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話說教育:中華文化關於家庭教育的歷史追溯

話說教育:中華文化關於家庭教育的歷史追溯

魏 劍

我國的家庭教育,歷史源遠流長,是最完善、最悠久的倫理教育。在中國的古文化中,對於家庭教育是列有名訓的,也就是最早的書籍《禮記》。依照古禮,也就是古代的文化制度,童子六歲入小學,先從「洒掃應對」開始學習。對應現在的教育制度,就是先從生活的勞動教育入手,以養成整潔整齊的習慣,之後再進行待人接物的禮貌教育,這就是所謂的「應對」。

網路圖片

所以說,古代人的六歲入學,先從「洒掃應對」開始,體現的教育精神就是注重人格的培養,注重禮儀的規範,而不是先以知識的灌輸為教育前提。在《論語》中記載孔子的教育,也是「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通過這可以想見,中國古代對「洒掃應對」的兒童教育,是從入學之後開始的。但真的是這樣嗎?難道六歲之前,在家庭中沒有教育過「洒掃應對」的事情嗎?其實不然,所謂「洒掃應對」的教育,從一個兒童剛剛懂事時起,在家庭中就早已受到父母家人的熏陶,已經是耳濡目染,不教而教,教在其中。

六歲開始入學,除了注重兒童的生活教育、禮儀教育這些基礎教育之外,便以知識和技能的教育為重點,即:禮、樂、射、御、書、數等有關文事武功的「六藝」。到了十八歲入大學,才實施立身處世的成人教育。所謂 「學而優則仕」便是指這個青年階段的教育而言。

網路圖片

從教育的有關專業書籍來講,在中國古代僅《禮記》列舉有相關記載。在漢、魏之後,有關家庭教育的專業書籍才開始慢慢出現。但是這些書籍不是為教育的理想而立論,也不是由教育哲學的基礎而出發,而是受秦漢以後門第觀念的影響而著述,例如漢、魏之間的班昭所著《女誡》、隋朝時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等。這些書更多的是成人的倫理思想教育,而非是對兒童家庭教育的範本。自元代儒者郭居敬選定了《二十四孝圖說》以後,到南宋的《三字經》、明代理學家朱伯廬所作《治家格言》、清代秀才李毓秀所作《訓蒙文》(即《弟子規》),才被更普遍地認為是兒童教育的讀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看點 的精彩文章:

TAG:生活看點 |

您可能感興趣

中華文化傳統教育——我們的家園
傳統文化中教育的智慧
中國家教文化之子孝教育
羅崇敏: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之道
黃偉: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道統、學統與語文教育
《終極之問》-孔子說—關於傳統文化的教育問題
教育要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
【聽天府文化 游文旅成華】成華書寫的黨史和教育史
西京學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思政教育中
中國家教文化之總說
楊朝明:芻議儒家的教化文化
【宗教與中國文化】佛教的共生智慧
傳統慈善文化的教育實踐邏輯
中華文化中的儒家文化
澳門旅遊教育文化協會與天主教教育界攜手共推「璀璨澳門」
傳統文化與現代兒童教育
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界的當代藝術家馮健安
別把棍棒教育當作傳統文化教育
遼寧教育出版社:《絲綢之路全史》以世界文化的宏觀視野看中國
文化與教育誠信藝術家王洪琪書法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