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養生周記|夏將止秋未滿,祛燥解乏並舉

養生周記|夏將止秋未滿,祛燥解乏並舉

【原創】石克華 新民康健園

俗話說,「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此時暑熱將盡,但餘熱未了,秋燥開始,秋涼漸增。秋應肺,主收,秋季陽氣漸消,陰氣生長,順應秋季的自然特性,養生保健貴在補腎填精養肺。

祛秋燥

秋季主「燥」,肺喜潤而惡燥,燥更易傷肺,秋燥主要表現為口鼻乾燥、口渴咽啞、咳嗽少痰,皮膚乾燥,便秘等癥狀。中醫認為初秋以溫燥為主,宜疏風清熱、養陰潤燥。桑葉、麥冬、枸杞子代茶飲,或用菊花、金銀花代替桑葉。深秋以涼燥為主,宜疏風散寒、養陰潤燥,蘇葉、麥冬、枸杞子代茶飲,脾胃虛寒者加生薑、紅棗。

除了多喝溫水,或蜂蜜水,檸檬水,淡茶水外,建議多吃具有清肺潤肺作用的蔬菜水果,以白色食物為主,如雪梨、百合、銀耳、荸薺、藕、山藥、白菜、白蘿蔔等,或百合荸薺雪梨羹、雪梨白蘿蔔汁等。

解秋乏

「一夏無病三分虛」,夏季耗氣傷陰,秋來乏力。秋乏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脾虛濕盛:主要表現為身重乏力,舌體胖大,舌苔膩,體質偏胖。應多食薏苡仁、白扁豆、蓮子、山藥、紅棗等健脾化濕之品。

推薦食療方:蓮子薏米山藥紅棗粥,或加入黃芪、茯苓等中藥食材補氣健脾化濕。

氣陰不足:主要表現為氣短乏力,口乾咽燥,舌紅,苔少,體質偏瘦。

推薦食療方:黃芪枸杞燉乳鴿或黃芪枸杞燉老鴨、人蔘黃精燉瘦肉。

推薦茶飲:西洋參、麥冬、枸杞代茶飲,補氣養陰。

專家介紹

石克華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醫院肺病科主任醫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小滿未滿,話夏季養生
春將遠,夏將至,穀雨養生正當
小滿之後,初夏養生
春欲去,夏將至,送你穀雨食療養生方
夏季作息養生,讓您暢爽度夏
春將遠 夏將至,穀雨養生正當時
今日立夏,夏季養生須知
小滿到,夏季養生始,謹記四要四不要!
立春你該如何養生?晚睡早起,養肝防郁,食補春補辛甜,益脾養胃
去春迎夏養生訣——養心為本,睡子午覺,做轉舌操,喝立夏粥,養生不愁
夏季就要到了,在立夏節氣該如何養生呢?
冬季養生第一菜,抗癌,解毒,還便宜
四季養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夏天到了,冬病夏治,養生需因人而異
春已遠去,夏日當歸,養生伊始
後天立夏 | 要想夏季不生病,這些養生知識要謹記
節氣養生丨夏伊始,養生常識早知曉
冬病需夏治,夏季阿膠養生正當時
緩解秋乏,秋日養生十八法
夏季該如何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