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二十四節氣養生——處暑

二十四節氣養生——處暑

2017年處暑時刻

8月23日0時38分

農曆七月初一

處暑,二十四節氣之一。節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度。處暑意思是炎熱的暑天就要結束。此時節,天氣雖然轉涼,但是中午前後仍然很熱,不亞於暑夏之季,這也就是人們常講的「秋老虎,毒老虎」的說法。

節氣養生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一場秋雨一場涼」,早晚溫差逐漸加大。北方「秋燥」來襲,南方「秋老虎」肆虐,該如何應對「多事之秋」呢?

祛濕化痰潤脾肺

《黃帝內經》說:「形寒飲冷則傷肺」,意思是指人體受寒涼刺激容易損傷肺部(泛指呼吸系統)。肺氣不宣,肺氣上逆,引起咳嗽。同時,寒涼飲食的刺激還會上級人體脾胃,聚濕生痰,進而加重咳嗽癥狀。中醫認為,「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處暑以後,外寒與內寒相引,容易引起各類呼吸系統疾病發作,如咳嗽、哮喘、支氣管炎、咽炎、鼻炎等。

滋陰潤燥生津液

處暑節氣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氣溫寒熱交替,加之「秋燥」來襲,人體津液受損減少,從而引起皮膚乾燥、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大便乾結、口鼻咽干、胸痛乾咳、少痰等狀況。尤其是氣虛體寒的人,很容易引起咳嗽、疲倦、多汗、易感冒、鼻炎、咽炎、胃痛、大便不調等癥狀。因此,滋陰潤燥,補充津液尤為重要。

「秋膘」切勿貼太早

經過一個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食慾感不強。處暑節氣後,「秋燥」狀況和貪涼的飲食習慣又對脾胃造成更大的負擔。然而,很多吃貨又打著「貼秋膘」的名義,開始不顧自己身體健康胡吃海喝了。因此,枸杞博士要鄭重告訴各位粉粉們,此時脾胃功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緩解,不要著急「貼秋膘」。應多吃一些滋陰潤燥、清熱祛濕、健脾養胃的食物,如穀物、豆類、蔬菜類、菌類等。少吃重口味、高熱量、難消化的食物。

「春捂秋凍」分人群

「春捂秋凍」並非人人皆宜,對於青壯人群,天氣轉涼時不要著急增加衣服,需要適應一下氣溫變化,有利於陽氣的收斂。但對於中老年、兒童、體弱多病多病的群體,還是應該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以保護陽氣。「寒從腳起,熱從頭散」,因此這類人群一定要注意頭足的保暖,熱水洗頭泡腳,經常按摩,以保持血液循環通暢。

登山運動養陰氣

「秋冬養陰」,處暑節氣後應以「收、養」為原則。因此運動量不宜過大,尤其是體質虛弱者,以防止出汗過多陽氣受損。秋高氣爽的時節,登山是最適宜的運動了,可以增強人體心肺功能,對哮喘等疾病還有輔助治療作用。爬山時的溫度變化刺激可以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登山時還能使人吸收空氣中更多的負氧離子,對人的神經系統具有良好的營養和調節安撫作用。

不應過早穿秋衣

雖然從節氣的意義來說,秋天已經來了,但是夏天的暑氣仍未完全消散,表現為:白天依舊高溫,入夜後溫度轉涼,晝夜溫差頗大。此時,不應過早地換上秋衣。在季節轉換之時,氣溫未定,暑氣未消,一旦氣溫回升,易出汗著涼,導致傷風感冒。故而不應過早增添秋衣,但可在外出(尤其夜間)時,帶一件外套備用。

潤肺滋陰防「秋燥」

飲食不當是誘發秋燥的原因之一,因而在處暑時節中,飲食應當以清淡甘潤為主,少吃或不吃辛辣香燥食品;多補充水分如開水、綠茶等;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且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對改善燥氣具有不錯功效;此時多食粥品亦可起到護胃功效。

推薦您可在處暑過後多食以下食品:

牛奶:可有補虛、益肺、潤皮膚之效,有助於緩解秋燥引起的皮膚乾燥;

銀耳:亦可改善秋燥造成的皮膚不適,同時多食可止咳止痰;

百合:除了潤肺止咳外,還有清心安神的作用,可解秋乏;

梨:有生津止渴、滋陰潤肺止咳、清熱瀉火化痰的功效,但脾胃虛寒、腹中冷痛者不宜多食;

菊花茶:具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對於預防溫燥也很有好處。

另外,如鮮藕、山藥、荸薺、胡蘿蔔、豆腐、蜂蜜、蓮子等也具有養陰潤燥的功效,不妨多吃一些。但如西瓜、黃瓜等涼性果蔬,建議您要少吃,以防腸胃不適。

亦可每日按魚際、曲池、迎香穴位,也是秋季去火氣及秋燥的方法。

GIF/109K

早睡早起解「秋乏」

處暑過後,人們會出現莫名的疲憊感,這就是「秋乏」。要解秋乏,就需保持充足的睡眠。3點建議概括為:早睡早起、每天多睡至少1小時、適時午睡。這種睡眠習慣既有防病保健的意義,又符合養生道理。另外,睡覺時空調溫度不要過低,腹部要蓋薄被,以免關節、脾胃受涼。

運動不要過於激烈

氣溫日漸涼爽,正是出行遊玩的好時節。可根據自己的體質,適當進行運動,如慢跑、登山、郊遊等戶外運動,但運動不要過於激烈。因為秋季天氣變涼,運動激烈流出的過多汗水,反而會因為人體血管的收縮使皮膚更易缺水,加速皮膚乾燥感。另外,運動過於激烈還容易傷筋傷脾,反而不能起到運動保健的效果。

故而,處暑養生應重點防「秋燥」「秋乏」,可主要從飲食著手調理,加之健康的睡眠習慣,輔之以適當的運動、適時添衣,則能收穫不錯的養生效用。

(本文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擁有)

—— 國學著作在線選購——

張其成教授新書出版

歡迎廣大國學愛好者在線購買

——熱文推薦——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天學點易經風水學 的精彩文章:

其他思想火花連載
韓語「思密達」究竟是何意?
注意了,這5種食物不宜多吃,容易讓你變老變醜
中國十大家訓
何潔淚崩:真的不會再結婚了?

TAG:每天學點易經風水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二十四節氣——小滿養生
二十四節氣——雨水養生
二十四節氣——立夏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清明
二十四節氣養生·清明
二十四節氣——清明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總論
二十四節氣養生-立春節氣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之驚蟄篇
二十四節氣養生立夏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大全
二十四節氣養生之「清明」
二十四節氣養生快車 清明節氣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春分養生攻略
二十四節氣之「穀雨」養生關愛
二十四節氣:大寒時節話養生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養生關愛
隨喜心齋二十四節氣——春分養生
二十四節氣分時養生之穀雨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養生關愛