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天京刻書述略

太平天國天京刻書述略

19世紀50年代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規模空前的革命高潮,也是中國舊式農民戰爭史上最光輝的一頁。在長達14年可歌可泣的歲月里,太平天國的將士們不僅同清軍進行了英勇悲壯、艱苦卓絕的軍事鬥爭,而且非常重視思想宣傳和文化建設工作。在軍書旁午、戎馬倥傯之際,他們組織力量編寫、刊刻了大量的書籍,以進行思想宣傳和文化建設,對這場偉大的農民戰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文試據有關文獻資料,將太平天國的刻書情況考述如下。(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論只及於編印成冊的書籍,而不包括一般的文書雜件。)

一、太平天國刻書概況

太平軍於1851年金田起義後,即揮師北征。為了配合軍事鬥爭,他們在北征途中即刊印了不少宣傳、教育資料。1853年春,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南京)後,為了適應文化宣傳和思想教育的需要,便專門成立了出版機構,在天京設立了「鐫刻營」和「刷書衙」,並委派專職長官負責。[1](p.101,139,207)宋代以來,南京即為全國著名的刻書中心之一,聚集了眾多刻書專業的能工巧匠。至此,南京(天京)又成為太平天國的出版中心。太平天國充分利用天京當地雄厚的刻印技術力量,大量刊刻印刷書籍,以致太平天國刻印的書籍在當時「汗牛充棟、人人習見」。[1](p.252)

但是,由於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政府對太平天國刻印的書籍極力查禁銷毀,因而太平天國刻印的書籍流傳下來的寥寥可數。所幸的是,一些太平天國書籍流散到國外的博物館、圖書館,解放前後蘇南常熟地區也發現了一批。通過這些文獻資料,我們可以大致考知太平天國刻書的概況。

現存太平天國刻書之最早且有實物可征者,有辛開(亥)元年(1851年),即太平天國立國當年,所刻印的《太平禮制》、《幼學詩》兩種。太平天國立國以後,除丙辰六年(1856年)由於楊韋事件發生內亂沒有刻書和癸開(亥)十三年(1863年)、甲子十四年(1864年)情況不詳外,歷年都有數量不等的書籍出版。

太平天國刻印的書籍,大部分是他們自己編撰的。如有關典章制度的書籍有:《天朝田畝制度》、《欽定士階條例》、《太平軍目》、《資政新篇》等等;有關宣傳教育的書籍有:《天條書》、《太平救世歌(誥)》、《三字經》、《幼學詩》等等;其他還有一些論文結集、文告彙編和歷年頒行的曆書等等。除了太平天國自己組織力量編撰的書籍以外,還有一部分書籍則是就前人的書加以增刪改編而成。如將基督教的《聖經》(《新舊約》)刪改編印成《舊遺詔聖書》和《新遺詔聖書》;將中國古代兵書《武經》(《孫子》、《吳子》、《司馬法》三書合集)加以刪改刻印,改稱為《武略書》等等。

對於我國傳統的《四書》、《五經》,太平天國起初把它們當作「妖書」而嚴加禁止,並諭令科舉考試不得再用孔教經書,而代之以《舊遺詔聖書》和《新遺詔聖書》。[2](p.313)後來,隨著政治形勢的發展,為了穩定社會、鞏固政權,太平天國改變了對《四書》、《五經》的認識,並假託天父降旨說:「孔孟之書不必廢,其中有合於天情道理亦多,既蒙真聖主御筆欽定,皆屬開卷有益者。」[3]於是便將《四書》、《五經》刪改刊印,准許人們閱讀。這些刪改過的《四書》、《五經》被定名為《御筆改正四書五經》。關於此書,當時曾在天京的汪士鐸所作的《乙丙日記》和英人所辦的《北華捷報》社評都曾做過論述。[4]可惜此書至今尚未被發現。

