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你是濕邪體質嗎?收好史上最全的除濕小技巧

你是濕邪體質嗎?收好史上最全的除濕小技巧

1、泡腳

熱天陽氣最盛,用熱水泡腳可以刺激胃經、膀胱經等足部的6條經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濕、通經、利水的作用。

羅大倫給大家推薦了「三仁湯」泡腳:

杏仁6克(後下)白蔻仁6克(後下)薏苡仁30克茯苓20白朮9克豬苓9克法半夏3克甘草6克

註明「後下」的葯,在關火前10分鐘放入,其他的葯正常煎。然後將藥渣去掉,倒出藥液兌水泡腳,每次20分鐘,水淹過腳面就可以了。

2、排汗,是祛濕的重要手段

濕氣重克增加運動量,多做一些揮汗如雨的運動,比如打球等,讓汗出透,這樣有利於氣機的通暢。

解放軍第302醫院中醫科主任王睿林指出,我們人體排汗是一種很重要的調節內濕的功能,發汗可以通過運動來實現,也可以通過飲食比如麻辣味食品來實現,從養生防病的角度講,更推薦加強運動鍛煉,既可以直接排汗,又可以間接加強肺脾腎等臟腑的功能來加速濕的運化代謝。

3、按摩穴位

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於此。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分鐘左右,以感覺到酸脹為宜。

委中穴

位於腿窩的中心點上,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所以平時在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撥動或者敲打不少於36下。

極泉穴

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火毒,應常常去按揉,或者撥動,一般不少於36下,最少一天兩次。

4、食療方

薏米紅豆粥

薏米,利腸胃,消水腫。紅豆也有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且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將紅豆50g,薏米100g,加水約1000ml熬成粥,充分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醋泡生薑

【材料】 鮮姜、山西(鎮江)米醋、糖適量。

【做法】 鮮姜連皮切薄片後放入罈子或瓶子中,倒入米醋(米醋一定 要蓋過薑片),放入糖,密封 3 天。

【用法】 每天早飯後吃 1~2 片。

【功效】 適合脾胃虛寒,吃完胃脹、打嗝,或有膽石症的人群。

赤小豆鯉魚湯

赤小豆和鯉魚熬湯,具有健脾益腎,利尿消腫功用。對水濕凝聚引起的臉肌、腹肌、肢肌浮腫,經前水腫,孕婦水腫,甚至一些嚴重的疾病,比如肝硬化腹水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至於具體的做法,唐代的《外台秘要》這樣記載:「以鯉魚一頭,極大者,去頭尾及骨,唯取肉,以水二斗,赤小豆一升,和魚肉煮,可取二升以上汁,生布絞去滓。頓服盡,如不能盡,分為二服。後服溫令暖,服訖下利,利盡瘥」。

冬瓜粥

冬瓜清熱除煩,養胃生津,滌穢,利水。可以煲湯,煲湯時冬瓜切記不要去皮,因為冬瓜皮的藥用效果比冬瓜肉更好。除了煲湯之外,冬瓜還可炒食、生腌。

對於家中的老人或者肥胖者,將冬瓜皮晒乾加荷葉一起泡茶喝, 可以起到降低血脂和減輕體重的作用。

補脾祛濕的山藥薏米芡實粥

用干懷山藥500克,如果自己有鮮的懷山藥,可以洗乾淨,不去皮,切片,然後在太陽還沒有出來之前,放到外面風乾,這樣再太陽曬也不會變黃了,太陽出來後拿出去曬的,會變黃,這是傳統的方法。這種山藥片最好自己做,因為現在的藥材加工裡面,用硫磺熏制是非常普遍的。我們自己按照傳統工藝曬,每七公斤會晒成一公斤,而用硫磺熏,則產量會大很多,所以商家樂於硫磺熏。但是,硫磺熏過的山藥,對身體不利,所以除非您能買到老字號可靠的干山藥,否則我主張自己烘乾。

然後放入芡實150克,芡實又叫雞頭米,有收斂、固腎的作用。再放750克薏苡仁。然後,把懷山藥、薏苡仁、芡實打成粉末,現在很多超市都有給加工糧食的地方,您除了山藥,剩下的食材可以在她們那裡買,她們就會給您加工的。

做好以後,服用的方法是:每天一或者兩調羹,放入小米,或者大米中,熬粥,每天喝一次,堅持一個月左右,體質會有一個明顯的改善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除濕 的精彩文章:

燥熱之後的雨季里,你不打算除除濕嗎?
黑豆有除濕利水的功效,但是這三種人千萬別多吃!
夏天空調嗡嗡叫太耗電?老師傅教你按下這個「鍵」 省下大半電費
比薏米的除濕效果還要好的食物!
這7款健脾祛濕湯,堪稱頂級「除濕器」, 讓濕毒都靠邊站!

TAG:除濕 |

您可能感興趣

「長夏」季節濕氣重,怎樣才能有效祛除體內的「濕邪」
大便黏馬桶沖不掉?可能是濕氣重!你要多吃這些食物趕走「濕邪」!
原來濕氣對身體的危害這麼大!水分穴就是中醫祛除濕邪的特效穴
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濕邪?用好這關鍵三招,濕氣除光光!
經常吃這幾種食物的人,體內的濕邪會非常的嚴重!
濕邪入侵人體,危害是你想像不到的大!看完你還敢不去濕氣嗎?
濕邪不除,越補越毒:濕邪對人體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中醫最怕濕邪,如何祛濕才更有效?這7款粥來幫你
濕邪有哪些表現?很多人不知道!四樣常見的食物,除濕保健好幫手
小滿節氣養生重在除濕邪,5種體質的人除濕辦法,中醫都說清楚了
大便黏馬桶是濕氣太重!少碰這些食物,做到4點趕走「濕邪」!
濕邪不除,越補越毒,白開水裡加點「它」排出體內濕毒,無病一身輕!
濕邪是百病之源?每天吃一點「它」,濕氣遠離你,少生病身體好!
濕邪是養生的一大難題,三樣小物,助你祛除寒濕
飲食不規律,導致濕氣進一步侵入體內,形成濕邪,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筋骨堂:春季濕邪比較重,都有哪些除濕的方法
看不懂濕氣重?這6種表現,證明體內「濕邪」過旺
貪食涼食一時爽,過後濕寒纏身,怕冷又怕困,比濕邪還難纏
濕邪困脾傷氣血,女人養生要祛濕,用這兩個方法就能改善
每天都這麼累?內外濕邪在作怪!吃這五種食物可以去祛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