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少林禪武醫食療話養生

少林禪武醫食療話養生

食療話養生

「葯食同源」是中國醫學界先聖所傳,歷來備受重視。如佛教不吃腥葷,儒家「五味有節」,道家的「機關則」等,看來它們都承認腥葷對人體有益亦有害。辛辣性燥,多食動血生火,機循亢。少食有益,辛以散之,開氣化瘀。但是人有病時則絕不可食辛辣,如人感冒第一次服用蔥薑湯,見汗退燒,令人以為感冒發燒必須發表。誰不知感冒是內有熱而遇風寒所致,發汗後通過汗腺放熱退燒,更不知非熱性不發汗。雖退燒是好,不料內熱又會加重,第二次反覆,不知清熱,仍在發表,便會加深病情,小病變成大病。腥葷含高蛋白、高脂肪,即是高營養、高熱能。健康的人能消化、吸收、排泄,能起到好作用。可是病人吃了則相反。消化不了礙胃、起熱、倒飽、食臭;吸收不了,則阻小腸,起熱撐脹;大便不排泄,起熱發穢爛結腸,血增熱。再加上辣味動火速燃,燒壞呼吸道及清竅、靈竅。由於呼吸道不通,導致應該出的熱出不來,應該回的涼回不夠,並影響肌體機能活動。活動有欠,則新陳代謝受阻,尿不出燒焦,便不出燒穢,產氣燒血、脹腸。

可見腥葷只能對健康的人有益,機能不健全的人則食之如吃毒。但更需知道,食入口了,才覺得不妙,即使想吐出也太遲,排出就更難,唯有任其留在體內燃燒,把機體組織燒腫、燒爛、燒腐、燒濃、燒壞死。

自行性禪師從醫幾十年,臨床百科的體會,因飲食病頑傷身體的占絕大多數,因郁心理不暢者只佔少數。但沒食味內基損壞,逢郁也不礙大事,損壞肌體多是初傷九竅,竅閉熱難出,燒壞肌體,初始能慎,竅不生病,則新陳代謝無礙,肌體可永葆健康。

勿食辛辣:凡吃一點辣的都會多少起一點反應或者副作用,堅信勿疑。尤其是姜、蒜、辣椒,吃多少都會有大小不同的反應,如輕則口燥、牙痕澀、口腔充血、鼻冒火、眼結膜、虹膜充血、流淚。生痰了即眩暈,四肢乏力,小便熱頻、灼熱、色黃、大便熱感、里急、後重、皮膚搔癢。久而久之,嚴重的話則會九竅破壞、內臟組織受損,即大病纏身(食生百病,痰生災,百病發於氣)。竅不通則病小,臟腑不通成大病,都是小病不防釀大病。蒜髮腐氣,姜爛肺閉尿,凡辣都傷皮爛膜,有鼻炎鼻膜糜爛的人吃蒜,鼻出腥氣腐蝕內膜,辣可出血。

重視竅通:不通則病。始不通是小病,若不慎可釀大病,直到致死。行性禪師一生的臨床體會和認識,初病多是表竅不通,由於保養不好,致使失去機能至毀掉。主要原因是:一是食味之厚;二是治療不當造成藥弊;三是情緒不正常;四是梳妝脫穿不慎;五是使用不節。緣於上因,致使入口不順,出口不利,中道出障,至此再醫修不當,自養有失,由表及裡,內臟組織壞死,大氣元不納,痰瘀氣阻,豈不死哉。

痰的作用:痰對養生的作用。痰是生命的保潤液,生命時刻都要呼吸,靠津液護口腔和喉嚨。有時生的多了,積而成痰,阻礙呼吸,百病叢生。為此,行性禪師研製了滴鼻水可豁痰消炎。痰要咽下,消食殺菌,漱液咽之,開氣化食,這是他臨床幾十年來自身生活體察,以及氣功、養生等方面的悟得。痰(自液)中含有溶菌素(酶),按照養生家的學說,咽者順,吐者逆。吾之悟,咽痰化味(食),咽氣化郁(氣不順)。按照「痰生百病,食生災,百病發於氣」十二字的大綱來追蹤,痰是機體百病之根,食「味」、「郁」氣是生痰之源。他總結的十六個字「學會咽痰,多活十年;有氣不吐,早歸西土」,引起了各方的強烈反應。

禪宗強調感性即超越,瞬刻可永恆,更著重於動中去領悟,達到永恆之靜,從而躍升入佛我同一、物我兩忘、宇宙與心靈融合一體之精神世界,亦即奇妙、美麗、愉快、神秘的精神世界,這也就是所謂之「禪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養生之食療養生
樂界養生食療 山楂
中醫飲食養生
健康飲食養生
樂界養生食療 紅棗
老中醫健康養生
養生食療——專治青春痘的食療小偏方
養生食療——專治老花眼
夷芳養生菜——養護脾胃養生粥
中醫養生自製補腎壯陽藥酒
容齋茶話 食療養生 泡藥酒需問西東
保健養生 夏季飲食養生小知識
滋補煲湯,養生食療
中醫養生 治療脊髓炎
濟南醫院養生小課堂
健康養生:抗衰老食物
素食健康 小滿養生
中醫養生保健素養
姚呈虹與食療養生
魚膠食療養生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