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健腦,腐竹君的新技能你了解嗎?做皮凍,燉湯,腐竹君的花式吃法你會嗎?
咱們沈城大街小巷的燒烤攤開的是紅紅火火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吃燒烤的時候,總會點上一盤花菜。
小編認為這花菜中就數腐竹最好吃了。可這腐竹可是很低調的,大家很少會注意到它。
腐竹減肥or增肥?
夏季只要是和減肥搭邊的事,都能火上一陣子。這不腐竹上了好些個減肥食譜,說腐竹能減肥,但是上網一看,還有人說腐竹熱量特別高,吃多了容易胖。
這可把小編整迷糊了,這腐竹到底是能減肥還是能增肥?
看看網上說的數據,100克腐竹有459千卡的熱量。
這這熱量可真不少。但是您注意了,這是干腐竹的熱量,咱們吃的腐竹都是泡發開的。
那麼泡開的腐竹能有多少熱量呢?
咱們將100克腐竹用水泡開之後,100克的干腐竹泡出了304克的腐竹。也就是說它足足漲了三倍。
也就是咱們平時吃304克的腐竹就會吸收459千卡的熱量。
這麼多的腐竹,一次吃下去肯定是不可能的,咱們又做了一個實驗,我們請一位觀眾吃了一頓腐竹,他這一頓吃了70克的腐竹,換算一下70克泡發的腐竹中大概含有110千卡左右的熱量。
腐竹一頓吃進去的量並不多,所以吃進去的熱量也不算高,不會讓你越吃越胖,適量攝入的話,能更好地補充蛋白質,適合減肥和增肌的人。
腐竹中的蛋白質
別看這腐竹出現在咱們餐桌的頻率不高,其實它是深藏不露,它是豆製品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一種食物,和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相似,是一種非常好的蛋白質。
咱們給大家介紹的第一道菜就是將腐竹加到了皮凍中,不僅口感好,還可以降低膽固醇補充蛋白質,最重要的是這道菜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說了這麼多,說說這道水晶腐竹應該怎麼做吧!
1、用涼水將腐竹泡開,將水擠乾淨,切成小段。
2、將肉皮先用水焯一下,之後切成小條放到熱水裡面去煮。
3、在熱水中放入蔥、姜、花椒、大料還可以放點料酒調味。
4、燉煮一小時後,將腐竹段放入湯汁中,自然放涼後放到冰箱中。
5、用芥末、生抽、檸檬汁、鹽調成醬汁即可。
腐竹補腦
最近還有一種說法是腐竹補腦,咱們來看看是咋回事?
要說補腦那必須是魚和核桃了,這腐竹怎麼補腦?
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D、歐米伽3脂肪酸。而核桃和魚中都含有膽鹼,有助於大腦健康。但是核桃中的脂肪含量太高,一天最多只能吃兩顆。而腐竹是豆製品,一個星期可以吃三次,不僅脂肪含量少,而且還能預防老年痴呆。
腐竹主要含有植物蛋白,脂肪含量低,同時它的維生素E、鋅和硒的含量很高。最重要的是腐竹中也含有膽鹼,有健腦的功效。
若一個星期吃三次腐竹,那麼每次可以吃50-克70克。若是每天都吃那麼您每次吃50克左右即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大家一般吃腐竹都是涼拌,要不就是涮火鍋,很少有用腐竹做熱菜的。
咱們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道湯,還能消暑、健腦。為什麼要給大家介紹一道湯呢,大家往往認為,夏天應該吃涼的東西,其實吃完涼的東西之後,舒服的是嘴而不是你的身體。這道溫熱的湯,吃完之後讓身體中的汗發散出來,讓您渾身都舒服。
原料:
菌類:香菇、金針菇(益智菇)、銀耳。
這些菌類食物一般體積比較大,熱量較低,裡面還含有多種膳食纖維、礦物質和維生素。
做法:
1、將腐竹、銀耳切成小段。
2、用番茄醬、檸檬或白醋、白糖調一個汁。
3、鍋中放上一點油煸香蔥姜,放入蘑菇,倒入調好的汁。
4、倒入處理好的腐竹,燉煮5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健康一身輕》運動打卡進行時
七月不減肥,八月徒傷悲!
運動不僅能夠減肥,還能讓您更健康!
你熱愛運動嗎?
你每天都堅持運動嗎?
你的微信運動每天走了多少步?
你身邊有愛運動的達人嗎?
若是你身邊有這樣的人,趕緊來《健康晒晒曬》打卡吧!
(圖片來自網路)
隨意曬!盡情曬!
我們會在節目中幫你每天打卡!
參與方式:





TAG:健康一身輕 |
※腐竹能燃燒,還能吃嗎?
※腐竹的正確吃法,這樣拌著才好吃,你知道腐竹的美味做法嗎?
※怎樣才能做美味又不硬不爛的腐竹?腐竹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能點燃的腐竹不能吃?真相竟是這樣的!你還敢吃嗎!
※血脂高有痛風,還能吃腐竹嗎?又怎麼避免挑到「毒腐竹」?
※減肥可以吃腐竹嗎腐竹怎麼吃不會胖
※什麼?你我可能都吃過毒腐竹!市面上毒腐竹商家太猖獗,他幹了一件事,漂亮回擊
※腐竹這樣做,營養好吃又可以解膩!
※濃縮了黃豆中的精華,腐竹你吃對了嗎?
※好吃到爆炸的腐竹、粉條、臭豆腐都是怎麼做的?
※腐竹口感好營養高,但這樣的腐竹吃了卻會中毒!
※常吃腐竹可健腦並預防老年痴呆症防止血管硬化,腐竹怎麼做好吃?
※腐竹吃火鍋是不錯的選擇,但這中腐竹,是中毒的利器!
※腐竹最好吃的做法,上桌就被沒了,連汁都沒剩,家裡人都喜歡!
※青豆做的有機腐竹,竟然比紅燒肉還好吃!
※腐竹怎麼做好吃 涼拌腐竹的做法大全
※腐竹健腦降低膽固醇,但這樣的腐竹一定不能吃,甚至會致癌
※百吃不膩的腐竹新做法,6步就搞定!
※告訴你一個腐竹好吃的做法,補鈣健腦抗疲勞,經常加班熬夜要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