凡經天王批准頒行的太平天國刻書,當時統稱為「詔書」。太平天國所謂的「詔書」,據他們自己解釋,意指「真書」、「訓世之書」、「化民之書」、「發號施令」之書、宣布「天王之化」之書。[5](p.304-313)從癸好(丑)三年(1853年)開始,太平天國的刻書在卷首都附有「旨准頒行詔書總目」,羅列此前已出版的「詔書」書目。庚申十年(1860年)出版的《王長、次兄親目親耳共證福音書》所附的「旨准頒行詔書總目」,就已列出了如下29部已出版的「詔書」書目:《天父上帝言題皇詔》、《天父下凡詔書》(二部)、《天命詔旨書》、《舊遺詔聖書》、《新遺詔聖書》(庚申十年後稱《前遺詔聖書》)、《天條書》、《太平詔書》、《太平禮制》、《太平軍目》、《太平條規》、《頒行詔書》、《頒行曆書》、《三字經》、《幼學詩》、《太平救世誥》(早期刻本稱《太平救世歌》)、《建天京於金陵論》、《貶妖穴為罪隸論》、《詔書蓋璽頒行論》、《天朝田畝制度》、《天理要論》、《天情道理書》、《御制千字詔》、《行軍總要》、《天父詩》、《欽定製度則例集編》、《武略書》、《醒世文》、《王長、次兄親目親耳共證福音書》。

上列29部頒行詔書,除了《欽定製度則例集編》一部尚未發現原書外,其餘28部原書均已發現,有的還發現多種版本。這28部已發現的太平天國原書現在分別收藏於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美國以及我國的一些圖書館、博物館中。在羅爾綱先生的主持下,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經多方努力,將上述已發現的太平天國「詔書」收錄於《太平天國印書》中,於1961年影印出版(後又於1979年出版排印本)。其中唯有《新遺詔聖書》和《武略書》由於當時收藏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院東方部,國內尚不可得見,因而未予收錄。後來這兩部書的縮微膠捲由英國傳入國內,由王慶成先生等編入《影印太平天國文獻十二種》之中,由中華書局於2004年10月出版。

當然,太平天國的刻書並不只上述「旨准頒行詔書總目」中所列的29部。辛酉十一年(1861年)以後,雖然由於形勢日益險惡,刻書日益減少,但太平天國克服種種困難,又陸續刊刻了一些。此外,辛酉十一年以前所刊刻的書籍也有一些未列入上述「旨准頒行詔書總目」。如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印的《太平天國印書》,除影印了26部「詔書」外,還影印了如下十部未見於「旨准頒行詔書總目」的太平天國刻書:《太平天日》、《欽定士階條例》、《欽定敬避字樣》(後附《天朝欽定文確》、《太平天國聯句》、《天朝點將錄》)、《幼主詔書》、《資政新篇》(後附《兵要四則》)、《欽定英傑歸真》、《誅妖檄文》、《欽定軍次實錄》、《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己未九年會試題》、《開朝精忠軍師干王洪寶制》等。

需要說明的是,《太平天國印書》共收錄影印了36部太平天國刻書,可是由於其中《太平禮制》有辛開(亥)元年的初編本和戊午八年的續編本兩種;《頒行曆書》有癸好(丑)三年、甲寅四年、戊午八年和辛酉十一年的四種、另外還有《天條書》和《太平詔書》的重刻本各一種,所以《太平天國印書》實際上收錄了36部42種太平天國刻書。

已經發現的太平天國刻書,除了上述《太平天國印書》所收錄的28部旨准頒行的「詔書」和10部一般刻書外,還有《天父聖旨》和《天兄聖旨》兩部刻書。這兩部書由王慶成先生於1984年發現於英國圖書館,並由遼寧人民出版社於1986年以《天父天兄聖旨》為書名排印出版。此外,中華書局於2004年10月又影印出版了由王慶成等人收集和編定的《影印太平天國文獻十二種》,共收錄了如下12種太平天國文獻:《天父聖旨》、《天兄聖旨》、《天父詩》、《天父下凡詔書》(第二部)、《建天京於金陵論》、《貶妖穴為罪隸論》、《新遺詔聖書》(第一卷為馬太傳福音)、《武略》、《天王「御照」、詔旨等文書》、《軍中檔冊》、《干王洪仁玕親筆文書》、《幼天王洪天貴福親書述》。其中《天父聖旨》和《天兄聖旨》已收錄於前述《天父天兄聖旨》一書,由遼寧人民出版社於1986年出版;《天父詩》、《天父下凡詔書》(第二部)、《建天京於金陵論》、《貶妖穴為罪隸論》等4種圖書雖已收入《太平天國印書》,但是是抄錄本,而本書所影印的是原刻本;《新遺詔聖書》和《武略》兩書則是《太平天國印書》未來得及收錄的原刻本。其餘的《天王「御照」、詔旨等文書》、《軍中檔冊》、《干王洪仁玕親筆文書》、《幼天王洪天貴福親書述》等4種文獻則是太平天國檔案文書的彙編,不是當時的刻書。這樣,目前發現的、在國內可以看到原刻本或影印本的太平天國刻書共計有40部。

