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全民健身日探訪 市民注重鍛煉健身花樣多

全民健身日探訪 市民注重鍛煉健身花樣多

市民正在打排球鍛煉身體

昆明信息港(都市時報 實習記者張仟 徐梓桓 郭心怡)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平時公園裡鍛煉身體的大爺大媽,騎著共享單車穿梭於大街小巷的上班族,健身房裡揮灑著汗水的年輕人,都是全民健身的實踐者。運動為市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大家健身的花樣也逐漸增多。

市民:身體鍛煉好了,能享更多福

在丹霞路附近一個健身房健身的察大爺今年74歲了,從2009年起一直堅持在健身房鍛煉身體。察大爺說,「很多同齡人身體都有些或大或小的問題,我最值得驕傲的就是身體還不錯,隨時提個十七八斤的東西上樓都不吃力。現在生活變好了,不愁吃不愁穿,花些錢來鍛煉身體也值得,有好的身體才能多享會兒福。」

健身房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來健身的大多是年齡在20歲—40歲之間的上班族,平均每周來三四次,一次健身60—90分鐘,健身房裡最受歡迎的器械是跑步機和動感單車,女性更喜歡杠鈴操、體育舞蹈等,男士喜歡在做些少量的有氧運動後進行器械運動。工作人員表示:「有人因為懶惰,身材有些走樣,需要工作人員監督,有人想找一個好的環境鍛煉身體。這些年輕人如果一直堅持鍛煉,到晚年時身體也會和察大爺一樣棒的。」

生活在篆塘公園附近的朱奶奶年近八十,她和老伴唐大爺每天早上散步,經常使用公園內的健身器材鍛煉身體。唐大爺說:「每天運動,使我們的身體變得特別硬朗,精氣神也好了許多,心情也不那麼煩躁。」兩人從北方來昆明支邊,已經在昆明生活了五十多年。

上班族小習經常騎著共享單車上下班,她說:「平時工作忙,很少有時間專門鍛煉,每天騎車上下班就是很好的鍛煉,我還專門加了一個微信的騎友群,每天看大家曬騎行心得。現在共享單車那麼方便,大家都很喜歡通過這種方式鍛煉身體。」

家住創意英國的陳女士每天晚上都會繞著小區走上兩圈:「現在微信都有步數排行榜,我每天堅持繞著小區走上兩圈,在步數榜上排第一是經常的事。支付寶的螞蟻森林還能通過步數積攢能量種樹,所以越走越起勁。」陳女士介紹,小區里的健身設施齊全,雙人漫步機、雙人平步機、雙位浪板、天梯都有,每到傍晚都聚集著不同年齡的居民,這也是很好的鍛煉方式。正在球館裡打排球的丁女士從小就熱愛體育,堅持鍛煉三十多年來,羽毛球、網球、爬山都是她的最愛,平時工作間隙只要時間允許,都會出門活動。比起去健身房,丁女士更喜歡在戶外鍛煉,既貼近大自然又經濟實惠。

教練:運動前必須熱身,切忌過度

普通市民平時在學習、工作之餘可以怎樣鍛煉身體呢?擔任健身教練4年多的趙教練介紹:市民根據體質不同可以自己安排,每天一到兩個小時就夠了。但是做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熱身活動,如關節和心肺功能的熱身,全身拉伸等。簡單的熱身比如慢跑、開合跳、下蹲、俯卧撐等都可以。

為了防止在運動中受傷,熱身是必須要做的,其次別做一些自己不能掌握和駕馭的動作,也別盲目地做一些超負荷的運動。有的人為了在微信步數排行榜上刷到更高的成績,超出自己身體承受能力行走,容易造成踝關節勞損和腳底筋膜勞損,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還有的人雨天不想出門,選擇爬樓梯鍛煉,這樣會對膝關節造成嚴重損傷,甚至造成不可逆的骨性關節炎。

他建議市民們平時可以在小區里做一些簡易的運動,如圍著小區跑步、利用小區里的公共健身設施進行運動,或在家裡做一些徒手的健身動作,也可以請私人教練到家裡指導。平時注重適當的鍛煉,可以降低得病的幾率,提高身體的恢復力,減緩身體的衰老,擁有較為健美的體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健身
健身房&健身氛圍
健身迷
全球健身中心
愛健身
健身 | 美女健身女神教你幾個動作輕鬆鍛煉上半身
說健身—遠離健身傷害
獨家揭秘!健康路全民健身中心方案公布,老足球場變化太大了
健身鍛煉需保護腰部
【全民健身】漫步在操場
適度鍛煉 小心健身變傷身
每周健身計劃安排健身系
全球健身指南
劉濤獲「健身宣傳大使」稱號 呼籲全民健身科學鍛煉
在健身房智能健身:最好的健身追蹤器大推薦
走進健身 健康生活
健身路徑,百姓健身好夥伴
古力娜扎穿健身服現身活動,大秀健康曲線人群中最亮眼!
青少年健身主要以有氧健身操、街舞等為主!
日常健身訓練中那些追求健康美的美女們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