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時節話養生
「三伏」時節話養生
真正的桑拿天開始了!今日入伏。
入伏,意指進入三伏天。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但夏至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因為這時地面吸收的熱,晚上又散發了一大部分。不過,每天吸熱多,散熱少,積累下來一天比一天熱,大約再過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氣就最熱了。三伏的日期是從夏至日後數到第3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三伏天如何養生?
三伏天,通常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潮濕悶熱的日子。這段時間,人的抵抗力會下降,如果平時體質就比較弱,容易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精神萎靡、逐漸消瘦等現象,嚴重者還會低熱、頭暈、胸悶、噁心、汗出不暢,但這也恰恰是養生的最佳時間段。 有關三伏天如何養生,給大家介紹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1、外出防晒防中暑
預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問題。當最高氣溫超過30攝氏度時,人要減少運動量,不要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晒,並保持充足的飲水。三伏天最好避開中午出門,減少中暑的幾率,同時,身邊還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常規的防暑藥品。一般來說,上午十點到下午三四點,紫外線指數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間減少戶外活動。要外出的話,要做好相應的防暑措施,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防晒霜。可以多喝些淡鹽水和綠豆湯,消暑又補充水分。若自己或親友出現頭昏眼花、胸悶、噁心等中暑先兆,應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去陰涼處。喝清涼飲料,必要時可在頭部、腋下或腹股溝處放冰袋或灑涼水。若出現血壓降低、虛脫等癥狀需及時就醫。
2、運動選好時選對法
雖然說有「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老話,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可別追求「練三伏」,大熱天里運動時如果不注意很容易發生意外,最好以散步、太極拳等舒緩運動為主。在伏天里健身運動一定要注意補水,如果補水不及時,可因缺水引起的血流過緩導致心梗、缺血性中風等急重症。補水應該選擇溫開水,不要因為天熱就喝很涼的水。同時,雖然伏天很熱,但是清晨的氣溫還是很低,而且這段時間空氣並不好,所以不建議在清晨運動,並且要避免11時至16時這段溫度最高的時期運動。還需注意的是,不要在空調房內運動。運動後,大汗淋漓一定不要立刻洗澡尤其是洗冷水澡,因為突然的冷刺激會導致血管的痙攣,引起意外。正確的做法是,運動後先休息十多分鐘,待身體的汗自然蒸發後,體力有所緩解後再洗澡。
3、夏季養生莫貪涼
目前正值三伏天,吃冰棍、喝冷飲讓人覺得最為過癮。但從養生的角度看,在炎炎夏日不吃寒涼的食物是對身體有益的,最好吃跟自己體溫接近的食物,不要為了貪圖一時涼快吃一些冰鎮食物,並且可以多喝一些薑茶,有助於散寒發汗,補充陽氣。同時,喝些熱水、熱茶,適當出出汗,可達到中醫所說的發汗解表功能,起到透里疏通、清熱的作用。所以三伏天應該避免貪涼,適度使用空調和風扇,在工作場合中,適當調高空調溫度,千萬不可對著空調或風扇直吹。最好常備一件長袖衣,隨外界環境隨時加減衣服。此外,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泄,如果泡泡溫泉,可使水中的礦物質經過穴位經絡有效深入皮膚,通過經絡氣血直達身體深處,與三伏天針灸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覺得泡溫泉有些大費周章,那晚上熱水泡泡腳,也對身體十分有利。
4、食物清淡能養生
在食物「補養」方面,因為三伏天天氣炎熱,出汗甚多,加上晝長夜短,睡眠時間相對較少,因此能量消耗甚大,需要有合理的飲食來支持,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補養」。這時節不適合吃得過於葷腥油膩,對於一般的人,三分葷七分素比較合理。在伏天里應多吃苦味食物,如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蔔葉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鹼因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是夏季天然養生品。同時,炎熱的三伏天還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易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三伏天養生的必備功課。去火的食物,上佳選擇有綠豆、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食物,同時牛奶營養全,可以溫脾、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三伏天養生「去火」之良品。
5、謹防「情緒中暑」
很多人到三伏天就會出現各種情緒問題:心煩、焦躁、易怒。夏屬火,與心對應,很多人出現脾氣暴躁、心煩失眠等癥狀,都是因為心火太旺的原因,夏季氣溫高,易使人煩躁、怠倦,因此三伏天除了防中暑外,更要謹防情緒中暑。那麼,怎樣預防情緒中暑呢?建議保持心情舒暢,重視心神的調養,是預防情緒中暑的關鍵。在三伏天多安心靜養,不要遇到一些小事就急躁,一旦出現「情緒中暑」,建議閉上雙眼深呼吸,以緩解自己不安的情緒。造成「情緒中暑」的內因,歸根結底,還是人體對環境的適應性差。因此,在炎熱的高溫環境中,應儘可能地增加休息時間,並注意飲食調整,增加營養,重視夏季的養生之道。
為大家推薦幾款防暑食物
黃 芪
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荔 枝
荔枝的營養成分豐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等都很豐富。有生津益血、溫中理氣、降逆等功效,十分適合貧血、脾虛久瀉、氣虛胃寒和老年體虛者食用。但荔枝的食用禁忌很多。吃多會上火、還可引起低血糖、皮膚過敏、頭暈噁心等癥狀。
番 茄
番茄具有止血、降壓、利尿、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清熱解毒、涼血平肝的功效樟芝樟芝含豐富的三萜類化合物、多醣體、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腺苷等活性成分,入伏節氣食用台灣的百年的原生態牛樟芝能疏通肝氣,養護肝臟。
桃 子
中醫認為,桃子味甘、酸、性溫,有生津潤腸、活血消積、豐肌美膚作用。可用於強身健體、益膚悅色及治療體瘦膚干、月經不調、虛寒喘咳等諸症。桃子:「補血活血,生津滌熱,令人肥健,好顏色。」研究發現,桃子含有較高的糖分,有使人肥美及改善皮膚彈性,使皮膚紅潤等作用。對於瘦弱者,常吃桃子有強壯身體,豐肌美膚作用。身體瘦弱、陽虛腎虧者,可用鮮桃數個,同米煮粥食。常服有豐肌悅色作用。


※三伏養生,你準備好入伏了么?
※超長版「三伏天」正式上線啦!
※教你5招養生妙計,輕鬆應對這氣溫爆表的三伏天
※不懼三伏天!白色穿起來時髦又涼快!
TAG:三伏 |
※臘八時節話養生
※雨水時節話養生
※二十四節氣:大寒時節話養生
※春分時節話養生
※清明時節話養生
※清明時節話養生~
※十二時辰養生系列之申時養生
※「三九」時節怎樣喝茶養生?
※穀雨節氣話養生
※十二時辰養生歌
※二十四節氣分時養生之穀雨
※春節養生三字真言
※二十四節氣養生立夏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立春節氣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快車 清明節氣養生
※雨水節氣話養生
※中醫四時養生之春季養生
※春生時節養生季,為新一年蓄能
※因天之序,順時養生-《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之申時養生
※因天之序,順時養生-《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法之午時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