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如何完成標準深蹲

如何完成標準深蹲

蹲幾乎是所有運動項目中都會出現的動作模式,深蹲也像是一門文化,從一個人對深蹲的理解可以看出他訓練的大致目標和個人訓練涉及的知識範圍.另一個角度講,如果你想知道一個多年訓練的人或一個私人教練的專業程度如何,問問他深蹲怎麼練.我僅從個人角度發表點看法。

一直以培養健身房私人教練為主要工作的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學院(AASFP)對深蹲的標準說明大概是這樣的(年代已久,如有偏差不要追究):

動作訓練目的:鍛煉下肢肌群

動作路線:上下直線運動

動作幅度:上至膝蓋微屈下至大腿與地面平行

動作要領: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腳尖沖外,11點05方向。收腹挺胸,後背挺直,下至大腿與地面平行或膝關節稍小於90度,膝蓋不要超過腳尖,上至膝關節微屈,不要超伸。

呼吸:下吸上呼

節奏:4-4拍

到目前為止,很多人也會認為這樣的深蹲就是標準深蹲了。但是實際訓練當中依舊很多問題,即使按這個標準執行還是可能受傷或沒有效果。

最先需要確認的是練深蹲作什麼用?常見的,女性鍛煉深蹲為塑形或提高下肢力量,男性鍛煉深蹲為提高下肢力量,或是為了提高彈跳。這句話的潛台詞其實是說:「把能用的肌肉都用上,同時避免運動 損傷」。

那回到人體功能,深蹲動作對於關節的活動要求是膝關節和髖關節的伸屈,嚴謹點說深蹲時髖關節和膝關節要同時屈和伸。而實際情況中很多人是膝蓋伸展良好而髖關節伸展不足,很多人下蹲過程中屈膝良好,而屈髖不足。

屈髖不足的人表現就是蹲不下去,說好了的90度就是到不了,誰也沒辦法,這樣訓練也就沒有效果,你非要她蹲到90度,動作就變形了。很多人由於蹲不到90度,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多練練就好了」,這樣訓練最打擊人的積極性。

伸髖不足的人看起來柔韌性比屈髖不足的好,至少是蹲的下去的,不過他們在訓練上卻更危險,膝蓋伸直之後髖關節還沒充分打開,這說明不會調動伸髖的肌肉發力,例如臀大肌。長時間這麼深蹲,全部練股四頭肌,大腿後側和臀部沒有訓練效果,導致前面肌肉緊張把軀幹向前向下拉,形成骨盆前傾姿態,腰椎會承擔整個上半身壓力,於是一段時間後腰疼或腰肌勞損。很多人在負重深蹲後腰疼,時間一長膝蓋也跟著疼,就說深蹲對身體不好,但他不明白自己可能還沒做好最基本的徒手深蹲。

(骨盆前傾)

為了改善以上兩種情況出現了兩種基本深蹲模式,一種雙手在前,這種是為了維持動作平衡,讓在你大腿後側肌肉鏈條控制能力不足的情況下讓你蹲得下去而設計出來的動作。

還有一種是雙手抱頭在後,像我發的那張圖,這是真正的為了你找到肌肉平衡而設計的動作。這個動作讓起立過程中大腿後側及內側參與伸髖的肌肉能更好發力,讓髖關節能充分打開。

另外有關深蹲幅度問題,膝關節是90度?,還是小於90度?,還是蹲到底?

先回顧一下亞體曾經提到的關於深蹲的基本要領:雙腳分開比肩稍髖,腳尖向兩側分開11點05方向,下蹲時挺胸收腹,後背挺直,起立時膝蓋稍微彎曲不要完全伸直。基於這個前提說說深蹲幅度問題.90度是個分界線,但是小於90度,還是大於90度完全是因人而異,就像前面提到的有人屈髖不足,那就是到不了90度。在不了解每個人身體特徵的情況下不能要求別人或自己做到90度或更低,更不能跟人說「不蹲到90度就沒效果或者盡量蹲的低」。

如果一個人蹲不下去,深蹲到不了90度,可以選擇雙手在前的方式先達到90度,慢慢提高控制能力之後變成雙手在腦後,學習如何讓更多肌肉發力。如果此人使用雙手在前的深蹲還是蹲不到90度,要考慮到踝關節靈活性不足的問題,而不是髖關節。一旦他能很熟練蹲到90度時,應該逐漸過度到雙手在後的深蹲。

