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林文生與他的大安剪紙藝術

林文生與他的大安剪紙藝術

本報記者 蘇隱墨 文/圖

剪紙,是我國一種優秀的民間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作為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剪紙藝術在我國對外國際文化交流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許多外國友人視為收藏佳品,尤其是每逢春節和元宵,一些充滿喜慶氣氛的剪紙作品更是受到普通老百姓的喜愛。6月10日是全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海南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黎族民間藝術——「大安剪紙技藝」入選海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擴展名錄。6月29日,三亞日報記者走進大安黎族剪紙藝術館,近距離接觸大安剪紙技藝省級傳承人林文生與他的剪紙藝術,真切感受並領略了刀尖上的民間藝術瑰寶。

走進大安黎族剪紙藝術館

樂東黎族自治縣大安鎮素有「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的美稱,當地群眾歷來有剪紙的傳統,並以此聞名中外。作為一門民間藝術,大安剪紙無論是創作手法還是表現內容,都烙印著深深的黎族傳統印記,這項藝術更是口口相授、代代相傳,成為當地引以為豪的一大民間特色文化。今年6月入選海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擴展名錄。6月29日,三亞日報記者驅車來到樂東縣大安鎮採訪大安剪紙技藝省級傳承人林文生。採訪名人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記者到達大安鎮大安中學時,林文生稱正在休息不見記者。下午聯繫時林文生稱採訪要經過縣宣傳部門批准他才接受採訪。幾番周折後記者終於在大安中學裡的大安黎族剪紙藝術館見到了林文生。

今年52歲的林文生是本地的黎族人,個頭不高,皮膚黝黑,眼睛機靈,談及大安剪紙藝術,他的眼神閃耀著執著的光芒。

大安鎮有著自己獨特的民間剪紙藝術。相傳在漢代之前,當地的黎族先民就已經產生了「口咬」和「鏤刻」的技藝,即口牙咬和刀刻,其中「口咬」就是運用芭蕉葉做材料,經過牙齒反覆咬出各種圖案,「鏤刻」就是運用樹皮、樹葉、木板、竹片等做材料,用刀鏤空雕刻成各種圖案,如生活生產用具、玩具、記事牌、定情物等。

在大安黎族剪紙藝術館二樓內,陳列著眾多大安黎族剪紙的優秀作品。乍一看,同人們一般看到的民間剪紙有著相似的「中國紅」色彩。但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構圖的豐富多樣:從生活起居到農事季節,從傳統習俗到現代生活,如人物活動、花鳥魚蟲、飛禽走獸、民間故事傳說等都是大安剪紙所涵括的題材。

在創作方式上,大安剪紙也不講究幾何、比例、透視,而是注重意境和神態。形式上多採用方斗、條屏等,以陽刻為主,線條處理中並不像北方剪紙那般精確細膩,而是略顯粗獷。

「黎族剪紙的線條多數十分粗獷,這也賦予了作品一種真實樸素的美感。」大安剪紙技藝傳承人林文生說。的確,當你細細欣賞和琢磨這些剪紙作品的線條時,這種看似粗獷的線條反而給人一種特有的「野性」,讓作品不受條框的約束、情趣盎然。每一個紙上的符號都像靈動的舞者,洋溢在紅色的海洋中。

在大安黎族剪紙藝術館一樓工作室內,林文生和大安剪紙藝人韋德義、盧德雷等人正在製作一幅長27米、寬2米的剪紙作品,取名《和諧樂東》。記者看到,圖紙最上層已經用鉛筆細描出了黎家紡織、犁田、收割、舂米、牧牛、椰樹、蕉林、木棉、茅屋、對歌、喝酒、婚嫁等具有濃郁黎族生活的畫卷。

「我們用剪紙的藝術形式展現近年來樂東經濟建設的成果,以黎族風情、名勝風景等展現樂東的和諧之美。」林文生說,該作品由樂東縣政協負責策劃,大安黎族剪紙藝術館負責創作,計劃用半年時間來完成,現在已完成工作量的一半,作品完成後第一站將到華二黃流中學展出。

