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抄經典第五天,老子《道德經》五

手抄經典第五天,老子《道德經》五

昨天我們抄到了第三十七章,今天我們展示第三十八章到第四十八章,第四十八章有一小部份內容沒有抄完明天繼續展現。

【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翻譯】:道德高尚的人,不必以道德誡命來自律,因為他內心自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需要恪守道德誡命,因為他內心沒有道德。道德高尚的人是無為的,其道德不是刻意為了實現什麼。道德低下的人是在追求道德,其道德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有大仁愛的人,是在追求仁愛,卻不是刻意實現某種目的。有大正義的人,是在追求正義,而且其正義是為了實現某種目的。有大禮法的人,是在追求禮法,卻沒有人響應,就掄起胳膊去強迫人了。所以,喪失了大道,這才強調道德;喪失了道德,這才強調仁愛;喪失了仁愛,這才強調正義;喪失了正義,這才強調禮法。所謂禮法,不過表明了忠信的淺薄缺乏,其實是禍亂的端倪了。所謂人的先見之明,不過採摘了大道的一點虛華,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立身於豐滿的大道中,而不站在淺薄的禮法上;立身於大道的樸實中,而不站在智慧的虛華上。據此而取捨。

【老子·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翻譯】:古人所得的,是一(唯一者,原初者,化一者,即道)。天空得一而清虛,大地得一而安穩,神只得一而顯靈,江河得一而流水,萬物得一而生長,王侯得一而天下歸正。推而言之:天空若不清虛,恐怕要裂開了;大地若不安穩,恐怕要塌陷了;神祁若不顯靈,恐怕要消失了;江河若不流水,恐怕要乾枯了;萬物若不生長,恐怕要滅絕了;王侯不能使天下歸正,恐怕要跌倒了。貴是以賤為本體的,高是以低為基礎的。所以王侯都自稱孤家、寡人、不善。這不正是以賤為本體嗎?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恰恰沒有榮譽。所以不要追求晶瑩如美玉,堅硬如頑石。

【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翻譯】:相反,是道的運動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天下萬物都生於實有,實有出自虛無。

【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翻譯】:優秀的人聽了道之後,勤勉地遵行。一般的人聽了道之後,仍是似懂非懂、若有若無的樣子。俗陋的人聽了道之後,大聲嘲笑。若不被這種人嘲笑,那還叫真道嗎?所以《建言書》上說:道是光明的,世人卻以為暗昧。在道里長進,卻似乎是頹廢。在道里有平安,看起來卻像是艱難。至高的道德卻好像幽谷低下,極大的榮耀卻好像受了侮辱,寬廣之德卻被視若不足,剛健之德視若苟且,實在的真理視若虛無,至大的空間沒有角落,偉大的器皿成形在後,聲音太大時,人在其中就聽不到什麼;形象太大時,人在其中就看不到什麼。道是隱秘的;然而只有道,善施與、又能成全。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翻譯】:道先於萬物而自在,這是他的實在,稱為一。道被言說為道,這是他的名份,稱為二。道的實在,能被言說為道的名份,是因為他有表象,稱為三。三而一的道生養了萬物。萬物都有背道之陰和向道之陽,兩者相互激蕩以求平和。人們所厭惡的,不就是孤、寡、不善嗎?王公卻用這些字眼兒自稱。所以,有時求益反而受損,有時求損反而獲益。先人教我的,我也用來教你們:自恃其強、偏行己路的人絕沒有好下場。這句話,就作為教訓的開始。

【老子·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翻譯】:天下最柔弱的,駕御、馳騁於天下最堅強的。沒有實體的,進入沒有空隙的。我由此便知道無為的益處。這種無言的教化,無為的益處,天下很少有人能得著啊。

【老子·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翻譯】:名聲與生命,哪一樣與你更密切呢?生命與財富,哪一樣對你更重要呢?得著世界與喪失生命,哪一樣是病態呢?貪得無厭的人必有大損害,囤積財富的人必有大失喪。所以,知道滿足,便不受困辱;知道停止,才能免除危險,可以得享長久的生命。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翻譯】:那完善至極的,看起來卻好像欠缺的樣子,然而永不敗壞。那豐盈四溢的,看起來卻好像虛無的樣子,然而用之無窮。最正直的好像彎曲,最聰明的好像愚拙,最善辯的好象口訥。安靜勝於躁動,一如寒冷抵禦炎熱。唯有清靜,是天下的正道。

【老子·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翻譯】:天下有道的時候,最好的戰馬卻用來種地。天下無道的時候,懷駒的母馬也要上戰場。最大的禍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罪過就是貪婪。所以,以知足為滿足的人,其滿足是永恆的。

【老子·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翻譯】:不出屋門便可知天下,不望窗外便可見天道。出去的越遠,知道的越少。所以聖人不必經歷便知道,不必看見就明白,不靠努力而成就。

【老子·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翻譯】:追求知識會越來越膨脹自負,追求真道會越來越謙卑虛己。一直謙卑虛己下去,就可以達到無為的境界了。在無為的境界里,便可以無所不為了。得天下常常是靠無事,倘若極盡其能事,便不能得天下了。

喜歡我們就一起轉發,分享^_^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得閑茶話 的精彩文章:

手抄經典第四天,老子《道德經》四

TAG:得閑茶話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道說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六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十九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十八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十三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十四章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章 老子自白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老子《道德經》導讀 第五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
老子《道德經》導讀 第十二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六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七章
老子《道德經》導讀 第七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九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