對於一個雙手在後深蹲可以達到90度的人來講,如果他可以保持上面說的動作標準,那應該再標準一點,到底怎樣才算最標準?,標準動作就是把能用的肌肉都用上,讓訓練效率盡量高,所以需要從解剖學更多地理解這個問題。參與伸髖的肌肉除了臀大肌,其實還有腘繩肌與股內收肌的大收肌部分。

(大收肌)

(腘繩肌)

為了讓這些肌肉也參與發力,下蹲過程中除了後背挺直,還要盡量保持臀部繃緊並試圖向上翹起,尾骨垂直向下。參照這個標準,很多人都可能蹲不到90度了。如果後背挺直但是臀部的這個環節放鬆,會出現骨盆的反向捲動,腘繩肌,大收肌甚至臀大肌變得鬆弛,不參與發力,鍛煉的效率也就降低,膝關節壓力則更大。

從圖中可以看到左圖為標準動作,紅線表示相關肌肉保持緊張,右圖骨盆出現反向捲動,藍線表示臀部相關肌肉變得比較鬆弛不參與工作,有關這個問題具體說明查看【經典譯介】深蹲的力學

另外蹲到小於90度的人往往是以為自己深蹲90度沒有問題的人,如果按上述要求蹲不到90度,那建議立刻放棄小於90度的深蹲或者全蹲。因為蹲不到90度,說明伸髖肌群其實不僅僅沒有完全調動起來也意味這控制能力不足,在伸髖肌群控制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還蹲到90度以下,那過多參與伸髖發力的是離骨骼最近的深層肌肉梨狀肌,梨狀肌發力初期會讓股骨外旋之後才是伸髖,這樣會形成股骨與髕骨關節面的滑動不吻合,股骨與髕骨出現摩擦,時間一長就會出現關節彈響和膝關節疼痛。所以全蹲有人能練有人不能練,在於身體能力不一樣,和動作沒關係。

(梨狀肌)

再說說膝關節超不超過腳尖的問題。這個要點,早期可能是一些運動康復機構或亞體提出來的,我不清楚誰是第一個說膝蓋不讓超過腳尖的,不管誰說的,這句話有意義但是沒有完全對,膝蓋超過腳尖膝蓋周圍肌腱的壓力會比較大,對肌肉力量考驗會相對高,大概出於保守才有這樣的訓練建議。但實際上很多人練深蹲是為了更好避免運動損傷更好提高運動能力,那這個深蹲訓練需要和具體運動項目中的蹲和跳動作相一致,否則這個深蹲就變成了一個沒有實際意義的「新動作」,實際上是任何體育運動項目當中,沒有蹲的時候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這個說法,立定跳遠如果膝蓋不過腳尖肯定跳不遠,跑步如果膝蓋不過腳尖你可以想像那個姿勢很滑稽。所以深蹲很多時候是膝蓋超過腳尖才能對專項運動起到幫助,我們只要保持重心在足底,保持膝蓋一直和腳尖方向一直,不要左右晃動,膝蓋就不會受傷,而保持膝蓋不晃動的主要肌肉就是前面提到的伸髖肌群,所以做好上一步比膝蓋是否超過腳尖更重要。我個人喜歡修改深蹲動作,讓一些蹲不到90度的人在某種角度下盡量膝蓋超過腳尖,很多人可以通過1分鐘之內的訓練蹲到標準的90度。我從徒手訓練和運動表現角度分析認為膝蓋不過腳尖弊端更多,實際上負重的深蹲訓練如果膝蓋不超過腳尖那問題則更嚴重。

肩關節的作用在深蹲里是什麼?,不管是囚犯深蹲(雙手抱腦後的深蹲)還是負重深蹲,肩關節向後收緊和抬頭都是在帶動後背的多裂肌與豎脊肌發力,幫助更好穩定脊椎與骨盆,保持動作的高效性與安全性。同時肩關節向後收緊會讓重心靠後,迫使你提高伸髖肌群控制能力。

(多裂肌)

總結一下:

手在前的深蹲:如果你蹲不下去,大概就蹲到45度左右,那就使用這種深蹲先蹲到90度慢慢練習,熟悉深蹲的動作結構,熟悉深蹲膝蓋和髖同時發力打開的感覺,慢慢過渡到手在後的深蹲。如果手伸前面還是蹲不到90度,那你的選擇是做健身球深蹲(網上查查)或腳底墊高,或者提高踝關節靈活性讓你的深蹲幅度達到90度。

