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做好這些養生要點,這個秋天不生病!

做好這些養生要點,這個秋天不生病!

GIF/30K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交節時間點在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

處暑後即將開始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氣——秋高氣爽。每每風雨過後,特別是下雨過後,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後艷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

處暑時節一定要注意3不做,4牢記,掌控好,不大意~

處暑

養生

避免

過早添加衣物

處暑時節,正值初秋,暑熱尚未退盡,此時不宜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準,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環境的適應能力。

「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

但是,夜裡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同時,早晚比較涼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當然,『秋凍』還要因人而異,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謝功能下降,血液循環減慢,既怕冷又怕熱,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更應及時增減衣服。

一定要確保室內通風,白天只要室內溫度不高就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風滌盪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睡覺時腹部蓋薄被,以防脾胃受涼。

避免

過早起床,多睡一小時

GIF/581K

即將到來的處暑天氣由原來的炎熱漸漸轉涼了,這個節氣就是交替的時候,大自然將陽氣漸漸的由釋放疏泄變成了收斂,人體體內的陰陽之氣也隨著變換而變換。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時間也要做相應的調整。

專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時,並且保證有質量的午覺,可以讓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精蓄銳。

尤其是對於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氣血陰陽俱虧,會出現晝不精,夜不瞑的少寐現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並且堅持午睡的好習慣,即使睡不著,但閉目養神也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據媒體報道,現代研究發現,夜間0至4點,體內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點;中午12至13點,是人體交感神經最疲勞的時間。

有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因此,子午覺既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

對於年輕人來說,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學習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時也可以減少「秋困」的出現。

避免

吃薑,多喝水

進入秋天,要多喝蜜,少吃薑。因為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

那麼,人體就必須經常給自己「補水」,多喝水也就成了我們對付「秋燥」的一種必要手段。

伸懶腰解秋乏

平時多伸懶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下午工作學習時間長了,伸個懶腰,馬上就會覺得神清氣爽、舒服自在。即使在不累的時候,有意識地伸幾個懶腰,也會覺得輕鬆。

這是因為,伸懶腰能適當增加對心、肺的擠壓,促進心臟泵血,增加全身的供氧。大腦血流充足了,人自然感到清醒、舒適。

吃清熱安神食物

「病從口入」,飲食與疾病很容易「掛鉤」。處暑之後,早晚溫差變化開始明顯,腸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熱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適應性就會隨之降低,這時候容易出現一些腸胃病,患有慢性腸胃病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癥狀。

加之飲食不當,這種不適的情況還會進一步加重,因此在飲食方面一定要謹慎。

從養生的角度來看,處暑節氣適宜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乾貝、海帶、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但這些食物一次進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

另外,隨著氣侯漸漸乾燥,身體里肺經當值,這時可多吃滋陰潤燥食物,防止燥邪損傷。如梨、冰糖、銀耳、沙參、鴨子等養陰生津的食物,或黃芪、党參、烏賊、甲魚等能益氣保健的食物。

當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潤燥、消熱通便的功效,能補充人體的津液。應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加重秋燥的癥狀。

鍛煉,可堅持冷水浴習慣

不管哪個季節,堅持運動絕對是沒錯的。入秋之後鍛煉的好處在於,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但對於不同的季節,運動的類型和強度也應該有所調整,秋季的運動可選擇快走、登山、打球等,對於老年人來說,運動要以「不累」為標準。

體育運動的時間適合選在早晚,中午由於室外天氣仍然炎熱,因此要避免這個時間段的戶外活動。

冷水浴鍛煉必須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如秋天氣溫逐漸降低,人體對寒冷和冷水也逐漸適應,一直堅持,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覺太冷。

冷水浴時應循序漸進,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溫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時間由短到長。

見綠色,可在室內養植物

「秋乏」狀態與人體缺氧有一定關係,因此,室內適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廢氣的花草。

宜選擇盆栽柑橘、吊蘭、文竹和綠蘿等。辦公室養蘆薈和吊蘭,它們能在其新陳代謝過程中,把被認為能致癌的甲醛轉化為像糖或氨基酸那樣的天然物質。

處暑

來了

5個「第一」幫你抓住「食機」

南瓜含有澱粉、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營養豐富,能潤肺益氣,化痰排膿,驅蟲解毒,治咳止喘,療肺癰便秘,並有利尿、美容等作用,在秋天可以改善秋燥癥狀。

第一瓜:南瓜——補中(脾胃)益氣

處暑之後,炎熱的天氣一時半會還難以退卻,在這個時候,人們就吃點可口的鴨肉吧,既可增加營養,還可除去秋燥。中醫認為,鴨肉可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具有養胃生津、清熱健脾的功效,適宜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老鴨湯富含骨膠原蛋白、鈣、磷、鐵等成分,更營養,也符合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的消費潮流。

第一肉:鴨肉——滋補上品

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梨又有降低血壓和養陰清熱的效果,所以高血壓、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處。

第一果:梨——「梨者,利也」

中醫認為,銀耳味甘淡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於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絲,口燥咽干,陰虛型神經衰弱和失眠多夢等。而且銀耳為葯食兩用之品,藥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熱,養胃之陰;能補脾開胃,滋潤而不膩滯,有扶正固本和很好的滋補潤澤作用。

第一湯:銀耳湯——滋陰潤肺

杏仁是很少見的涼性堅果,多食也不怕上火,除補腦之外,它還有止咳、潤肺、止喘作用,特別適合作為乾燥的秋天裡進補的食材。它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較高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還能美膚養顏,且能有效降低心臟病的發病危險。

第一零食:杏仁——止咳、潤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粹針灸文化 的精彩文章:

人體達到「五級寒濕」 ——命在旦夕!
兩個穴位調治「白天犯困,晚上失眠」
黃帝內經揭秘「女七男八」的生命規律,不可不知!
艾灸出水泡,到底什麼含義?真相驚人
大部分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而是…

TAG:國粹針灸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驚蟄養生,這5種食物要多吃,包你一整個春天不生病!
這個季節最適合養生,注意做到這些,可以讓你在冬天少生病喲!
冬天最滋補的養生聖品竟然是這個!不要錢!
春季養生別放過這4種水果,每天一個最養人,常吃不生病不感冒!
春天養生吃些山藥,但醫生卻說:這幾種人一口都不要多吃!
這幾種養生粥好吃又養生,天天都給家人做
夏日養生先養心,做好這3點,整個夏季不生病
春天養生重在養肝,這3種食物千萬別錯過,要不又要生病了
春季養生「吃芽菜」,這7種不可錯過,每天吃一點,少生病,更健康
冬天養生就吃柿子,但醫生卻說:這2種人即使是一口,也不要多吃
春天來了,喝什麼粥好?營養師教你喝這3種養生粥,一年都不生病
立夏養生:這個節氣不生病,這些養生知識要謹記
冬天養生用當歸!調血養氣,但醫生說:這2種最好一口都不要多吃
春天是一個養生的好季節,多吃點這個不起眼的東西讓你遠離疾病!
醫生:睡覺前是「養生」好時機,千萬不要做這些傷身體的事情!
立夏養生劃重點,把5件事做好,再熱的天都不生病!
冬天養生就吃花生米!但這種花生是肝癌的誘因,看完你還敢吃嗎?
春天吃枸杞養生好處多,但醫生說:這3類人不要多吃一口,很危險
立春養生全攻略,做好這些件事,少生一年病!
有心臟病不要慌,每天吃這幾種養生菜,健康度過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