林文生與他的剪紙藝術

據林文生介紹,大安剪紙在過去與當地的宗教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們會將剪紙藝術品在喪葬上大量使用,如靈橋、紙房子、紙燈籠、冥衣、紙馬、紙羊、紙豬、紙牛、紙雞等十二生肖,必須以剪紙的形式製作成祭品。

林文生是早期研究琢磨黎族剪紙的老藝人之一,其作品多次在省、國家、國際各類剪紙大賽中獲獎,所創作的作品中,都透露著濃厚的黎族生活氣息。剪紙作品《打鞭舞》是林文生早期的代表作,1990年11月在首屆中國民族民間剪紙大獎賽上獲獎。「該作品內容豐富,極具民族特色。」林文生說,該作品以黎族娃娃親為題材,刻畫了兩黎族青年為了得到心愛的女人而決鬥的故事。

最讓林文生得意的是剪紙作品《黎族風情》,該作品在2016年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榮獲國際級銅獎。「博覽會在山東濟南舉辦,有40多個國家參與,在2000多幅作品中勝出實屬不易。」林文生得意的介紹說。據悉,林文生的剪紙作品《賽鞭舞》、《祭》、《遠古》、《收穫》於1995年至2005年分別在《海南黎族現代民間剪紙》、《中國民間剪紙史》畫冊出版發表。

據介紹,在林文生的帶動下,大安鎮的民間剪紙創作技巧日臻成熟,創作隊伍不斷壯大,現有骨幹200多人,遍布村村寨寨。創作的剪紙作品一千多幅,有50多幅入選參加全國首屆民族民間剪紙大獎賽、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全國「藝術之鄉」藝術精品展示等國家級國際級展覽,還有近100幅剪紙作品被海南群眾藝術館編纂成《海南黎族現代民間剪紙》畫集。

從小出生在樂東志仲鎮的林文生,7歲那時,便開始模仿村裡的老人剪紙,那時也就是撿一張廢紙自己刻著玩。隨後的他便跟著父親學習剪紙。「我父親在村裡就是民間剪紙藝人,村裡的紅白事所用的剪紙,都是我父親剪的。」林文生說。

現如今,大安剪紙的內容開始藝術化。1986年,林文生參加了第一期樂東黎族剪紙技藝培訓班,當年與他一起培訓學習剪紙的28個同伴,形成了一支龐大的黎族剪紙創作隊伍,韋德義、盧德雷、吉雄、韋勤等都是這批黎族剪紙藝術隊伍中的傑出代表。大安剪紙雖然是海南所特有的黎族剪紙藝術,但是受到種種因素的限制,剪紙技藝的傳承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當年與我一起培訓學習剪紙的28人,現在只剩下3個人還在堅持剪紙創作,大部分人已放下剪刀為了生計從事了其他行業了,十分令人遺憾。」林文生感嘆道。

為了保護大安剪紙這一技藝,林文生讓他的孩子林崇靖也學習剪紙。今年25歲的林崇靖從瓊台師範美術系畢業後就來到大安黎族剪紙藝術館跟隨父親一起工作了。「從小的時候起,我有意傳授剪紙技術給他,他在上學時就喜歡美術,他在去年參加的全國性的剪紙比賽中,憑藉著一幅《牛酒日》獲得了達人獎……」林文生指著林崇靖當時的獲獎剪紙作品向記者介紹說。

剪紙培訓班傳承民間藝術

6月29日下午,三亞日報記者走進樂東縣黎族剪紙藝術培訓基地。在學生作品創作室和展示室里,記者看到牆壁上掛著滿滿當當、五顏六色的學生剪紙作品,其構圖的豐富多樣:有黎家茅屋、婚慶喜宴的特色場景,有採種山蘭、插秧收蕉的勞動喜悅,男女歡歌、共慶節日的民俗畫面……這都是林文生的成果。1995年10月,該剪紙藝術培訓基地成立,縣文化館配備林文生為專職剪紙老師,擔任該培訓基地的負責人,給大安中學的學生教授剪紙藝術。

