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前蹲VS後蹲,最強下肢動作or關節粉碎機?

前蹲VS後蹲,最強下肢動作or關節粉碎機?

來源:https://breakingmuscle.com/fitness/front-squat-versus-back-squat-which-one-is-best-for-you

作者:Tom Kelso

頸前深蹲,還是頸後深蹲,哪種方法可以使你得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這取決於你的訓練目標、整體關節的靈活度以及安全性

更強壯更大的腿部

肌電圖研究表明頸前深蹲與頸後深蹲兩者都募集許多主要的肌群——股四頭肌、臀部、腘繩肌、股內收肌、小腿、上背部、下背部以及腹部。但是這些肌群的發力重點隨著動作運動軌跡而不斷發生變化。

頸前深蹲:強調股四頭肌和上背部肌群。這個動作需要訓練者保持一個更直立的姿勢,增加核心的穩定性,最大程度限制上身前傾。整體動作軌跡幾乎是直上直下的。

頸後深蹲:相比於頸前蹲,頸後蹲的壓力更多轉移到臀部和下背部。當你執行高次數、大訓練量組的計劃時,頸後深蹲要比頸前更合適,因為隨著動作的進行你依然有能力控制住背上的杠鈴。(而大訓練量頸前深蹲帶來的疲勞會導致杠鈴無法很好地固定在頸前)

「關於頸前或是頸後深蹲的爭論,通常意義不大,因為沒有哪一個是最好的。再強調一次,具體選擇什麼動作取決於你的訓練目標、整體關節靈活度以及安全性。」

頸後杠鈴深蹲可以用較重的重量進行訓練,因此許多人認為這個動作可以更有效刺激肌肉和力量的增長。但其他因素也有影響,例如組數和次數編排,飲食攝入量和潛在基因因素。所以你最終決定用哪種深蹲方式為主打,並不是簡單地看哪個動作能蹲得最重就選哪個。

關鍵是專項訓練

兩種深蹲都可以增加肌肉力量,進而提高速度、爆發力以及敏捷度。兩者的執肌肉很近似,只不過頸前深蹲著重強調膝關節屈伸,頸後深蹲則同時強調膝關節和髖關節的屈伸。

對於健美運動員來說,你可以依個人特點選擇頸前或頸後其一。但對於其它體育項目來說,需要考慮將深蹲形式和專項運動技能結合。假如你是舉重專項的運動員,你就不能只練頸後深蹲,你也必須熟練掌握頸前深蹲,因為它是比賽動作(挺舉)的組成部分。

關節的靈活性

一般來說,頸前深蹲要比頸後深蹲對關節的靈活性要求更高:

你的上背部需要適當向前頂,以保持挺胸;

肩膀和手腕需要足夠靈活才能正確地架住杠鈴(經典頸前蹲握法如下圖)。

你的下背部和臀部肌肉需要良好的柔韌性去完成足夠低的深蹲,同時保持膝蓋朝向和腳尖朝向一致。

最後,還需要一定的踝關節活動度,以保持雙腳平貼地面,避免出現腳跟抬起或弓背的情況。

這些並不是在說明如果你的這些關節缺乏靈活度,就不能做深蹲。如果你是個柔韌性較差的新手,你仍然可以在身體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下蹲。隨著你對動作的掌握和學習,你會發現自己逐漸有能力蹲得越來越深。當然,如果平日再搭配一些額外的柔韌性訓練就更好了。

柔韌性基本上是一種一勞永逸的事情,一旦你打開它之後,反彈作用是很小的。

肩關節的安全性

頸後杠鈴深蹲(高桿位或低桿位)——將杠鈴放在斜方肌偏上或是偏下。都需要肩關節的外旋和外展,沒有健康的肩關節,你會難以保持正確姿勢固定住杠鈴。患有肩部損傷(例如肩袖或是盂唇問題)的話,深蹲時保持固定的杠鈴位置可能會有困難。