手在後的深蹲:練深蹲必須練這個動作,在挺胸收腹,後背挺直的前提下注意加上兩個要點,肩胛骨向後收回和臀部繃緊並試圖向上翹起,避免骨盆出現反向捲動,讓股內收肌也參與發力。

(難度增加可以改進到過頂深蹲,雙臂伸直,肩胛向後收回與頭和軀幹在一個平面上)

膝蓋不過腳尖的蹲與過腳尖的蹲:

不過腳尖是一種保守訓練推廣理念,沒有實際功能性,對運動損傷預防與運動表現起不到什麼作用,負重訓練時過度強調膝蓋不過腳尖會出現更高的損傷風險。下蹲膝蓋超過腳尖是順應人體自然活動動作的方法,不會傷害膝蓋,只要重心保持在足底就行。

從我的角度看,標準的深蹲是應該是這麼做:

動作要領:

站姿,雙腳分開比肩稍寬,雙腳腳尖稍微沖外成11點05方向,挺胸收腹,雙手交叉抱在腦後,稍微抬頭,肘關節打開肩胛骨向後收緊,下蹲時保持後背挺直,收緊小腹並且努力保持脊椎筆直(當然不是要你破壞生理彎曲,就是後背看起來始終是直的,不要弓背),讓臀部繃緊並稍微向上翹起,保持重心在足底,起立時重心稍微靠後,並且注意發力次序,盡量讓膝關節和髖關節同時打開,膝蓋始終保持穩定並與腳尖方向一致。深蹲幅度在動作標準的前提下越低越好。

呼吸:不管。

節奏:慢。

訓練目標:熟練深蹲這個動作,找到良好的肌肉本體感覺與發力次序,以此為基礎去學習其他下肢類動作。

我說的深蹲動作可能還不是最標準的,舉重運動對深蹲會有更深的解讀,但是我在改善肩關節與骨盆位置練習深蹲後,在爆發力沒有任何提高的情況下,立定跳遠提高了10cm。 深蹲這個動作起到的作用不僅是塑形或增加肌肉力量,它是一種人體的基本動作模式,出現在多種不同的運動項目當中,良好的深蹲動作與發力模式可以帶來更好的運動表現,和降低運動損傷的風險。塑形變得更像是能力提高後的附屬品。

要說的說完了,感謝各位關注,歡迎繼續交流。大家也可以拿深蹲動作去考驗一下健身房的教練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蹲 的精彩文章:

每天只堅持兩個動作,50歲大叔變30歲小伙容貌
一個深蹲能練到哪些肌肉,不知道的就該看看啦!
6個壞習慣讓你關節歪斜變形!1招面壁深蹲矯正骨盆
深蹲也叫全蹲,是健美運動中最複雜,練習部位最多的動作之一
最適合工作或學習間隙做的運動,效果好得驚驚驚人

TAG:深蹲 |

您可能感興趣

技術貼 | 如何完成一個標準的杠鈴深蹲?
健身新手入門必修:如何完成標準的深蹲?
如何成為一個標準的帶哥?
如何標準的完成杠鈴俯身划船訓練?小白必看!練錯得不償失
健身新手入門必修:如何完成標準的俯卧撐
如何自測你的深蹲是否標準?「面壁蹲」火爆網路!
深蹲硬拉有一個最基本的標準,如果練完深蹲臀部不疼,就不標準
什麼是自然成熟蜂蜜?成熟蜂蜜的標準是什麼?
深蹲不會屈髖,深蹲也就沒有靈魂,屈髖這樣學,深蹲才標準
好機油的標準是什麼,如何判斷?
如何練習才能畫出標準的眉形?
不屈髖的深蹲,就是沒有靈魂的深蹲,想要深蹲更標準要這樣做
「訓練之王」深蹲,你做標準了嗎?
為何你做深蹲總是做不標準,為何你一做深蹲腿還沒酸腰先疼了。問題出在踝關節
深蹲的標準動作圖片 讓你擁有完美的雙腿
古代的精兵到底有多「精」?有項選拔標準即使現如今也很難完成
如何正確設置自己的擇偶標準?
首個5G標準已經制定完成,下一步是什麼?
「動作之王」深蹲,你做標準了嗎?
一個標準的深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