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立秋後!千萬不要盲目進補,這些養生誤區知多少?

立秋後!千萬不要盲目進補,這些養生誤區知多少?


  2016年8月7日,轉眼,立秋。秋季,是最好的進補期。不過,如果剛立秋就忙著進補,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效果,還會生出諸多弊端。


  因此,秋季進補之前重要的是先調理脾胃。如果能吃的合理,就能像吃了「免疫葯」一樣,健康地邁進秋天的大門。


先調脾胃後進補



  要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使體內的濕熱之邪排出,以下三類人要格外注意: 

脾虛者——吃點粥


  表現:食少腹脹、食欲不振、肢體倦怠、乏力、時有腹瀉、面色萎黃


  食補:茯苓餅、芡實、山藥、豇豆、小米,健脾和胃。食粥能和胃、補脾、潤燥,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療效更佳。 

胃火旺者——吃點苦


  表現:平素嗜食辛辣、油膩之品的人,日久易化熱生火,積熱於腸胃,表現為胃中灼熱、喜食冷飲、口臭、便秘等。


  食補:適度多攝入些苦瓜、黃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清泄胃中之火。 

老人兒童——吃點山楂


  表現:由於消化能力較弱,胃中常有積滯宿食,表現為食欲不振或食後腹脹。


  食補:適量吃點山楂、白蘿蔔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立秋養生這樣做



  立秋之後,暑去涼來,但炎夏酷熱仍未消,天氣逐漸轉向乾熱,早晚涼爽,白天悶熱。此時,人易倦怠、乏力,清熱消暑要繼續,但相對炎夏要有變化。 

潤肺柔肝


  可適當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潤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 

養陰清燥


  首先宜多喝水、粥、豆漿,多吃些蘿蔔、蓮藕、荸薺、梨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胡椒等燥熱之品,少吃油炸、肥膩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癥狀。 

防治感冒


  立秋後,在衣著和居家休息方面,應更注意防止夜間著涼,盡量少用空調。可趁早晚清涼時分勤開窗戶通風,流通空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調養起居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應開始「早卧早起,與雞具興」。早卧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太過。 

適量運動


  立秋後,健身鍛煉應該避免運動量過大、活動過於劇烈。最好選擇一早、一晚進行鍛煉;太陽照射下不宜運動過久,以防體力消耗過大,暴晒灼傷皮膚;在高溫濕熱中不宜運動過於劇烈。




入秋食療記住它



  立秋之後,地面上的火熱之氣仍盛,悶熱潮濕。在這樣的環境里待久了,人就易受暑濕、暑熱與細菌病毒的侵襲,從而引發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問題。



多吃三種菜

菜花——抵禦感冒


  菜花含有維生素C,補充足夠的維生素C是一個預防感冒的好辦法。其含量比大白菜、黃豆芽菜要高3~4倍,還是一種非常好的血管清理劑。

菠菜——預防潰瘍


  菠菜中豐富的核黃素是有效預防口角潰瘍、唇炎、舌炎、皮炎的重要營養素。

芹菜——促進睡眠


  芹菜有降血壓、降膽固醇和鎮定神志的作用。

多吃三種瓜

絲瓜——清香通便


  絲瓜可以從春末吃到初秋,有利尿涼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清蒸絲瓜,加點肉末和蒜末,稍微蒸一下就熟,淋點海鮮醬油,味道非常好。

木瓜——祛燥潤腸


  木瓜除了當水果,一到秋天,可以用它煲湯喝,補水祛燥。木瓜中富含的酶還能幫助消化,適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

瓠瓜——清熱開胃


  初秋氣溫仍較高,很多人胃口不好,將肉類和瓠瓜一起做菜,保證了蔬菜的攝入,也增加了蛋白質的攝入。瓠瓜中胡蘿蔔素含量較高,能起到一定的抗氧化作用,還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立秋養生誤區

  古人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養生一定要順應四時,才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立秋將至,立秋養生工作可不能盲目進行。立秋該吃些什麼?立秋養生的誤區又是什麼呢?