頸前杠鈴深蹲是把杠鈴放在三角肌前束。同理,健康的肩關節可以保持這個姿勢,但肩鎖關節分離或肩部撞擊可能就會感到疼痛。已經損傷的關節,在深蹲時很可能會加重問題。

如果你是一個有肩傷並且在深蹲時感到疼痛難受的訓練者,應該先請教醫生,健身教練在這方面沒有什麼發言權,起不了決定性作用。訓練中,你可以暫時採用哈克深蹲或腿舉等更簡單的形式來代替常規深蹲。

膝關節的安全性

正確的頸前和頸後杠鈴深蹲可以增強膝關節的韌性,減少潛在的半月板損傷或韌帶撕裂。以下幾個重點:

1. 開始下蹲時,髖部和膝部同動,要比只動膝更安全一些。

2. 避免膝關節過伸(嚴重超過腳尖的位置),適當超過是允許的。

3. 上身保持相對固定,不要有太明顯的形變,因為上身的不穩定會導致下身代償,引發意外事故。你應該保持略微挺胸,脊柱中立。

4. 下蹲時足部緊貼地面,不要出現腳後跟抬起,墊腳的情況。

一塊很重要的膝關節穩定肌:股內側肌(在股四頭肌的內側)。

頸前深蹲對這塊肌肉的刺激要比頸後深蹲好一點,頸前深蹲還可以教你防止膝外翻塌陷。膝外翻塌陷是膝關節前交叉韌帶(ACL)損傷的原因之一。

腰椎的安全性

無論你訓練的是頸前還是頸後深蹲,都可以適當地加強下背部肌群的力度。表面來看,頸前深蹲比頸後深蹲更安全,因為頸前深蹲前傾幅度較小,腰椎剪切力小。但這並不意味著頸後深蹲對腰椎有危害。如果你採用正確的技巧和姿勢去做頸後深蹲,那一點剪切力並不危險,安全性是可以保證的。

哪種深蹲更適合你?

再強調一次,具體選擇什麼動作取決於你的訓練目標、整體關節靈活度以及你個人需要考慮的安全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itEmpire健身領域 的精彩文章:

硬拉站距、力竭問題、恢復訓練、暫停休息法……典型疑問破解
斌辰全國力量舉公開賽
七個現象表明你的身材可能嚴重走樣
鑽石小腿的終極秘密:不可思議的2周維度變化
別信這些根本不會實現的健身目標,更不會因為幾節課實現

TAG:FitEmpire健身領域 |

您可能感興趣

PNAS:關節疼,孕期鬆弛素了解一下?
做幾個簡單小動作,AS患者就可以鍛煉膝關節
下肢關節強化,預防跑步受傷,提升運動表現
深蹲前先學會做髖關節鉸鏈動作
iPhone真可以用關節敲擊截屏,抖音沒騙人
厲害了,術後關節僵硬,康復讓她活動起來!
一套臀腿動作,提臀瘦大腿,增強下肢力量,保護關節!
強化膝關節,你需要這幾個動作
啞鈴飛鳥,經典的練胸動作,肘關節角度如何控制?
4個動作幫你改善肩關節活動受限,提前預防肩周炎!
運動減肥,就選多關節動作,6個動作,讓你輕鬆甩掉多餘贅肉
跑步前一定做的7個關節活動動作,避免跑步受傷!
跑步前5個熱身動作:活動關節
跑步前,先給下肢關節做個操吧
關節炎,膝蓋痛!醫生:這3個動作最傷關節,一定要謹記!
踝關節扭傷後,冷敷有何作用?
膝關節嚴重變形引起的「啟動痛」下蹲困難,不做關節置換也能解決
膝關節炎發作,要盡量不動以防止關節進一步勞損嗎?
得了膝關節炎只能忍著?No,6個動作幫你緩解疼痛
戶外運動好時機,要小心8個動作會讓關節「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