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精緻男神】教你夏季如何養生——護膚老師周宇桐

【精緻男神】教你夏季如何養生——護膚老師周宇桐

夏季養生,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此時是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於機體表面。夏天的特點是燥熱,「熱」以「涼」克之,「燥」以「清」驅之。因此,清燥解熱是夏季養生的關鍵。盛夏酷暑蒸灼,人易感到睏倦煩躁和悶熱不安,因此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神清氣靜,做到神清氣和,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內生。注意養心,夏季是心臟病的高發期,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心的陽氣在夏季最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臟的養生保健。夏季養生重在精神調攝,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助熱,火上加油。心靜人自涼,可達到養生的目的

夏季染病,大都當即發作,故有「六月債,還得快」之說。但有一種病是有所潛伏,到秋季才發作,如延至冬季就很嚴重了!——這就是「心病」。也即《內經》所說的「此夏氣

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冬至重病」。但必須說明的是這裡說的「心病」,並非是指現代醫學上的「心血管病」,而是指精神方面的有關「神志、情志」的病(古書上所提及的「心」,實際上是相當於今天人們常說的「精神」)按中醫的「五行」說,夏季是「火旺(夏主心,夏天心火很旺)、土相(脾胃處於『盛』的地位)、木休(肝處於相對的『休養』狀態)、水囚(腎易『虧』)、金死(肺易『虛』)」。心「火」一「旺」,「火克金」,所以容易造成「肺(金)虛」;本是「腎水」克「心火」,而「心火」很「旺」時,就容易出現「心火」對「腎水」的「反侮」現象,故「腎水」易「虧」。對於一般人來說,在夏天,防止「肺虛腎虧」很容易接受,而對於正處於很「旺」地位的「心」是否要重點保養,就往往掉以輕心了!平日里的合理安排休息時間也很重要,晚上不能睡的太晚,早上要在6點30分左右起床進行鍛煉。。

一是健脾除濕。濕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氣,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們經常感覺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出現舌苔白膩等癥狀,所以應常服健脾利濕之物。一般多選擇健脾芳香化濕及淡滲利濕之品,如藿香、佩蘭等。

二是清熱消暑。夏日氣溫高,暑熱邪盛,人體心火較旺,因此常用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火作用的藥物,如 酸角、薄荷、金銀花、連翹等來祛暑。

三是補養肺腎。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腎水虛衰,要注意補養肺腎之陰。可選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以及酸收肺氣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過,耗傷津氣。

四是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即夏天人體和外界陽氣盛,用內服中藥配合針灸等外治方法來治療一些冬天好發的疾病。如用鮮芝麻花常搓易凍傷處,可預防冬季凍瘡;用藥膏貼在穴位上,可治療冬季哮喘和鼻炎。

五是以清為點。夏天氣溫高,人們出汗多,胃口差,當然,如果「清淡」意味著吃東西更要講究衛生,不吃過多的油膩食物,多吃點水果多飲水,那還是有道理的。人體要適應自然環境、季節氣候的變化,夏天的特點是「熱」,故養生的關鍵在於「清」。

夏季運動量不宜過大、也不能過於劇烈運動,應以溫和運動以少許出汗為宜,以免運動量過大、出汗過多損傷心陰。對於夏季依然堅持鍛煉身體的人可以選擇練太極拳、自然養生操、太極拳動靜相兼,剛柔相濟,開合適度,起伏有致,身端形正不偏倚,正氣存於內而風邪不可侵,與自然的陰陽消長相吻合,可謂夏季最佳的養心運動之一。自然養生操有形神並修,養心聚神,對身心健康特別有利。

不少人認為太極拳套路繁複,較難學。其實套路只代表形,光是簡單的站樁動作就頗有講究,兩眼輕合,雙腳自然站立,身端形正,雙膝微曲,心靜神寧,上虛下實,腳下生根。初學者可以從站樁開始,再逐步學習簡單的招式,重要的是配合呼吸。慢、深、長、勻的呼吸,不但能消除煩慮,還能對心臟的微細血管和經絡起到養護作用。自然養生操相對太極拳來說規則少些,只要堅持溫和運動,機體就會自然起到調理的作用。

遊樂宜清幽。炎夏不可遠途跋涉,應就近尋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氣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園林散步鍛煉,吐故納新。傍晚,若漫步徜徉於江邊湖畔,那習習的涼風會使你心靜似水,神怡如夢,滌盡心頭的煩悶,暑熱頓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夏季如何養生跟護膚
「春」季教你如何養生
春季如何護膚、如何養生
吳醫生談夏季如何養生
夏季養生之●如何養陽
中醫教你夏季養生的小技巧,夏季養生宜「輕」!
佟老師推薦:夏季養生必看
夏季該如何養生?
中醫師教你如何養生
「御珍堂養生」石家莊人冬天健康養生的秘密,中醫教你怎樣養生
冬天女性如何養生保健?
懷念我的恩師:國醫大師李振華教你如何養生防病
夏季養生小知識,為你的健康護航!
三井醫院中醫杜康教你如何養生
夏季要如何養生保健?
夏季如何喝茶養生?
莊子教你如何養生
中醫養生教你如何吃「春」
春季養生養精神
中醫教你,春季如何養生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