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史小記:秦楚之好

讀史小記:秦楚之好

(圖片來自網路)

「袍澤之情」來自《詩經》中的《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同袍、同澤、同裳,同仇、偕作、偕行,烈烈秦風,撲面而來,彷彿聽到了鼓角爭鳴。相傳這是秦哀公親自所賦,那麼秦國是對誰表達這濃濃的「袍澤之情」呢?答案是楚國!

公元前506年,吳國大將伍子胥伐楚,攻破郢都,楚幾乎亡國。楚昭王被迫逃亡,大臣申包胥飛奔秦國求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楚昭王的母親是秦國王室之女,血脈相連。吳國大舉伐楚,背後是晉國的策動。晉國甚至直接派遣軍事指導團,將中原地區先進的車戰之法傳授給吳國。楚敗秦危,唇亡齒寒。於家於國,秦國都責無旁貸。哀公下定決心,發兵救楚,並親賦《無衣》。悲風高歌,既是當眾承諾,更是全面軍事動員。

(吳楚柏舉之戰,圖片來自網路)

申包胥哭廷,秦哀公救楚,只是「秦楚之好」的一個片段。從秦穆公和楚成王開始,秦楚逐步成為了惺惺相惜的戰略夥伴。「秦晉之好」是兩家聯姻的代名詞,但如果細細考究,「秦楚之好」似乎比「秦晉之好」更加歷史悠久。一代雄主「雙頭鷹」秦穆公在向東發展過程中,屢屢受到晉國壓制,不得不另闢蹊徑,積極尋找新的戰略同盟。在中原諸國眼裡,楚國和秦國都是邊緣之國,楚是「南蠻」,秦是「西戎」。當時晉國強盛,視秦國和楚國為潛在對手,不斷打壓。秦楚兩國加強合作,符合兩國各自的長期戰略利益。歷史學家在文物《詛楚文》中找到了「秦楚之好」的佐證,「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勠力同心,兩邦若壹,絆以婚姻,袗以齊盟。曰世萬子孫毋相為不利。」這是簡潔有力的盟約。《詛楚文》描述了從秦穆公到秦惠文王的三百年間,秦楚有十八代聯姻結盟的歷史。

(《詛楚文》,圖片來自網路)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詛楚文》成文大約在秦惠文王時代,是秦王派遣巫師詛咒楚王不道,祈求大敗楚國的文章。此時已經是戰國後期,秦楚通過對內改革、開疆擴土,都已經成為大國。三晉魏、趙、韓在秦惠文王和楚懷王的持續打擊下不斷削弱,於是秦楚矛盾凸顯出來。公元前319年後,楚國成了反秦聯盟的組織者。公元前316年,秦大舉伐蜀,佔據了天府之國,不僅獲得了富饒的戰略補給基地,而且在上游形成了對楚國的直接威脅,贏得了先手棋。這也是秦楚矛盾激化的重要標誌。

秦楚對抗,似乎對於秦楚聯姻沒有太大影響。秦惠文王有側室羋八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太后。秦昭襄王是宣太后之子,昭襄王的王后葉陽後是宣太后做主、親自挑選的楚國王室之女。秦孝文王嬴柱是昭襄王之子,宣太后之孫,嬴柱的正室華陽夫人更是宣太后弟弟羋戎的孫女,孝文王對華陽夫人言聽計從。秦莊襄王異人也是通過華陽夫人,才被立為儲君,並改名「子楚」,以表達對華陽夫人的敬意。庄襄王之子始皇帝,其長子扶蘇也有楚國血統。由此可見,即使到了秦楚爭霸的最後一刻,秦楚還是聯姻不斷。

「秦楚之好」在大國爭霸的複雜局面中,為各自做了最好的風險對沖。最後的對決不可避免,曾經擔任秦相的昌平君熊啟被楚將項燕擁立為末代楚王,但也難以力挽狂瀾。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秦並有天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畿語不絕於耳,最後又變成了現實。

(秦滅楚之戰,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映青山 的精彩文章:

讀史小記:秦軍的秘密·兵銳

TAG:雲水映青山 |

您可能感興趣

讀史小記:秦·宜陽之戰
讀史小記:秦·暗戰之謀
讀史小記:秦·邯鄲的誘惑
讀史札記之八
讀史小記:興秦三策
讀史小記:秦·變法之法
讀史小記:秦·分割上黨
【讀史札記】迷路的小孩
讀史年筆記之東周記
讀史小記:秦·「定海神針」華陽太后
讀史小記:秦·昭襄王的「微操作」
阿建讀史記 之十九
《史記》:讀史有意思
第4期:小迷糊錦瑟讀史記卷一 《史記》中記載的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事情嗎?
讀史札記五則
【讀史札記】看東晉大畫家「痴絕」顧愷之如何撩妹
阿建讀史記 之十六
【讀史札記】「放羊御史」之:伴君如伴虎,距離產生美
【讀史札記】楊瓚:哥哥要當皇帝,兄弟我好怕怕
讀史札記-清乾隆《孝義縣誌》之勝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