NO.1 拒絕盲目貼秋膘



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再加上食欲不振,容易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氣轉涼,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增加會使熱量的攝入也大大增加。

因此在秋季,人們稍不注意,體重就會上升,這對於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威脅,所以,肥胖者秋季更應注意減肥而不是盲目的貼秋膘。

日常應注意飲食的調節,多吃一些低熱量的減肥食品,如

赤小豆、蘿蔔、竹筍、薏米、海帶、蘑菇等。

另外,在秋季還應注意提高熱量的消耗,有計劃地增加活動。




NO.2 秋季養陰 防止濫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季進入進補的季節。

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

虛病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容易適得其反。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葯代食,葯補不如食補。

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

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

這些事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NO.3 慎食秋瓜 防壞肚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夏季大量食瓜雖不至於造成脾胃疾患,卻已使腸胃抗病力有所下降。

立秋後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因此,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




NO.4 立秋伊始 早防「燥」



儘管秋燥對人體的影響涉及方方面面,但防治之法也頗多。正所謂:「木之為舟,無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潤為貴。「

秋日在飲食上要注意滋養津液,可適量飲開水、淡茶、豆漿等飲料,並適當選食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

例如

秋梨、甘蔗、荸薺、柿子、百合、銀耳等。

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熱、油膩的食物,盡量少飲酒。




NO.5 立秋過後 注意飲食



立秋過後,進入水果豐收的季節,但吃水果並非多多益善,吃多了也會影響健康。

比如:蘋果富含糖類和鉀鹽,患有腎炎、糖尿病、冠心病者應少食;吃梨過多會傷脾胃、助陰濕,使胃腸功能失調,胃寒腹瀉者應忌食;葡萄含較多檸檬酸、蘋果酸等,糖尿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雖然夏季的熱意還未消退,但是立秋啦,記得

多吃些

清熱、生津、養陰

的蘿蔔、西紅柿、豆腐、藕、蜂蜜等。


養胃、氣血不足、高血壓、白髮

、過敏、

泡腳、脫髮、薏米、貧血(補血)、咽炎、

養胃、脾虛、洗澡、口腔潰瘍、口臭、宮寒

、薏仁粥的功效、調理脾胃、感冒

咳嗽、打嗝、失眠、怕冷、手腳冰冷、腰痛、

喉嚨腫痛、祛濕、補腎、

身高體重表、蔬菜搭配禁忌、裸睡、手指按摩、痘痘、頸椎病、心血管病、

祛斑、補血、瘦腿、安全期、胸部自檢、體寒、痛經、減肥、兩性問題、內分泌問題、婦科問題、

健康測試、體質測試、標準三圍測試(三圍)、身體質量指數自測、標準體重

診斷

:手診、舌診、望診、腎陽虛、腎陰虛、

穴位:

腎俞穴、睛明穴、人眼穴點陣圖、眼部穴位、

足三里穴、雲門穴、解溪穴、天柱穴、太淵穴、關元穴、湧泉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養生 的精彩文章:

40、50年代的朋友,請你慢點老去……(一張圖,感動無數中國人!)
50歲老伯偷喝鄰居藥酒,腹痛腫脹送醫院,家人堵門賴鄰居
汗從哪裡出,病從哪裡來!愛出汗的,快對照看看吧!
天熱一定要吃它,清熱解毒還開胃,關鍵特別好吃
√ 今天立秋, 全家一定要這麼吃, 保你百病全消, 一年不生病!值得收藏!

TAG:中醫養生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菜防病又養生,千萬不要錯過!
春季養生千萬不要錯過,只要堅持這幾個小習慣,疾病都不能靠近你!
春季最應該吃的水果,養生美顏,功效多多!妹子千萬不要錯過!
養生進補必須注意,以下八個養生誤區千萬別犯!
養生說:盲目養生只會讓你越來越壞,這些養生的誤區你知道多少呢?
春天養生重在養肝,這3種食物千萬別錯過,要不又要生病了
這4種菜春天千萬別錯過,養生效果特別好,會吃就是賺到
春季養生,多吃這些就夠了!
養生文化:中藥泡腳好處多多,可是禁忌呢?您又知多少?
杞養生效果好,但是這類人千萬不可以吃
杏的養生效果奇佳,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這個春天千萬別錯過!
這些茶喝了養生又提神,碰到了千萬不要放過!
春季養生你知多少?原來這些平常菜還有這些功效!
千萬別把西瓜皮當垃圾扔了,它既好吃又養生,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春季養生多吃這4種野菜,美味又養生,還「不要錢」
春季吃野菜,既好吃又養生,千萬不要錯過,錯過再等一年!
穀雨養生你知多少?這些食物益處多,進來看看不吃虧
哪些食物最滋補?注重養生的你可千萬不要錯過
枸杞養生?別傻了!這3種人吃了就是在找病,而且很多人吃錯了!
別只忙著養生了!這3個誤區如果不關注,只能讓你白費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