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養生態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養生態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人生境界,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因為,只有這種人生境界的人,才不會被所謂的外部環境所左右自己的心情。而心態平穩,則是養生的關鍵。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上雲捲雲舒。這,是一份悠然,一份達觀,一份閑適,同時,這也是對人生的一種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正如哲學家孟子所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都是一種從容、一種寵辱不驚的生活態度,即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需要的是博大的胸襟和曠達的情懷。昔日范進屢考不中,然而終於有一天他的夢想成真,他卻癲狂至極以至於成了瘋子。原因很簡單,他缺少不以物喜的思想觀念,他太過於看重名利,以至於將自己的思想束縛,最後不得不被功名所奴役。因此,我們要做到不因外物的干擾而擾亂自己的情緒,要隨時隨地保持從容不迫的情緒。

不以己悲,需要的是樂觀的態度和進取的意識。雖說范仲淹寫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而他也並未做到這一點,《岳陽樓記》中寫道:「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因此,人總會被自己的變化所影響,或少或多,這是人的本性,因此我們不用刻意的去迴避自己的變化,只要保證自己的改變對自己有利,扭轉不利的改變,這就已經做到不以己悲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有此境界之人,才可以做到不會大喜大悲,這一點對老年人養生尤其重要。生活中老年人注重心態平和,過於情緒激動易引起心臟不能承受負荷,很多老年人都患有心腦血管等疾病,受刺激後,容易產生廣泛性腦缺血、腦缺氧,從而誘發高血壓、腦溢血、心肌梗死等疾病。因此提醒老年人切記情緒過於激動。

中醫講:「七情致病」-怒傷肝、喜傷心、悲傷肺、驚恐傷腎、憂思傷脾,就是指情緒因素對身體的不良影響。現代醫學也承認這點。因為不良情緒可以影響身體的正常機會導致內分泌,神經調節,免疫系統等的變化最終引起發病。就像感冒一樣,為什麼淋雨就感冒了,不是因為淋雨感染了病毒,而是因為淋雨引起身體免疫力抗病能力低下,所以原來沒有發病的就感染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養生態度。你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不是你以為的養生
養生,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可不要被忽悠了!
常做這些事,不但不能養生,而是在養病!
吃枸杞時這幾個習慣要不得,不僅不養生,反而會傷身!
即便你不願意養生,你也可以收藏這些養生吃的食物
這9種植物不僅美觀關鍵是能養生治病!不懂得快來看看吧
春季養生可不可以吃枸杞?不但可以而且養肝補虛很適宜
不宜為養生而養生,不能僅為活著而活著
真正的「養生高手」並不是保健品,而是生活中這些不起眼的食物!
真正的「養生高手」並不是保健品, 而是生活中這些不起眼的食物!
這幾種水是一定不能喝的,有些人居然還認為這些水能養生
小滿養生,有哪些你一定不能忽視?
保養的第一步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食物顏色不同,養生功效也大不一樣,知道的人並不多!
這4種食物你以為很養生,其實可能是劇毒,很多人弄錯了,別吃了!
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管理情緒!
這三種鹼性食物既可以瘦身養顏又可以養生
養生是不能等老了才去做的
它是女人的養生菜,抗炎防癌,改善更年期,但不能這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