另外,據羅爾綱先生《太平天國史料考釋集》[6]和張秀民、王會庵二先生《太平天國資料目錄》[7]等考證,太平天國刻印的書籍,不見於「旨准頒行詔書總目」、今天也仍未發現、而從有關記載可以考出書名和內容的計有如下一些:《天命真聖主詔書》、《天道詔書》、《待百姓條例》、《太平官制》、《天朝詔命》、《律文六十二條》、《太平軍書》、《太平軍制》、《大小兵法》、《水旱戰法》、《行軍號令書》、《練兵要覽》、《忠王會議輯略》、《真聖主御筆改正四書五經》、《字義》、《詩韻》、《欽命記題記》、《三國史》、《義詔誥》,等等。

綜上所述,已經發現的與可以考知書名的太平天國刻書共計約有60餘部。當然,太平天國曾經刊印的書籍決不止此數,還肯定會有一些至今不為人知,而將來也許會發現的;也肯定會有一些我們迄今還不知道,而將來也可能永遠湮沒無聞的。

二、太平天國刻書的版本學特點

太平天國刻書在版刻、紙張、字體、版式、裝訂等方面是很有特點的。在已發現的諸多太平天國刻書中,只有1862年印刷的《太平天日》封面有「欽遵旨准刷印,銅板頒行」字樣,說明是銅版印刷,其餘均為木刻本。太平天國刻書字體多為橫輕直重之明體字(俗稱宋字)。書紙多為毛邊紙,「其裝訂或黃紙,或紅紙、白紙、綠紙,宛如地攤所賣何文秀綉荷包式樣」。[8](p.717)書籍裝訂多為線裝或黃絲線裝。封面多為紅色或黃色,只有個別的為草綠色。書名頁大都有二龍戲珠或龍鳳裝飾圖案,也有四周作簡單迴文圖案的,欄上橫書刊行年月。1851年至1861年刻書的首頁絕大多數都附有「旨准頒行詔書總目」。(所謂「旨准頒行詔書總目」,就是天王正式批准出版的「詔書」的總目錄。)其下羅列歷年已出版的書籍名稱,末尾有「旨准頒行共有××部」字樣。辛酉十一年(1861年)以後所刻的書不再有「旨准頒行詔書總目」。當是於此後政權日益衰落有關。需要注意的是,「旨准頒行詔書總目」內所列的書目順序並非按出版先後排列,而是按各書的地位高低,即按各書內容的重要程度而次第排列。

太平天國刻書在行文上有一定的規範。凡遇「天父」、「天兄」、「天王」、「真王」、「天朝」、「天堂」、「天心」、「天恩」、「天兵」、「天書」等字樣,一般均另起抬頭,以示尊崇。此外,太平天國沿襲舊制,在書文中實行避諱制度,並專門頒布了《欽定敬避字樣》一書,具體規定了一些應避諱的字和一些代用的字,用行政命令在廣大軍民中強制推行。因此,避諱改字就成為太平天國刻書中的一種普遍現象。清人張汝南《金陵省難紀略》就有這樣的記載:「(太平天國刻書)創天父之說,稱為皇上帝。又稱為神父、神爺。避此數字俱不用。後又准用『上』字、『父』字。餘仍避。『神』字減作『申』。地支中『丑』改作『好』,『卯』改作『榮』,『亥』改作『開』。以『日』為『王』,『月』為『王』娘;改『月』用『期』,『日』用『旦』,凡記月日用某期某旦。書太平天瓣(國)之瓣(國)為『國』,謂王居於中也。萬瓣(國)、外瓣(國)之瓣(國)仍為『瓣(國)』,謂不知誰何也。諸偽王之王書『王』,余具作『狂』……」[9](p.718-719)此外,當時人張德堅《賊情彙纂》、杜文瀾《平定粵匪紀略》、汪士鐸《乙丙日記》等都對其時的避諱情況有所記述。關於太平天國刻書在避諱用字方面的詳細情況,可以參看史式先生《太平天國的造字與改字》[10]一文和吳良祚先生《太平天國避諱研究》[11]一書。