林文生苦心培養他的學生搞剪紙創作,他手把手地教,把自己的剪紙藝技毫不保留傳授給他的學生。因現在的孩子對黎寨過去的生活不了解,有的孩子連黎族的茅草屋都沒見過,對於黎族歷史知道的更少,為了讓學生創作出好的黎族剪紙作品,林文生經常帶著學生深入到黎寨體驗生活,拿著工具到田地里幹活。在他精心的傳授下,他的學生剪紙水平進步很快。

2011年以來,樂東黎族自治縣黎族剪紙藝術培訓基地獲國家級、國際級獎勵的剪紙作品就有30多件。其中,金獎2個,銀獎3個,銅獎8個,達人獎3個優秀獎30個等等。林文生說,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能讓大安剪紙失傳,他要培養更多孩子學習大安剪紙,使這一獨特的黎族剪紙藝術能傳承下去。

刀尖上的民間藝術瑰寶

大安剪紙藝術的發展並非一朝一夕,而是淵源久遠。據史料記載,明朝萬曆44年(1616年)在抱由峒瑞仙芝山營建樂安城以後,這塊靠近山城的黎峒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在沿海漢族民間藝人的精心指導下刻苦學習繪畫和剪紙藝術,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在清光緒年版的《崖州志》中記載黎族的喪葬之制時就曾寫道:「貧曰吃茶,富曰作八、諸戚必以牛羊紙燈鼓吹來奠,雖當身鬻子,不悔。」這表明用剪紙藝術製作喪葬品的風俗當時就已流傳於黎族民間。而樂東古代為崖州屬地,從古代到新中國成立後的1960年,樂東一直是海南黎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以也可證明大安黎族民間剪紙從歷史沿革而來,世代相傳。

大安剪紙題材廣泛,意寓深長,生活氣息濃郁,體現了民間藝人高超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加上疏密有致的造型設計、細緻入微的精湛剪工,進一步提高了剪紙藝術的觀賞性,收藏性和實用性。

今年6月,「大安剪紙技藝」入選海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擴展名錄,成為刀尖上的民間藝術瑰寶。

大安剪紙藝術具有強烈的民俗色彩,受到越來越多收藏愛好者的青睞,收藏前景十分看好。但並非所有的剪紙作品都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如何收藏剪紙作品呢?首先必須是手工製作的,現在有些機制的剪紙作品僅可用於張貼,不具備收藏價值。收藏剪紙要分門別類,有計劃成系列地收藏,可以按照地域不同、內容不同、時代不同進行收藏。

此外,還必須挑選名家作品,只有那些富於個性創造和地域特點、生動鮮活的名家剪紙作品才具有收藏和保存價值。因此收藏民間剪紙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處處留心,去粗藏精,才能使自己的收藏精益求精日趨豐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亞日報 的精彩文章:

大小洞天景區開展森林消防應急演練
鳳凰機場開展安全生產宣傳諮詢日活動
「無毒三亞·健康生活」主題活動舉辦

TAG:三亞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剪紙藝術文化
拜謝「楮先生」——「器用為尚」文房藝術與文人生活特展
王金礦和他的剪紙藝術
耄耋新境——張茂林先生的繪畫藝術
剪紙藝術文化魅力
老丁的藝術人生
文聲國際剪紙藝術
大姐的藝術品
金聲玉德——「器用為尚」文房藝術與文人生活特展
柏林大使館的建築藝術
藝術人生:邱漢橋藝術展亮相斯洛伐克大使館
剪紙藝術中的生命符號
藝術人生:邱漢橋藝術展亮相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
我的藝術生涯
觀墨香——「器用為尚」文房藝術與文人生活特展
古老的十二生肖石刻 獨特的藝術表現 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縮影
景德鎮瓷器里的藝術與生活
藝術「仿」生與人文再現
中國園林=藝術品
墨韻生輝:品讀江水沐先生的繪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