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健康課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救心護心需同時進行!

健康課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救心護心需同時進行!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倖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居各種死因首位,正式成為「人類疾病第一殺手」。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我們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反應體,如果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出了問題的話,會通過各種不適症或者病變體征來「暗示」我們,我們不能及時醫治只是我們在平常生活缺了個心眼兒而已。血管疾病也一樣,常悄悄潛伏在人們身體里,在不經意間突然發作,嚴重威脅現代人的健康和生命。以下4種「暗號」,能幫助我們及時發現腦血管疾病,保衛心腦健康。

神經衰弱、易疲勞。

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等退行性病變和缺血性病變的早期,常會出現類似神經衰弱的癥狀,如不明原因的頭暈、頭痛、頭部有緊箍和壓迫感、嗜睡、容易疲勞等。這些癥狀被稱為「動脈病性神經衰弱」,通常提示大腦供血不足,最好進一步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記憶減退、判斷力變差。

腦血管病會直接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導致記憶力下降,特別是記不住最近發生的事情、抽象的數字等;判斷力下降,遇事反應遲鈍,處理問題不果斷,需要別人的協助和建議才能做決定;以及缺乏想像力,注意力難以持久集中等認知功能受損的表現。

情緒波動,缺乏自制力。

不少腦血管病患者早期,會出現明顯的情緒變化,如情緒不穩、好發脾氣,或感情脆弱、多愁善感,對自身健康狀況過度焦慮等,嚴重時可出現「動脈硬化性精神病」。因此,當中老年人經常因微不足道的小事大發雷霆,鑽牛角尖時,要考慮是否由腦血管疾病所致。

性格反常,喜怒無常。

由於疾病直接受累或間接影響,不少患者的性格會出現改變。比如原本開朗健談的人變得感情淡漠、與他人交往減少、性情孤僻、難親近,或者原本內向、沉默的人變得容易興奮激動、話多、愛笑等,還有一些患者表現為喜怒無常,時而充滿熱情,時而憂心忡忡。

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惡化的最主要原因

1.高血壓

長期高血壓可使動脈血管壁增厚或變硬,管腔變細,進而影響心臟和腦部供血。高血壓可使心臟負荷加重,易發生左心室肥大,進一步導致高血壓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當血壓驟升時,腦血管容易破裂發生腦出血;或已硬化的腦部小動脈形成一種栗粒大小的微動脈瘤,當血液波動時微動脈流破裂而造成腦出血;或高血壓加快動脈硬化過程,動脈內皮細胞受到損傷,血小板易在傷處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發心肌梗死或腦梗死。

2.血液黏稠

現代生活節奏緊張,家庭、事業的壓力越來越大,人們的情緒也愈來愈不穩定;同時,過量飲酒、攝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運動,加之生活環境的污染,空氣中的負離子含量急劇下降,攝入體內的負離子也就不足,這些因素直接導致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減慢,血液流速會減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腦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時預防、調理,將會引發冠心病、高血壓、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

3.吸煙

吸煙者比不吸煙者發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煙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發病率為不吸煙者的3.5倍,冠心病、腦血管病的死亡率為不吸煙者的6倍,蛛網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中,吸煙占第一位。煙鹼可促使血漿中的腎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內皮細胞收縮,引起血液黏滯因素的升高。

4.酗酒

酒精攝入量對於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劑量相關性。每天酒精攝入大於50克者,發生心腦梗死的危險性增加。長期大量飲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進而導致血流調節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壓、高血脂,使心腦血管病更容易發生。小量飲酒有益,大量飲酒有害。

5.血管壁平滑肌細胞非正常代謝

血管組織和人體的其他組織一樣在一定周期內完成新陳代謝。在血管壁平滑肌細胞代謝的過程,若新的細胞組織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就容易使血管舒縮不暢,就像是一條破爛不堪的舊管道,隨時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時也受神經系統的支配,因此神經系統不正常也能夠導致供血的紊亂。所以心腦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6.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臟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隨著糖尿病病情進展,會逐漸出現各類心腦血管併發症,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腦梗、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等。

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1.控制血壓和血脂是關鍵

血壓控制 將血壓控制在一個比較理想的範圍內,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重中之重。資料表明,堅持長期治療的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僅為不堅持治療者的1/10,也就是說,只要長期堅持控制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可下降90%;

血脂控制 如果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就是人們常說的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常見的血脂控制是服用調脂藥物:包括他汀類,貝特類,煙酸等。血脂異常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控制血脂也成為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2.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疾病的康復與預後。控制飲食總量,調整飲食結構;堅持運動,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恆;戒煙少酒,勞逸結合;減少鈉鹽攝入,每天食鹽控制在5g以內;增加鉀鹽攝入,每天鉀鹽≥4.7g。

3.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有助調節血管張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管損傷。這類食物有海參、泥鰍、鱔魚及芝麻、山藥、銀杏、豆腐皮、葵花子等。

總結:你家裡的老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嗎?看完文章知道怎麼處理了嗎?

-----------------------------------------------------------------------------------------------------

傳遞健康資訊,保護身體你我有責!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心得 的精彩文章:

大熱天對「吃」不感冒?夏季養生食譜:1人吃9「最」
夏末初秋,「老虎」乍現!把脾護好「老虎」奈你不何!

TAG:健康心得 |

您可能感興趣

健康心臟的7步曲,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治療時如何做好心衰的預防
心血管疾病能要命,保護心血管健康的4大金剛,讓您遠離心血管病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穴位,沒事多按摩,保護心臟
心腦血管疾病危害大,膽固醇疫苗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
冠心病患者要小心過夏天,膽固醇疫苗專業保護您的心腦血管
面對心臟和心血管疾病,吃對食物或許更能保護心臟!
防治心血管疾病
初春,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節後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養心」!
怎樣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醫師建議。通血管食物吃上點,會幫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心梗發作很要命!該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癥狀?預防心血管疾病要注意什麼?
心血管疾病的精準診療
心腦血管病的現狀、病因和預防保健
心梗患者中,六成抑鬱!醫生:對付心血管疾病,要身心同治
茶與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