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今日大暑|益氣生津,化濕除煩

今日大暑|益氣生津,化濕除煩


點擊

上方

藍色字

中醫思維十

可快速關注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正值中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曆書》說:

「大暑,斯時天氣甚熱於小暑,故名大暑。」

大暑的熱與小暑相比,更顯得蒸郁,人的心情也容易鬱郁不舒。


 


根據大暑的熱與不熱,有不少預測後期天氣的農諺有:如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秋後涼」;長期預示的有「大暑熱得慌,四個月無霜」、「大暑不熱,冬天不冷」、「大暑不熱要爛冬」等。


 


古書中說

「大者,乃炎熱之極也。」

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


 


東漢劉熙的《釋名》解釋,暑是煮,火氣在下,驕陽在上,熏蒸其中為濕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臟,也就稱"齷齪熱"。


 

暑最熱時,大家以各種方式乘涼避暑,

"

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

,於星斗滿天之夜作"感涼會",都是盛夏樂趣。而午後盼風雨欲來,迎大雨滂沱,山晚聽輕雷斷雨,亦別有一種清涼詩意。


 




1




大暑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其氣候特徵是:

「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腐草為螢


大暑之日「腐草為螢」。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螢火蟲又名「燭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輕羅小扇撲流螢,螢火蟲裊裊神秘在靜夜裡穿梭時,其實涼爽的秋已經不遠了。


 


土潤溽暑

後五日「土潤溽暑」,溽是濕,濕氣濃重,蒸郁而令人難耐。


 


大雨時行


再五日「大雨時行」,因濕氣積聚而招致大雨滂沱,而大雨時行以退暑,最熱時秋即攜大雨來臨。








2




大暑習俗




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飲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


 


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裡人會在村口的涼亭里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


 


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燒伏香


伏香,大暑節氣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穀豐登;還有一種說法接近於中醫的灸,在伏天里用藥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療多種頑固的疾病。


 





3




大暑時節防中暑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這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在高溫多濕的環境下工作或運動,體內的水平衡容易被打破,如果本應通過皮膚散發出去的熱在體內積累,會導致發汗機制和循環系統異常而引起中暑,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大暑時節,應注意防暑降溫。


 


涼茶伴夏好消暑


 


在極端的氣候中,人體容易陰陽失衡。傳統醫學認為,熱為陽,冷為陰。夏為陽,冬為陰。盛夏酷暑,正是陽盛陰衰,實火亢盛之際,易致人體陰虛陽亢,或虛陽上浮。為保持體內陰陽平衡,可選擇性地喝一些涼茶。


 


清肝瀉火茶


 


製法:

夏枯草10克、杭白菊6克,洗凈,加適量沸水浸泡。喜食甜品者,加適量白糖或冰糖。 


 


特點:

夏枯草清肝明目、降血壓、散結消腫,杭白菊疏風解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二者功效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適宜人群:

長期加班、作息無規律、失眠多夢的亞健康人群。


 


五花茶


 


製法:

金銀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各5克,洗凈,加適量沸水浸泡。喜食甜品者,加適量白糖或冰糖。 


 


特點:

金銀花性寒,清熱解毒、疏風解表;菊花味苦,性微寒,入肺、肝經,若熱象較重者,可用野菊花代替;槐花性寒,涼血止血、清肝明目,常用於肝熱頭痛、目赤腫痛、癰腫瘡瘍以及各種出血病的治療;葛花味甘,性涼,入足陽明經,具有解酒醒脾、清熱解毒、護肝、養顏、補腎的功效;木棉花性平,清熱、利濕、解毒,是廣州人夏季常用的食材,晒乾後可用來煮粥、煲湯。


 


這五種花,大都藥性寒涼,五花相互匹配,共同強化了清熱解毒的功效,同時還具有生津止渴、解酒去濕、健胃消滯、清肝明目等功效。 


 


適宜人群:

經常酗酒的人群,或肝火旺盛、目赤腫痛等病人。


 


五花茶沒有固定的配方,除了金銀花、菊花外,其他配料可有不同的搭配,如南方喜歡用扁豆花、雞蛋花替換槐花、葛花;


針對體質偏寒、氣血虛弱的女性,可以用玫瑰花、月季花、佛手花、杜鵑花、合歡花組成「五花茶」;


針對肝鬱氣滯型胃痛者,可以用玫瑰花、茉莉花、素馨花、桂花、玳玳花組成「五花茶」等。


 





4




化濕除煩




俗話說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酷熱難耐。大暑也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其性趨下,重濁黏滯,阻遏氣機。熱邪耗氣傷津,加上濕邪停留,人易出現全身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噁心等癥狀。此時可以飲用一些具有芳香化濁、化濕健脾、清解濕熱功效的清暑藥茶。


 


薏米小豆粥


 


原料:

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


 


製法:

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加入適量的水,同煮成粥。


功效與主治:

具有健脾滲濕、清熱消暑的功效,適用於長夏體倦困重、食欲不振者食用。


 


橘皮茶


 


原料:

橘皮10克(鮮皮加倍),冰糖適量,用開水浸泡後代茶飲。


 


功效與主治:

具有理氣開胃、燥濕化痰的功效,適用於暑濕所致的脘腹脹滿、飲食無味者食用。


 


香荷飲


 


原料:

香薷10克,荷葉10克(或鮮荷葉30克),陳皮10克,薄荷5克,


 


製法:

先將香薷、荷葉、陳皮三味葯煎煮30分鐘,再加入薄荷煮5分鐘即可,服用時可加適量白糖調味,代茶飲,


 


功效:

消暑理氣、祛濕解表。


 





5




化氣生津


 


大暑節氣在「中伏」前後,正是酷熱盛行之時。炎熱天氣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因此有「暑天無病三分虛」的說法。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更難以抵禦酷暑,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胸悶、大量出汗等癥狀。此時十分需要適時地化氣生津,補充身體氣津的虧耗,以改善癥狀。


 


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尤其推崇葯粥養生。他說:

「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

」葯粥備受古人稱譽,認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乃粥也」。粥能健脾益氣、生髮胃津以補虛損。


 


苦瓜菊花粥 ——清暑解毒


 


配料: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做法:

將苦瓜洗凈去瓤,切成小塊備用。粳米洗凈,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煮粥。粥將熟時,將苦瓜、冰糖放入鍋中略煮即可。


 


綠豆南瓜湯——生津益氣


 


配料:

綠豆50克,老南瓜250克,食鹽少許。


 


做法:

將綠豆用清水洗凈。 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待用。鍋內加水500毫升,燒開後,先下綠豆煮沸2分鐘,淋入少許涼水,再煮沸,將南瓜入鍋,用文火煮沸約30分鐘,至綠豆開花,加入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6




陽盛於外而虛於內謹防陽氣不足


 


大暑是全年氣候最炎熱、人體陽氣最旺盛的階段。人體為了順應天時,處於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境地,即陽氣全在身體表面,病邪容易乘虛而入。


 


此時應謹防「因暑貪涼」。明代汪綺石在《理虛元鑒》里指出:

「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

,告誡人們在酷熱的夏季,在解暑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




飲食上要注意慎吃冷飲,以免出現損傷脾胃陽氣,可適當吃一些溫性的食物來溫補體內耗損的脾胃陽氣。尤其是陽虛體質的人,可以多吃益氣溫陽的食物如鯽魚、大棗、胡桃仁等。




起居上,避免過度使用電扇或空調,大暑時節陽氣外散毛孔開泄,空調風寒之邪會直入肌膚、筋脈、骨節,若不及時排出寒氣,更會侵犯六腑五臟,對人體之傷害遠甚於自然之氣。


 


此時陽虛體質的人可以多到戶外活動,以上午六七點鐘最好,此時陽光不強也不弱,以激勵自身陽氣運行,可調暢氣血、養護陽氣,但不宜運動過度,出門應做到防晒。




大暑時節在祛暑清熱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扶陽。顧護體內陽氣,保持旺盛充沛,才能維持夏日健康,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文章內容

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本文來源

由中醫思維+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特別提醒:歡迎添加專屬客服微信,享受實時諮詢服務


郝萬山傷寒傳承【

18201678993


諮詢團購【

18210107567


峨眉醫學傳承【

13552886976




更多團購信息,敬請關注中醫思維十服務號





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立即團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思維十 的精彩文章:

揉腹不斷,百病不犯
五行針灸——你需要重新認識自己(第三期微課招募)
每個愛中藥的人,都該收藏這個最牛排行榜
白芍養血柔肝是專長
讀完這篇文章,你的「養生觀」可能被顛覆

TAG:中醫思維十 |

您可能感興趣

熱的三重奏,?養生宜生津益氣,化濕除煩
合和泰節氣葯膳之小暑丨久汗傷津耗氣,無花果煲瘦肉益氣生津
天氣炎熱,傷津耗氣,這款益氣養陰的靚湯正好
「養生廚房」今日菜譜——益氣濃湯煲
夏季脫汗可能猝死,這杯夏日防病飲,益氣養陰、生津養血
寒冷冬季,滋補肝腎,益氣養血好生髮
春天氣在肝,春季養生宜益氣養心,疏肝解郁!
秋天養生正當時!吃點這種「花」,活血益氣又生津養胃
四款秋季養生粥品,潤肺益氣防秋燥
「食療葯膳」在這「熱得融化」的日子裡,食療養生當「清暑益氣、養陰生津、健脾祛濕、清心除煩,請常喝--參麥蓮豆西瓜飲
大暑:清暑益氣,謹防情緒中暑
人蔘用於胃氣虛餒,益氣生津,其提取物中藥分子化效果更佳!
「大年初七」「七寶」和烹,不僅味道鮮美,且有很好的健脾益氣、開胃生津、舒肝悅脾、生髮陽氣等作用,實為「人日「佳肴,初春養生妙品!
枸杞燉銀耳 潤肺補腎 生津益氣
每日一膳 | 夏季脾胃氣虛、氣短心煩大汗?嘗嘗這碗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粥~廣東省中醫院楊志敏教授今日推薦
「食療葯膳」今日端午,就來個鮮甜可口的兩葛馬蹄排骨湯吧,能益氣生津、清熱解暑、祛濕通絡,適宜炎炎夏日一般人群服食
「食療葯膳」此湯有益氣生津、潤肺止咳之功,老少咸宜!
白芸豆和它「天生一對」,補血益氣,生津開胃,老婆減肥最愛吃
「食療葯膳」廣東又開啟「倒水」模式,在暑濕交織時節,就來個清淡味鮮的冬瓜兩豆海帶排骨湯,有健脾益氣、養陰生津、清熱解暑等作用!
既除濕熱,又益氣養血補脾胃的養生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