太平天國的刻書一般都在封面上標有刊刻年月。可是有些重刻本封面上所標的刊刻年月卻不是實際的刊刻年月,而是初刻年月。如《天條書》(重刻本)的封面標有:「太平天國壬子二年(1852年)新刻」。但是根據本書卷首「旨准頒行詔書總目」所列14種已出版的書目中有太平天國癸好三年(1853年)刻印的《天父上帝言題皇詔》、《舊遺詔聖書》和《新遺詔聖書》等書,則可推知本書當是癸好三年或其後的重刻本,而不是壬子二年所刻。再如現存《天情道理書》封面署有「太平天國甲寅四年新刻」字樣,但其卷首的「旨准頒行詔書總目」中列有戊午八年(1858年)頒行的《醒世文》,而且本書卷尾有朱印「己未遵改」四字,可知此本當是己未九年(1859年)的修訂重刻本。又如《太平詔書》(重刻本)的封面也題刻為「太平天國壬子二年(1852)新刻」,但是其卷首的「旨准頒行詔書總目」中列有癸好三年(1853年)新刻的《太平救世歌》,由此可知這一種《太平詔書》不是壬子二年的初刻本,而當是癸好三年於《太平救世歌》出版以後重新刊刻的。

由於當時各種條件的制約,太平天國的刻書在版刻、印刷和紙張上都不夠精良,且多有錯字。天國後期,由於國勢衰落,政局動蕩,刻書質量比前期更差,甚至還常有在書上粘貼紙條以代替鏟版另刻的情況。如英國劍橋大學所藏《三字經》己未遵改本,就用這種方法修改了近30句,都是用棉白色竹紙剪成小方塊手寫粘補於應改之處。

太平天國刻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律不著刻工、印工和裝訂工姓名。有異於我國古代的刻書傳統。

太平天國後期文書稱謂簡表

第一表:主、特爵諸王、列爵諸王。

第二表:特爵諸王世子、侯以上、侯以下。

說明:

一 編製本表的主要依據是《天朝爵職稱謂》、《太平禮制》(八年)並參考《太平天國文書彙編》有關文書。

二 稱謂時有變化,實例中多有不遵規定者,不一一註明。

三 《天朝爵職稱謂》在下具稟對特爵稱稟詳,誤:據翼王、忠王實例訂正為「稟報」。

【參考文獻】

[1]張德堅.賊情彙纂[A].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3冊[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黃再興.詔書蓋璽頒行論[A].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1冊[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3]李春發,黃期升.勸誡士子文[A].欽定士階條例[M].太平天國印書[Z].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61.

[4]汪士鐸.乙丙日記:第2卷[N].北華捷報(NorthChinaHerald)174號.

[5]袁名傑,黃再興.詔書蓋璽頒行論[A].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1冊[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6]羅爾綱.太平天國史料考釋集[M].北京:三聯書店,1956.

[7]張秀民,王會庵.太平天國資料目錄[A].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附錄)[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8]張汝南.金陵省難紀略·賊偽書[A].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4冊[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9]張汝南.金陵省難紀略·洪賊改字刪書[A].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國:第4冊[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0]史式.太平天國的造字與改字[A].太平天國學刊:第4輯[C].北京:中華書局,1987.148-164.

[11]吳良祚.太平天國避諱研究[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3.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首都博物館藏大清銀行兌換券大清門伍拾圓鈔版
浙江興業銀行「風景圖案」紙幣解讀
解析1913年版5元紙幣
由《政府公報》看袁世凱政府政治舉措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杭州藏書史述略》
安徽歙縣北岸鎮清華胡氏述略
江蘇丹陽市雲陽袁氏述略
績溪龍川胡氏綜介之「七架」述略
中國書法:草書字法研究述略
完顏三部述略
檔案介紹|明朝檔案述略
達拉特史話之二:「胡地」述略
劉鋒:清代《文選》校勘述略
20世紀上半葉日本所編善本書影述略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訂版)》
王曾瑜:秦漢至隋唐五代賣官述略
金朝婦女服飾述略
《論語》在法國的譯介與研究述略
梅蘭芳紀念館藏戲曲抄本文獻述略
薪火相傳探堯都——陶寺遺址發掘與研究四十年歷史述略
第二章 書法史述略(一)
煙水競其風華 梅柳滋其妍翠——明清秦淮畫舫唱曲情形述略
狗狗分類|中國犬文化述略
丹道修鍊煉臍養生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