊姬",徐少華認為是樊國之女適楚莊王者,當時樊楚二國尚有姻親關係。

樊國歷史,文獻失載,由文物資料推測,至遲在兩周之際或春秋初年,樊已立國。樊國地當楚國北上之前沿,其應為楚所滅,具體時代約在春秋中晚期。襄陽樊城或為楚滅樊之後,遷樊人於鄧國故地的遺留。

申--姜姓國。《左傳·隱公元年》曰:"鄭武公娶於申,曰武羌。"《國語·周語中》:"齊、許、申、呂由大姜。"韋昭:"四國皆姜姓。"申人源於姜戎,早年居於今陝西米脂縣及以北地區,是較早與華夏融合的西戎。先周時期姬姓周人便與申人世為婚姻,周太王之妃、王季之妃、文王之祖母等皆稱"太姜"即是。西周后期,申國仍不斷與王室通婚,且在周王室中任要職,如厲王大臣"申季",厲王、幽王皆娶申女為後。

周宣王時,為了加強對"南土"局勢的控制,改封王舅申伯於今河南省南陽市,在原謝國的土地上建邑立國。此申國遂稱"南申",西土之申國可稱西申。平王東遷以後,南申是東周王室的南大門,為了防備荊楚侵犯,周在此駐紮了軍隊。申國也加強了與中原內地諸侯的聯繫,曾將申女嫁於鄭武公。春秋早期,楚國北上,地處要衝的申國成了攻擊目標之一。魯庄公六年(前688年)楚師假道於鄧伐申。大概在楚文王時,申國被滅,設為縣。何浩先生認為約在前687-前684年之間。申國故城北即後世的南陽古宛城所在,位於今南陽市區東北部,有大小兩重,文化內涵為周代和漢代。1981年在此附近的西周墓中,曾出土南申國青銅器。1975年清理的一座春秋中期墓,出土了楚國申縣縣公的青銅器。楚滅申後,曾將申國的部分貴族平民遷往東面的信陽一帶安置,成為楚之附庸。這就是春秋時期信陽之申的由來。信陽之申稱東申。《左傳·昭公十三年》載:"楚之滅蔡也,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於荊焉"。東申被遷往楚地,楚平王時申又在信陽恢復。南申亡國約在戰國中早期。

鄧--曼姓國。鄧國的先人早期就活動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商代的鄧為侯國,約在河南孟州市境內,卜辭中有"王在登"的記述,登即鄧。馬世之先生認為,商代晚期,鄧人南徙至今河南郾城縣東南。西周初年,又舉族南遷至南陽盆地,其地域在今河南鄧州與湖北襄樊一帶,都城約在河南鄧州西南的林扒鎮。西周以後,鄧國又徙都於今湖北襄樊市附近。

西周時,鄧國與周王室及姬姓國關係密切,先後與井、應、等國聯姻,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成、康時代的盂爵銘有"王令盂寧鄧伯"之句,記述了周王派盂慰問鄧國君之事。西周中期開始,有關銘文上鄧群一律稱"公",反映了鄧國權威的進一步提高。

春秋時期,鄧國依然活躍,鄧與鄭、楚等國保持有婚姻往來。《春秋》桓公七年載,鄧侯千里迢迢到魯國訪問。魯桓公九年鄧與楚、巴二國發生糾紛,引發楚巴聯軍伐鄧,結果鄧師大敗。魯庄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伐申經過鄧國,受到了祈侯的招待,鄧國大夫提出藉機殺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鄧侯不聽。第二年,楚文伐鄧。魯庄公十六年(前678年),楚再次伐鄧,將其滅亡。

養--周代嬴姓小國,文獻失載。養與淮域上游的江、黃、樊等國同族,皆東夷少昊族的後裔。傳世西周養史尊銘曰:"養史作旅彝。"養史即諸侯史官,西周前期養已立國並有自己的史官。湖北江陵一春秋中期墓曾出土一件養伯簋,說明此時周王室所封之養伯國尚存。此器是養伯為其元妹外嫁所作的媵器,出自楚墓,也是楚養通婚之證。

養國地望,文獻無確切記載。黃盛璋先生認為養國在今河南魯山、郟縣、襄縣一帶;何浩先生則認為,養在河南沈丘一帶。前者所云當為養國後人所居,後者所論較符合春秋時期淮域形勢,但缺乏確鑿的文物證據。20世紀70年代以來,河南桐柏縣月河鎮左庄附近,多次發現有銘記的養國青銅器。1993年底,這裡又發現一座春秋晚期養國墓葬,一件青銅器上有"養之伯受止鐸"銘文,可知此墓為養國國君墓。董全生等提出,養國應在今桐柏及其附近地區,言之有理。桐柏之養或許是楚滅沈丘之養後所遷或重封的養國,系楚國的附庸。也許周代之養就在桐柏。

《左傳》載,魯昭公三十年(前512年),楚昭王已將養地封給了吳公子,可見此前養已亡國。養亡國時間何浩先生推定在春秋中期晚段,可從。亡國後的楚人就在桐柏居住,成為楚國的附庸。降歸楚國的養人有在楚國任要職者,楚國貴族中有養氏,如以善射著稱的養由基。

番--也作潘、鄱,周代己姓小國,遠古時代祝融八姓之一的昆吾之後,與楚國同源。西周及其以前的番國應在河南溫縣附近。西周末年南遷到淮河上游,今河南信陽一帶早期以後,又東遷到河南固始、淮濱地區。

