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的疲勞?
從字面意義上,我們可以理解為由於人的身體在長時間的過於繁重的體力勞動、緊張的的腦力勞動而引起的一種明顯疲勞的癥狀,在主觀意識上,我們會感覺有疲倦感更甚是筋疲力盡的感覺。來看中醫如何解釋:《素問?上古天真論》對病因的論述: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但是具體的疲勞表現會有很多種,我們可以大致分為四類:
第一類:個別器官的疲勞,常發生在僅需個別器官或是肌體參與的緊張作業,如打鍵盤等。
第二類:全身性疲勞,繁重的體力勞動所致,常有特殊的感覺與行為,例如全身肌肉、關節酸痛、疲乏和嗜睡等。
帶三類:智力性疲勞,持續而緊張的腦力勞動引起,其特點為頭昏腦漲、全身無力、嗜睡或是失眠、易激動、肌肉鬆弛。
第四類:技術性疲勞,多見於腦體並重,且神經精神相當緊張的作業,如駕駛。疲勞還可以分為精神疲勞和神經疲勞,也可分為肌肉的、代謝的、情感的、環繞的疲勞以及急性疲勞和慢性疲勞,還有所謂心臟疲勞、視疲勞等。
中醫早就有關於疲勞的描述,是關於人的臟器的描述。五勞者∶一曰肺勞,短氣面浮,鼻不聞香臭;二曰肝勞,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能獨卧,目視不明;三曰心勞,忽忽喜忘,大便苦難,或時鴨溏,口內生瘡;四曰脾勞,舌本苦直,不得咽唾;五曰腎勞,背難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黃而有餘瀝,莖內痛,陰囊濕生瘡,小腹滿急。中醫學很早以就非常重視人身體的疲勞現象,根據不同情況有不同的稱謂。如:疲乏、無力、倦怠、脫力、解亦、五勞、七絕等等。對於不同的人和不同情況,疲勞可以表現在不同的部位上,除全身乏力外,有四肢怠惰、腰腿酸軟、精神不振、視力疲勞、陽痿早泄、反應遲鈍等等,疲勞既可出現在健康人身上,也是很多疾病中出現的某一個癥狀。因此,長久的疲勞既是一些疾患的原因,其本身也可能是某種疾患的一種情況,換言之,疲勞可能蘊藏著某種疾患。
疲勞如果得不到完全的恢復,就會轉入病理狀態,不僅反映在生活上的記憶力下降,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睏倦失眠、頭昏腦脹等,時間長則會引起神經衰弱,五髒的失調等等,人體整個的話生命活動與元氣密不可分,元氣虛弱,就會使人體的各個功能處於低迷抑制狀態,也就構成了產生疲勞的根本原因。而人的元氣,初元來自父母之精,中元來自大然界的蘊養跟事物的滋養,後元來自人本身的脾胃功能跟固元之道。
在生活上我們應做到,恬淡虛無,勞逸相得,不妄作勞;在夫妻關係上應做到少房事;在心情上做到情志暢達,五臟安和;在飲食上,應做到未病先養,重視葯食同源;最後,運動上,多練太極、八段錦。


※如何對抗你的疲勞感
※如何預防眼疲勞?
※驚掉下巴的冷知識:人沒心臟能活嗎?疲勞是「中毒」現象嗎?
※癌性疲勞,該如何應對?
※如果「心理疲勞」了,我們要……
※如果你的工作出現了疲勞期,你該如何應對?
※容易疲勞的人要注意啦!保護肝臟健康,從這做起!
※看腳疲勞了嗎……
※聽說癌症患者都有疲勞這個癥狀,那麼,你的疲勞會是癌症么?
※熬夜看球傷神,如何緩解眼睛疲勞?
※用腦時間過長了嗎?感覺不清醒了嗎?疲勞找勞宮!
※運動性疲勞要極其重視,如何消除疲勞看這裡!
※節後該如何修復你疲勞的肌膚
※你的副駕駛坐著這些人,還會感到疲勞嗎?
※解謎:人為什麼會無原因的虛弱和疲勞?
※身體疲勞了你知道休息,大腦疲勞了又該怎麼辦?又該如何判斷?
※你遇到過」決策疲勞「的時候嗎?
※你是疲勞偏愛的那四種人嗎?小心,它很容易就會賴上你!
※長時間盯手機眼睛難免會疲勞,如何緩解眼睛疲勞?
※「吃甜食心情好」?沒依據!反會使人更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