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濫用末位淘汰制是管理者無知的表現

濫用末位淘汰制是管理者無知的表現

《第八次全國法院民事商事審判工作會議(民事部分)紀要》第29條明確:「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期限內通過『末位淘汰』或『競爭上崗』等形式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請求用人單位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支付賠償金。」最高法在這個時候就「末位淘汰」再次重申,說明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末位淘汰」有死灰復燃的跡象。

「末位淘汰制」於上世紀末傳入國內,一度曾在國內企業中流行,隨後即告沉寂,最近又有流行的苗頭。目前,由於經濟形勢的變化,一些企業「訂單」減少,利潤下降,出現冗員現象。某些企業為保自身利益,再次推行末位淘汰制度,藉機達到「合理化」裁員的目的。

國資委研究中心廖義全研究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濫用末位淘汰制是管理者一種無知的表現,既沒有理性也沒有智慧內涵。企業建立任何一項規章制度,都必須引入科學化的制度化管理,消除管理者的主觀隨意性,最終達到激勵職工,促進企業發展的目的。」濫用「末位淘汰」,不僅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甚至侵犯員工的合法權益。可謂,既不厚道又涉嫌違法,其結果必然得不償失。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1971年6月成立,成立時僅有4架飛機、70多名員工。剛成立不久就被兩家競爭對手以違反《民用航空法》和《航空管制法》告上法庭。官司打了4年,雖然西南航空最終勝訴,但已是元氣大傷。當時西南航空管理層一致認為,要想擺脫眼前困境,要麼賣掉一架飛機,要麼裁減部分人員。員工們得知消息後,個個人心惶惶,認為公司不可能賣掉用來賺錢的飛機。在一片主張裁員聲中,只有總裁凱萊赫不同意。凱萊赫說:「員工才是公司最大的財富,減少一架飛機的損失可以通過提高其他飛機的利用率來彌補,但員工喪失了工作熱情和安全感,是什麼都彌補不了的。」最終,西南航空不僅沒有裁員,還給員工提高了薪水。此後,員工對公司更加忠心,把原需一個多小時的工作縮短到了30分鐘,飛機滯留機場的時間短了,飛行班次增加了,公司逐漸扭虧為盈。如今,西南航空已成為美國第二大航空公司,連續30多年保持利潤增長,尤其9·11事件後,各大航空公司都面臨困境,只有西南航空公司例外。

末位淘汰制度與現代管理倡導的「以人為本」理念背道而馳。「以人為本」提倡的是尊重人性,努力創造一種寬鬆、信任的環境來充分發揮人的潛能。而末位淘汰使用的是強勢管理手段,主張通過員工相互競爭提高生產。為求生存,員工在競爭中產生利益衝突,表現出更多的不合作,甚至還會故意刁難別人的工作,使別人處於末位。這不僅阻礙了團隊合作,也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友善。長期下去,對企業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另外,「末位淘汰」對被淘汰的員工而言,是一種極大的人格傷害,這種傷害有時是致命的,它可能影響員工的一生。尤其是一些年齡大文化低的員工被「淘汰」後,再就業非常困難,從此失去生存的保障,一個家庭可能也因此破碎。藉此,呼籲某些企業主多一點社會責任感,多一份善念,不要隨意濫用「末位淘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解密肝癌的生長和擴散
童年社會經濟狀況影響心臟功能
拍照改善視覺記憶 但會降低聽覺記憶
研究人員發現具有抗艾滋病毒潛能的分子

TAG:今日科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管理者對下屬管理應把懲罰制度化
處理問題的能力,是管理者領導力的一種體現
管理目的:將所有的偶然成功現象成為管理者實施管理後的必然結果
三種人不適合做管理者
易經感悟:處罰是管理者或教育者必不可少的手段
管理者,最忌諱為管理而管理
做時間的管理者
管理者禁止在下屬面前做這三件事,否則你威信全無
管理者都是會講故事的高手!
選擇合適的管理者
年輕一代員工如何管理——一位管理者的忠告
為什麼說開會是每位管理者必須掌握的重要能力!
管理者請三思:員工這三個離職理由,是理由嗎?
管理者如何巧妙告知員工壞消息
為什麼說管理者的工作要從「用眼」開始?
如何做好管理者?
職業決定未來,食傷制殺可為管理者的八字
微隨筆:好的管理者都是項目經理
管理者創造各種機會,讓下屬施展才能
下屬無能,就是領導無能!合格管理者,首先應該是一個優秀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