西周中晚期,番國貴族就世代在周王室任要職。番氏也嫁女於周,與王室結為親戚。西周中晚期早期,番國青銅器在信陽一帶發現較多,且成組出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番國經濟、文化的發達。這時番國君主既稱番伯,也稱番君。

進入春秋中期以後,番國隨著楚國的北上擴張,逐漸被納入楚國的勢力範圍。番國文物所反映的文化特徵也發生了變化,向著楚文化轉換。番國貴族開始在楚國任職,並得到重用。如楚穆王的老師潘崇幫助穆王奪得王位後,官至太師。春秋晚期,番國完全淪為楚國的附庸。《左傳》定公六年(前504年),"吳太子終累敗楚舟師,獲潘子臣、小帷子及大夫七人"。《史記楚世家》云:"吳復伐楊,取番。"這次戰爭中,番國的君主、都邑均被吳國所獲取,以後再未見有番國的記述。

楚-- 羋姓諸侯國。楚國的族源至今存有異議。據古文獻,楚的遠祖是來自中原祝融部落的一支,直系祖先為季連。夏商時期楚祖曾為侯伯,不知何故,逐漸南遷到江漢地區,與當地土著融合立國,大約在商代中晚期,季連率部先到丹陽一帶,即今陝、豫、鄂三省交匯處的丹水之濱。在此披荊斬棘,開闢家園,並向南擴展。到楚熊鬻時,投靠新興的周國,鬻本人曾為文王師。楚人應是參加了滅商戰爭的。成王時,熊繹被正式分封在楚地,賜子男之田,都於今湖北秭歸的古丹陽。

西周時,異姓楚國久居蠻夷之地,得不到周王的重視,所以,時服時反。周昭王曾幾次南征,主要就是討伐楚國。昭王最後一次南征時,竟溺死於漢水。西周晚期,王室衰微,無暇南顧,楚國乘機發展起來。

春秋早期,熊通奪位,遷都郢(湖北江陵紀南城),前704年自稱武王。他曾多次攻伐漢陽諸姬中的強國--隨。文王時,楚國迅速壯大,並率上伐滅申、呂、息、鄧等國。春秋中期,楚國多次北伐,基本上控制了淮河上游及南陽盆地。楚莊王時終於成就霸業。前606年,楚師伐陸渾戎,觀兵洛水,問鼎中原。楚已是中原南部最強大的國家。春秋晚期,楚國一度陷入長期內亂。前575年,鄢陵之戰楚軍大敗。以後中原進入長達40餘年的弭兵休戰期。前550年,楚國就開始東進攻打吳國。內亂中,楚伍子胥投吳,並興師伐楚。前506年,吳軍進攻楚國,在柏舉大敗楚師,此後又五戰五勝,直搗楚國郢都。楚昭王狼狽逃入隨國。申包胥哭乞秦國相救,後吳國撤走。前504年,楚遷都於若(湖北宜城東南)。

戰國早期,楚佔領淮水流域。任用吳起變法後,楚國復興,佔領南方大片土地。戰國中期,楚國參加了中原各國合縱攻秦的戰爭。前301年,齊、韓、魏、大敗楚師於垂沙;次年秦取楚襄城;第三年,昏庸無能的楚懷王入秦被扣押,三年後死於秦國。前278年,秦將白起破郢都,楚遷都於陳(河南淮陽)。前253年,楚曾遷居鉅陽(約在河南光山縣西南)。前241年楚遷都壽春(安徽壽縣)。此時的楚國內亂不止,日益衰退。前223年,秦將王剪攻破壽春,俘虜楚王負芻,楚國滅亡了。

總之,兩周時期的中原列國,幾乎都經歷了分封后的發展、繁榮、衰亡的過程。中原古代的國家制度,也逐步走向成熟。從西周時期以周天子為中心,以宗族宗法製為基礎的諸侯分封制,轉向以皇帝為首的封建郡縣制,整個社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東周時期的大分化、大動蕩、大瓦解,摧毀了舊體制,孕育了一個新時代。諸侯國數量由多到少,規模由小變大,最終結束了幾千年來小國林立的局面。從姬姓國優先,天子獨尊,到強國爭雄稱霸,社會關係得到改善。在血與火的爭戰中,一場史無前例的民族大融合悄然完成。兩周時代 ,中原地區經歷了一次縲旋式上升的歷史進程。由一統的一元化社會,到分化的多中心,繼而又形成統一的大帝國。兩周時期中原列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為日後的封建帝國遺留了一筆寶貴財富,影響中華歷史二千年。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中原兩周列國源流述略(上)
毛澤東讀《二十四史》的幾個特點
陳克希:樂做故紙堆里舊書鬼
故紙堆金:普通舊書也升值
清末中國人的澳洲想像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第二章 書法史述略(一)
狗狗分類|中國犬文化述略
完顏三部述略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訂版)》
《杭州藏書史述略》
績溪龍川胡氏綜介之「七架」述略
【營口史話】營口地區歷代戰爭述略(上)
劉鋒:清代《文選》校勘述略
《論語》在法國的譯介與研究述略
20世紀上半葉日本所編善本書影述略
達拉特史話之二:「胡地」述略
江蘇丹陽市雲陽袁氏述略
王曾瑜:秦漢至隋唐五代賣官述略
金朝婦女服飾述略
安徽歙縣北岸鎮清華胡氏述略
梅蘭芳紀念館藏戲曲抄本文獻述略
徐暢:存世唐代告身及其相關研究述略
中國書法:草書字法研究述略
煙水競其風華 梅柳滋其妍翠——明清秦淮畫舫唱曲情形述略
愛木盆景I 杜鵑盆景品種述略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