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書畫文化》
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文藝公眾號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品收藏 | 茶道 | 文學 | 視覺
今年的小暑時間是
2017年7月7日
0
5:50:38
農曆丁酉年 六月十四 星期五
小暑節氣在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排行十一。
它從7月7日或8日開始,至7月22日或23日結束。
小暑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古人認為小暑期間,還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故稱為小暑。
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著熱浪。
《詩經 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文中所說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即小暑節氣的時候,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在這一節氣中,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
也有節氣歌謠曰:「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已經到來,但還未達到極熱的程度。
俗話說: 「熱在三伏」。我國三伏天氣一般出現在夏至的28天之後,即所謂「夏至三庚數頭伏」。
此時正值初伏前後。小暑的到來,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農諺有「小暑交大暑,熱的無處躲」的說法,但小暑並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故農諺又有「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的說法。
小暑,重在理解「暑」字。在新華字典中「暑」為熱,但這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熱,而是炎熱。小暑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盛夏。
古代有個成語就是說小暑的說:寒來暑往。
其實意思就是說小暑、大暑與小
寒、大寒都是直接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
小暑是表示夏天暑熱程度的節氣。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
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一候,溫風至
溫風是熱風,東漢王粲的《大暑賦》中有「熹潤土之溽暑,扇溫風而至興」之句。
二候,蟋蟀居壁
蟋蟀生而還在穴中面壁,不能出穴飛,農曆七月後才出穴,活躍草叢間求偶,到八月天涼會聚到院中,令小院鳴聲鼎沸,天越涼離人越近。
三候,鷹始摯
鷹已經先感知到肅殺之氣將至,開始練習搏擊長空了。
古詩中的小暑
《小暑六月節》
【
唐】元稹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幸有心期當小暑》
【唐】韓翃
翩翩馬上郎,執簡佩銀章。
西向洛陽歸鄠杜,回頭結念蓮花府。
朝辭芳草萬歲街,暮宿春山一泉塢。
青青樹色傍行衣,乳燕流鶯相間飛。
遠過三峰臨八水,幽尋佳賞偏如此。
殘花片片細柳風,落日疏鍾小槐雨。
相思掩泣復何如,公子門前人漸疏。
幸有心期當小暑,葛衣紗帽望回車。
《玉溪小暑卻宜人》
【宋】晁補之
一碗分來百越春,玉溪小暑卻宜人。
紅塵它日同回首,能賦堂中偶坐身。
《答李滁州題庭前石竹花見寄》
【唐】獨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類匣刀裁。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游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離筵小暑前》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離筵小暑前。
高文常獨步,折桂及韶年。
關國通秦限,波濤隔漢川。
叨同會府選,分手倍依然。
名利場
Cityfocus
長按二維碼關註:浮華世界,名利場。
溫馨提示:《書畫文化》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
您告知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
銷;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書畫文化 微信:Taizhouwenhua)。


※團扇,搖曳的不止是風流,還有詩情畫意。
※生財有道 美女在家,怎樣做到月掙5萬元,原來有牛人傳授秘訣,必看!
※他的字如此之丑,卻成了北宋書法四大家之首
※致:親愛的自己!
TAG:書畫文化 |
※小暑!
※小暑 小暑歸寧
※小暑、大暑
※小暑至,盛夏始,小暑養生小攻略
※今日小暑:小暑至,盛夏始
※小暑小暑,天熱防暑,養生日曆在這裡
※小暑,夏安
※小暑來啦!「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桑拿天該如何避暑?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小暑:節到小暑進伏天,小暑熱氣猶小也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時節,排毒事半功倍
※小睿說節氣——小暑
※小暑至,盛夏始!
※小暑詩情: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最美小暑詩詞)
※雙城記,小暑未暑
※小暑臨,三伏至
※明日小暑: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老農言「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天開裂」,那明年的收成咋樣?
※小暑?節到小暑進伏天,這份防暑、祛濕秘籍讓你清爽過夏天!
※節·炁︱「暑」是什麼?——今日小暑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