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阿姜查-修行之難易

阿姜查-修行之難易

【法師簡介】阿姜·查,泰國著名高僧。生於公元1918年,1992年圓寂。童貞入道,年輕時研究過基礎佛法、戒律,以及經典,後隨當地禪定大師修習。他依苦行僧的傳統方式生活達數年,曾和本世紀偉大的禪師阿姜·曼度過一段開悟性的時光。他的教導方式簡明,善用日常周遭事物引出佛法實意,令弟子們開解,因此吸引了許多的東西方弟子追隨他修行。


修行與證悟大致可以分成容易與困難兩種。前者已累積功德並開發波羅蜜(pa-ramita-,意譯為「度」或「到彼岸」),那是覺悟必備的資糧,並非一般人可以企及,可作為衡量修行能力的方法。有些人說:「我有好的動機,也想開發,但就是做不到。」那麼,你就得再加一把勁。


對一些人來說,修行很困難,無論做什麼,都遇到層層阻礙,並且覺悟得很慢。這意味著他們過去只累積了一點點波羅蜜,因此他們現在要做得更多,不能就此放棄。如果有一個窮人心想:「好吧!我很窮,事情就是這樣,因此我不需要嘗試工作,或改變現狀。」那他就真的有大麻煩了。他應該想:「我很窮,所以我應該更認真工作,或至少和別人一樣地工作。」同理,如果我們精進修行,努力向善,我們一樣會進步。

有一種人修行很困難,但是覺悟卻很快。他們拼了命似地修行——不斷掙扎與奮鬥——但是他們很快便覺悟了。雖然吃很多苦,不過沒關係,這些苦很快就過去。


第三種人,修行很容易,但是智慧卻增長得很慢。他們沒有遭遇到太多的困難,修行得很順利,但是卻要花較久的時間,也許一直到死,都還不一定能見道。


第四種人,修行既簡單又愉快,那是一條快樂的解脫道,也能輕鬆地覺悟。也有人像這樣。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結果來得快或慢,能力強或普通,精進修行都是值得的,必定功不唐捐。善能掩惡,正能去邪,或許現在看不到結果,但是未來一定可以看得到,這就是業。一個業正在受報時,另一個業就會蟄伏著。我們現在受的是過去的業果,而非現在的業報。不過,因果絲毫不爽,報應會一個接著一個來。因此,我們現在修行,等到時機成熟時,就可以有所收成。

阿姜查-修行之難易



訂閱本刊:


或者關注本刊新浪微博:@六度佛學周刊


以往連載可以查看歷史消息

或者將您的問題直接提交給微信,我們會儘快給予解答,隨喜感恩


投稿信箱:foxue@namobud.com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學周刊 的精彩文章:

每日慧語-身安,不如心安
每日慧語-保護修行的身體
不要輕易為人師
每日慧語-朝著你自己的方向飛翔
佛教常識:什麼是三寶

TAG:佛學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不知戒條就難免違犯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研讀心所,對斷除貪、嗔、痴無益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覺知者」只是客觀觀察生死的過程
阿姜查禪師:真正皈依處即在自己的心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停止愛與恨,就能超越痛苦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我們不斷地在天堂與地獄之間來回
冷峻的慰藉-阿姜查的僧侶面對疾病和死亡
阿姜查尊者:讀讀你自己 而不是書
阿姜查禪師:我們真正的家
《阿姜查的禪修世界》當你允許心輕鬆自在時,它就會靜下來
阿姜查:3種方法幫你集中注意力
並非危言聳聽!阿姜查:你的頭髮皮膚也是「禪」
阿姜查:不捨棄你的好惡 就不算真正地精進
阿姜查禪師,我們可能至死都見不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