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用「仲景瀉心湯」一:熱邪里結升降失調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用「仲景瀉心湯」一:熱邪里結升降失調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用「仲景瀉心湯」一:熱邪里結升降失調

瀉心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篇,為治療痞證而設立,其中,大黃黃連瀉心湯由純系苦寒之大黃、黃連組成,用於熱痞;附子瀉心湯是在大黃黃連瀉心湯基礎上加黃芩、附子而成,主治大黃黃連瀉心湯證兼見陽虛;半夏瀉心湯由半夏、黃芩、黃連、乾薑、人蔘、甘草、大棗組成,用於寒熱錯雜痞;生薑瀉心湯是在半夏瀉心湯基礎上加生薑而成,用於寒熱錯雜兼有水氣之痞證;甘草瀉心湯是在半夏瀉心湯基礎上減人蔘再加大甘草用量而成,用於寒熱錯雜兼有氣虛之痞證。清代醫家葉天士在臨床使用張仲景方劑時忠於原意,重視抓住,主證主葯,其他增損由人,故能兼顧其原方的原則,不失其靈活性。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中,瀉心湯(法)案例共有22 例,其中,腫脹門1 例、痞門3 例、嘔吐門4 例、吐蛔門1 例、暑門1 例、濕門1例、噎膈反胃門1 例,瘧門8 例、痢門1 例、胃脘痛門1 例。具體應用情況如下。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用「仲景瀉心湯」一:熱邪里結升降失調

1 熱邪里結升降失調

某案:舌赤,濁嘔,不寐不飢,陽邪上擾,治以苦辛,進瀉心法。黃芩、黃連、炒半夏、枳實、薑汁。

某案:脈不清,神煩倦,中痞噁心,乃熱邪里結,進瀉心法。炒半夏、黃芩、黃連、乾薑、枳實、杏仁。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用「仲景瀉心湯」一:熱邪里結升降失調

中醫:《臨證指南醫案》

以上兩個瀉心法案例,葉天士將其歸為熱邪里結,並宗仲景瀉心湯證邪陷熱結,氣機升降失職,寒熱互結的病機特點,針對患者舌赤、濁嘔、神煩倦、中痞噁心等症,用仲景之瀉心法。即以仲景瀉心湯中半夏下氣開結,乾薑辛散痞結,黃芩、黃連苦降泄熱,辛開苦降,減去仲景瀉心湯中人蔘、炙甘草、大棗等甘補之品,且加入枳實、杏仁苦泄降氣,行氣消痞,體現了葉天士半夏、黃芩、黃連、乾薑、枳實、杏仁等苦寒與辛溫相配,以達辛開通陽,苦降瀉濁的治療目的。其瀉心法的應用,正如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中氣既痞,升降失常,於是獨陽上逆而嘔,獨陰下走而腸鳴,……黃連、黃芩苦以降陽,半夏、乾薑辛以升陰,陰昇陽降,痞將自解」對張仲景經旨闡述。

下期: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用「仲景瀉心湯」二:熱邪內陷正虛邪留

韓順平,馬嘯,王富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說 的精彩文章:

明代醫家用「黃連」四:痢下、泄瀉,「無濕則不泄」
白花蛇舌草藥對的臨床應用一:白花蛇舌草與蒲公英
繆希雍治「泄瀉」獨到用藥四:五更腎泄,脾腎雙補
明代醫家用「黃連」三:血證,止血第一要法即是清熱降氣止逆
繆希雍治「泄瀉」獨到用藥三:濕盛洞風,風葯治之

TAG:神黃中醫說 |

您可能感興趣

葉天士和臨證指南醫案
楊介賓醫案:針灸刺血瀉暑熱 快速治癒
《臨證指南醫案》桑葉、丹皮對葯應用
《未刻本葉天士醫案》脾胃病證治彙編
《千金》三黃湯治療面神經炎醫案一則
王曉軍老師醫案集:腹瀉案
邱老臨證醫案實錄 水腫醫案 高血壓性心臟病案
巧用白頭翁湯,治高熱昏迷抽筋、血尿醫案二則
劉方柏經典醫案,頑固性失眠
王曉軍老師醫案集:失眠五年治癒案
劉方柏經典醫案,頭痛如裂
品味賞析明醫醫案中醫雞湯醫案51久病失調成鬱症調和肝脾安心神
李時珍《瀕湖醫案》用藥特色
傾囊相授:從一則醫案看小兒咳嗽的診治
醫案:炙甘草湯治療陰虛陽亢心得分享
姚玉衛醫案:經方辯治膽囊癌
醫案經典:重證臌脹
邱老臨證醫案實錄 小兒肺炎案
王振濤教授醫案精選Ⅱ—脂肪肝案
譚氏正骨治療「椎間盤」問題典型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